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研究*

2023-04-06罗利远

智库时代 2023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文化

罗利远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以及所蕴含价值的正确认识和认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熟的标志。优秀的文化、深厚的价值观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石。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

一、媒介融合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的发展趋势

2014年,中共中央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了整合,针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1]。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新媒体理念融入工作,强调新技术对媒体工作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学习与借鉴,确保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为构建更加系统化、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导意见》的出台,告诉我们媒体人必须认清自己的立场,正确看待问题,提高对媒体的认识,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推动媒体融合的全面发展,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传媒业的格局,为媒体融合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二、培育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意义

文化自信的研究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也逐渐凸显。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大学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迫在眉睫。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研究,一是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文化影响的抵抗力,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识别能力;二是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文化知识,明确自身责任,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三是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四是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民族文化自豪感,承担起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进而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意义

第一,深化对文化自信的研究,突出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表明文化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发展特征的文化。这三种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因此,研究文化自信,可以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分析文化自信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显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衍生。只有中国人民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中国才能在全球疫情面前成功退却,成为无数海外华人的避风港。因此,增强文化自信不仅可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且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和精神支撑,彰显文化自信的价值[3]。第二,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路径,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促进中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首先是教育方向的确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因此在国学教育中要时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把握尺度、三者合一;其次就是科学性的必要性,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所与蕴含的思想和行为不是都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因此在应用和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不能生搬硬套,让学生自行理解国学文化中包含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思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可接受度和科学性;最后就是有始有终的坚持理念,我国的国家原则就是最终形成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在思政教育中不可将这一最终目标忽视掉,在国学教育中也不可以,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原则优势,将国学与高校思政教育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将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激发大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三、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剖析

(一)大学生对文化价值的认知缺乏积极性

虽然在这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这种热爱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有人喜欢传统服装只是因为它很有特色,有古典的风格;有人喜欢传统建筑是因为它很独特,能体现中国独特的工艺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传统节日、传统建筑、传统工艺……还有它的内在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可以用一辈子。在新时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要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其内在精神品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

(二)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甄别能力欠缺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下,文化逐渐多样化。各国文化交流互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侵权行为,如侵犯他人隐私权、著作权等。网络侵权行为相较于上述几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更为隐蔽,也更为普遍。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网络信息随意转载,有可能在无意中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开放的特性,网络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带来的精神打击和经济损失与传统侵权相比,危害更加严重。部分大学生存在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网络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的特性,这一特性导致谣言易在人群中快速形成感染效应,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影响。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不仅是一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严重的甚至会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信念度不够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者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文化。每个阶段形成的革命精神都是不同的,包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品质,这是支撑中国进步的内在动力。以革命文化为指导,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奋斗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强国而奋斗。然而,根据调查数据分析,61.5%的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处于比较了解的状态,有25.31%的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不甚了解,极少数大学生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内在含义,没有理解革命文化的意义。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在校园内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高校应承担革命文化宣传传播的主要阵地。

(四)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氛围营造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应该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发展的主体。青年大学生作为人的一部分,在主流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春在磨砺中凸显,人生在奋斗中升华。如果想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就需要自己去争取。在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关注明星的生活,其中明星的服装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他们就会沉迷其中,追求明星的风格。这不仅是他的虚荣心造成的,也是他的主流意识薄弱造成的。主流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正是因为对主流文化的意识淡薄,对社会各种价值观的辨别能力淡薄,才在网络中陷入陷阱,最终误入歧途。

四、培育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建议

(一)社会因素引导大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价值观念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必须首先发挥媒体的作用。官媒对人们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现在很多高校都要求学生每天进入“学习强国”APP,阅读和观看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每天进行积分统计,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2.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至心,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知识是实践的前提。只有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实现自觉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价值取向,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价值观的形成不是背这24个字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无形中加深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实践中外化于行,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自觉行动起来,以多种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一个例子胜过书中的两个教导。”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4]。

(二)媒介因素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信息的鉴别能力

1.利用网络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成进行文化传播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激发自己的思维,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网络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任何搜索都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信息,知道书本之外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传播正能量。近年来,“正能量”这个词经常被提及。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情绪,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的主体之一,要树立责任感,遵守网络制度,自觉维护主流文化,以独特、通俗的方式传播文化。

2.净化网络环境,形成正面舆论氛围

网络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包括高雅文化、低俗文化、正确的文化观和错误的文化观。这些文化的碰撞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影响。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在其中相互协调,共享信息,网络环境会更加和谐和安全。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教育者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传播正能量。

(三)学校因素引导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素养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

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年轻人是这个时代最敏感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托付给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5]”高校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国家发展与学生成长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育人的根本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内在源泉。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难以察觉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文化展览或文化宣传等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认同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在内涵,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大学生。

2.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宣传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它是在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革命文化尤为重要。革命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增强对革命文化的信心。学习革命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把革命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3.通过进行劳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人民美好愿望和追求的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创造文化,文化也需要人传承。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模范精神,弘扬奋斗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四)个人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

1.加强对文化自信的思考,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应该自觉地在新的历史位置上承担起文化使命,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要树立文化自信,就要认可和热爱中国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学会主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信,既能促进国家的繁荣进步,也能提高自己,提高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做一个合格的时代新人。

2.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

参加实践活动是吸引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对文化观念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渐改变自己的文化认知。积极参加文化实践活动,可以把文化自信的培养融入实践。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化兴趣,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理解新时代的使命。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祖国的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了先锋榜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文化活动时,需要相互配合,实现互利共赢,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五、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民办高校从多角度分析,强化高校文化自信建设的主前线作用,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