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3-04-06李文举
□李文举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实现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化传承的重大原创贡献(以下简称“双创”)。“双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在新时代中国思想的延续和理论的再现,是对当代中国时代精神和突出问题的理论回应,也是在文化传承领域的新实践,代表了当代中国在文化领域传承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即站在政治高度上推动马克思文化传承观,使其步入了新的发展境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含义、维度和重要价值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力量,失去了文化,在当今动荡的世界文化中,我们将无法立足。作为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同样具有价值,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民族的“根”与“魂”,并且涵养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精神、文化之本、历史血脉,也是文化强国的内涵、民族复兴的关键,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既要反思过去、表现现在、预示未来,又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德配位,福泽绵长”的深刻道理,还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一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同时给予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重要情怀,引领人研习延绵数千年的东方教育法则,教会人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诚、人道酬信、业道酬精的千古道理。于国家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其增加无限活力;于个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授予人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钥匙,能够帮助人提升幸福指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含义
“创新性发展”不同于“创造性转化”,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联系。“创造性转化”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性发展”是提升和超越,也是归宿。加快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应对其丰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在传播路径上采取创新形式,在表现形式上展现现代特色,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快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塑造中的作用,使其能够体现时代价值,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高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培育民族品格,又能振兴民族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对其进行创新,并推动其取得发展。从文化特征来看,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弘扬民族精神,二者密不可分。从时代特征来看,在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找准其定位,科学甄别,在实践中精准辨别。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维度
“双创”首先通过意识形态表征,让传统文化本源含义得以还原。分析传统文化普遍含义,要采取辩证的方法,通过再语境化升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同时,通过自我否定,将存在于古籍、附于古迹、铸于习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呈现为抽象规范,并通过辩证批判将这种抽象规范进一步提升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思想形态。“双创”既是一个时空融合、全面创新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概念—现实”的互动循环和螺旋。
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首先,应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文化延伸,在“创新性发展”中让文化获得再生的机会。要科学处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其次,要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使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还要紧扣当代社会和群众的需要。再次,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有科学态度,对其保持有扬弃地继承的态度。要立足于时代需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融通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以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为着力点。最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扬弃继承和转化创新相统一;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还需兼顾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既要注重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主体性,又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体系之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超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这也使其实现“双创”成为可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既符合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满足新时代需求。创造性地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在新时代让其取得创新性发展是手段与目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双创”让我们能够以明确的目标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沿着明确的方向推进这项工作取得发展。只有创造性地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灵魂。[1]“双创”既是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首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有利于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增强人民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促进我国的文化繁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源自文化的强大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总之,推动“双创”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诉求,也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导方针,还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方针。
其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可持续发展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推波助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思想,还能为民族发展前进提供精神动力,我们也能从中获得解决时代难题的启示。
最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有利于保持文化发展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增强文化防御能力,是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贴近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迎合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中华民族遇到了亟待解决的文化认同问题,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如果大众始终没能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则很难回应所出现的时代问题。此外,西方文化启蒙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迫切需要学习东方智慧,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启蒙价值。因此,推动“双创”是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和限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
1.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实现“双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具有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2]历代共产党人选择将其与中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不断更新,构建了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人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经济上实现腾飞,在政治上赢得话语权。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中国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寻求到不断发展的实践路径。
2.历史逻辑
(1)毛泽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化古为今。他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要结合实际情况,也要结合历史情况。对于历史情况,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理论,使其服务于革命事业。以“实事求是”为例,毛泽东参加革命后,逐渐使其成为一个思想武器。抗战时期,毛泽东经常用这句家喻户晓、通俗易懂的成语来形容共产党的作风、方法和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通过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的。[3]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邓小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传统文化中不乏一些具有恒远意义的命题,邓小平将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机融合在一起。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继承中国传统哲学重视知行关系、注重实践的文化传统,赋予“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的新内涵。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民是立国之本”的历史传统转化为现代的历史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作为思考和评价一切问题的基点。邓小平熟悉中国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精神传统,将传统文化中的“小康”理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直接借用“小康”的概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此外,邓小平坚实的文化基础来自中华民族人本主义文化传统的精神滋养。同时,邓小平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众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
(3)习近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一直以来,习近平都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许多场合他都强调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在新时代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获取新的时代内涵,并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曾指出,在中华文化中,凝结着民族精神诉求,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中华民族才能不断成长,并走向强大。此外,习近平善于有效撷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养料,合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积极推动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3.实践逻辑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特殊的国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这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百年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才得以推翻反动统治,才得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论是就思想、组织,还是现实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都不容置疑。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先锋队,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做指导,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福祉,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与“双创”相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4.时代逻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独一无二的文化发展路径是由我国独特的国情所决定的,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包,我们必须立足现代中国,面向当今世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过度复古主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的错误倾向,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上更广大的群体所接受,从多种文化中脱颖而出,实现发展与创新。
5.情感逻辑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建立起民族发展的根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国际局势,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观念的有益养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折射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命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中国中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映照出“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和智慧,蕴藏着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6.现实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推动离不开现实基础的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和伦理规范,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持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风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明确了文艺创作的重点,从中国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汲取灵感和养分,有益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征[5],将当代表现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引进大量传承、传唱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回顾了文艺工作在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发展文艺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工作者予以充分肯定,为新时代文艺工作以及“双创”的推动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限度
1.社会限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文化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制约着“双创”的推动。同样,文化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应将“双创”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放到当代语境之下。纵观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氛围浓厚度欠佳。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传统文化的创新体制和创新生态均欠佳。此外,群众对“双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从而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的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双创”的载体平台较为欠缺,对一些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载体的保护力度不足。
2.历史限度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其自身固定的制度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特定社会的文化心理和价值。[6]但传统文化的固有格局和社会主义形态下的文化差异构成了其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的历史局限。此外,顺应历史潮流所出现的新文化运动固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但其本身也有历史局限性。进入新时代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变化都是具有颠覆性的,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上述差异应该予以考虑。同时应当充分考虑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释放出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新内涵,从而更好地加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价值限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动力。利之所在,弊亦趋之,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双创”的方式方法上需要更新。部分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式较为单一,呈现的内容较为简单,传承所采用的技术也比较老旧。目前“双创”本身的主体动力和创新动力不足,体现在文化传承人、文化的创新者、文化管理者以及文化创新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近些年来,“双创”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尤其是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性人才、创意型人才、复合型高级人才匮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不能大肆鼓吹“文化决定论”,在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其局限性的同时,还应该将其作用充分释放出来。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也就是指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际操作。不忘原创才能拓展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选择,运用创新手段促进传统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双创”已经成为弘扬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关键所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加强交流,既要赋予其时代内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又要创新其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寻找其特有价值,妥善处理“双创”的关系,充分掌握实现“双创”的方法路径。
第一,应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契合性,融入文化的时代特点,始终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线,对人民创造历史和文化这一论断坚信不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7]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国情和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指导思想,弘扬和继承革命文化,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8]因此,推动“双创”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加强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加强宣传普及,创新文化话语体系,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第二,应坚持守正创新,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有扬弃地继承的态度,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丰富实践路径的形式。实现“双创”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我们当前的社会制度,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充分彰显出来,以更科学的手段建设中华精神、中华价值观、中华力量。更确切地说,促进“双创”需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双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优化“双创”的方式方法,打造适合“双创”的传播平台和专属媒介,培养“双创”的特优人才,并激发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守正创新才能历久弥新,只有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现代生活时尚融入文化传统的血液,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考究的精品,为世界展示独特的中国风格。
第三,应加强爱国教育,在文化中植入浓厚的爱国情怀,让人民群众产生文化认同感,强化归属感,进一步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的影响力。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要根据时代要求,弘扬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双创”的实现,如此才能不断前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推动与感召力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继承其优良基因,培育新时代话语资源,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其中增加新时代内涵和话语表达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拓展和引导话语体系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走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以最饱满的生命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特色和智慧结晶。而话语权的提升又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进一步增强中国人在中华民族集体文化记忆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四,应坚持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针。首先,需要创新诠释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肩负起推动“双创”的重大使命。聚焦自身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于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品牌体系,抓好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资源利用、文旅业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兴盛、旅游发展出新出彩,铸就新辉煌。其次,应充分利用“华夏文明工程”的研究成果,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更完整、更准确的中国古代史资料,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实现“双创”的关键在于以文化人,通过解释与阐述确定以什么“文”化人,在具体的宣传和教育中落实以文化人,在实际的监督和保障中提高以文化人的实效性。最后,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收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等。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就必然需要持续深入地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等。
第五,应将推动“双创”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结合起来,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构造向榜样学习的环境,如烹饪美味佳肴一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作为食盐加进来,让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其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利用红色资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将其与“双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双创”的推动注入营养成分。此外,还要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更好地发挥学术文献信息的传播和共享等一系列功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且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不断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创作、提炼和诠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提炼出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的积极因素,也能够帮助我们审慎地审视传统文化中难以避免的一些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发展原则。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双创”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其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正确实践路径。[9]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脉相承。同时,新的理论概括结合新的要求,即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有科学的指导。在新时代,依旧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挖掘传统智慧,寻求文化共鸣,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认同、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使其实现质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相结合,文化传承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