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党建+区块链”: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

2023-04-06

智库时代 2023年5期
关键词:区块居民党组织

徐 慧

(山东省巨野县中共县委党校)

县城社区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城市治理改革的主要场所,是党中央与基层政府联系的枢纽,国家对县城城市的治理工作一直保持高度重视。2017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提出:要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提升社区矛盾化解能力,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1]。同时,对总体目标提出要求:在2020年要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趋于完善,治理能力有所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保证。再过5到10年,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成熟稳定,城乡社区治理更为精准全面,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基层政权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社区的治理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我国社会改革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区块链最早应用于商业领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对社会治理体系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在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我国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了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要依托党的组织领导,来建立基层党建的城市社区多元化治理体系,同时也要依靠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精细化,在“党建+区块链”的共同作用下来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的新途径,对我国的总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依托计划经济我国利用单位制来建立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单位也成为了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主体。在19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迎来了改革,单位制也随着国企的转型逐渐消失,国家在治理对象上也变得复杂化。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乡镇人口向城市逐渐靠拢,县城居民数量快速增长,在新社会背景下,单位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行政主导的街道管理无法实现对城市社区的治理。县城地区的群众组织化程度低、无法有效参与共同治理成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在县城社区中,家庭和个体都是独立的状态存在,与社会的交流沟通少,无法形成自发的社会组织。同时,县城地区居民也随着经济发展提出了多样化要求,县城地区居民也想享受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基层党组织、政府、街道办、社会组织和市场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参与主体多样化导致社会治理力量出现分叉,造成社区治理过程繁琐化、无序化,限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空间,使社区治理的成本增加、效率低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更强调个体的自主性,流动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两新”组织的出现,都给基层党组织社区治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此时,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弱、边缘化的问题更加凸显,治理过程出现建设与治理存在不对等的局面,制约党建工作的开展。

传统的治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探索全新的治理模式成为首要任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城市社区群体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加快实现对城市社区精细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治理。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加快自身的转型,满足居民们的各种需求,因此,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治理模式也是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赋权赋能,构建城市社区多元化治理体系

社会力量与国家治理社会功能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治理,二者之间的合作需要一定的组织网络来支撑。在开展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各种能力,统筹社会各界力量来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构建一个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体系。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治理模式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做好“管理者”的角色,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来完善多主体共同治理的制度,协调各治理力量开展治理工作,相互促进和帮助。基层治理的“带头人”是服务基层党组织的新角色,体现了中国治理模式特点和根本要求,政府及社会组织要做好执行者,建立完善的政务服务平台,如社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等等,同时,制定完善的制度,为多元治理体系提供政策支持,赋予其他治理主体自主权[2]。社区自治组织要充当好与社区居民“协调者”的角色,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来实现协商共治。当前,基层党组织要重视自身的建设,提高组织的领导力、统筹决定力和资源调动力,保证基层党组织多元治理体系的主体地位。其次,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联动管理机制和有效参与保障机制,让多元主体赋有参与权和信息共享权,调整社区治理结构。再次,提高社区组织的凝聚力来提高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支撑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最后,为了实现社区依法治理,稳定有序地进行,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多元治理主体监督机制,保证多元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的利益。通过赋权赋能来促进多元主体治理能力的提高,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利用区块链技术,引领社会治理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区块链技术成为社会治理改革的关键措施,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具有保密性和不可篡改性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底层数据之间的互通互用,打破了传统互联网模式数据独立的局面,加强了多元主体的相互关系,将互联网技术带到了更新的层面。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利用密码算法来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信息数据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共享,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其信息的保密性更好,对其信息数据进行监督和传递,区块链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在社会治理改革中的应用价值。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能够让更多的人来掌握权力,确保绝大部分人能够在群体中拥有话语权,提高治理的效率和创新力。区块链分布式网络特征可以优化现有的组织流程,使得去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变成可控制化、饱和化和网络化的去中心化社会结构[3]。在去中心化的社区结构中,区块链的公开、平等、合作共享的价值特点更显著,有助于重塑当前社会治理价值体系,让社会治理体系中多元治理主体达成高度共识和相互影响的网络体系,将“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为主”,解决社会治理多元主体边缘化的问题,实现多元协同的目标,同时,区块链技术中可信任特点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互联网中数据独立的问题,我国社会信用资源长期处于分散化、碎片化形式存在,信用制度的优势在社会治理中无法发挥,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将社会信用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可以约束个体行为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个人信用承接机制,体现信用体系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价值[4]。城市社区治理应用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为社会赋能,完善公众一站式服务流程,带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和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同时对多元治理主体赋能,提高治理主体的快速信息反馈能力和工作效率,完善各项机制的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网络技术来提高社区治理效果。

四、“党建+区块链”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

当前城市社区的治理新路径探索是党中央的首要任务,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是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的关键一步。“党建+区块链”共同应用于城市社区治理,多面化地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实现我国科学化的治理,同时,也是体现中国对智慧化、数字化治理模式的新探索,有助于打造和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党建工作网络化

为了提高城市社区的治理工作效率,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体系,基于社区共治的理念下来提高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能力,保障社区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一方面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治理,建立社区联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不断完善多元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共同治理的优势[5]。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以将信息长期储存于区块链节点当中,保证信息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对信息交流的全过程可追溯,对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体系的信任度和工作效率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多元主体治理环节和流程中发挥重塑的作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治理体系当中的治理议程,将治理职能分担到多个治理主体,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多个治理主体的合作关系。

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所领导的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体系功能和价值,首先,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构建具有领导力的组织体系。从职责的角度出发,要促进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的全覆盖,保证在各社区组织、单位都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社区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同发展。区块链在党建网络化建设中,主要是对共识机制的设计,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保证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完善的共识机制可以发挥系统的性能。在区块链技术共识机制的作用下,每个节点的信息数据都可以保持一致性以及记账的有效性。通过区块链技术几年来推动网络化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功能让党组织的信息交流更快速、更便捷,减少在信息传递中的成本增加,让各党组织信息更有效真实,树立共同的信念,落实好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

(二)治理主体信息的网络化

区块链技术加入到多元治理体系中可以快速解决各城市社区之间信息交互中存在的问题,均衡分配主体的治理权力,建立有效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网络。社区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在区块链上公开公务工作,使工作内容透明化、公开化,社区居民能够通过共有链来了解政务处理信息,再通过共有链来反馈自己的建议,保证社区治理主体都能行使自己区块链读取、使用和储存数据的权力。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能够加快社区治理中决策、执行和反馈等信息的快速传递并快速收集反馈信息[6]。相对比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区块链技术能够更有效帮助解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使治理能力快速提升、治理主体平等化、治理决策科学化。居民们也从以前的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的社区服务更有助于提高各治理主体的合作秩序。

“党建+区块链”的治理模式帮助城市社区建立了更稳定的多元治理体系,极大地降低了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进行信息交互过程中的风险,形成了良好的治理环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在治理工作中公开的信息被更多人关注和监督,工作信息更加透明化,塑造了基层党组织公正、公开、公平的形象,治理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实现了依法治理,增加了社会的信任度并提高了治理效益,治理主体的行为也更符合城市社区治理的需求,提高了群众对治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全员化参与

社区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基层党组织要与社区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建设居民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反馈居民的信息。基层党建工作要扎根群众当中,县城居民家庭和个体普遍存在原子化现象,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根据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在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元治理体系下应建立统一的、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信息平台,让全体居民都可以享受社区公共资源的服务。区块链技术不仅降低了信息交互的成本,同时可使群众的权益得以体现,提高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的“声音”。在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可以建立安全可靠、公开透明的社区居民评价管理系统,对每一名居民进行打分,在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各组织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分标准手册,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在评价管理系统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加信任度,居民只可以在平台上浏览计分结果,其他的个人信息不会泄露。

在多元主体的治理体系中,社区居民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鼓励和监督居民的参与治理行为,树立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的治理水平。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能够让基层党组织和多元治理主体更好地了解民意,实现人人共同治理的理念,让社区居民认可社区治理的价值,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同时,社区还可以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宣传活动,来增进居民与社会的关系,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发挥人为关怀的功能,提高治理的公信力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城市社区治理,形成的居民个人评价计分对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去中心化的特点让基层党组织与多元治理体系相融合,解决信息交流中存在不通畅、不全面的问题,良好的组织在开展工作时要更好地贴合民意并优化资源分配,促使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受益。

五、结语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国家的治理改革描绘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国家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的保障。因此,要重视党建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利用科学技术工具为党建工作赋予更多的价值,发挥党组织在政治思想与组织上的优势。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提高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与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依法治理、现代化治理,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对协同治理的过程建立监督机制,保证社区治理网络的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区块居民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石器时代的居民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