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研究
2023-04-06张凤钰
张凤钰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就环境保护达成共识,并将“碳中和”视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煤炭消费国,同时拥有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碳排放量较大,应积极响应环境保护战略。2020年9月22日我国正式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战略导向和市场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绿色技术创新应运而生。绿色技术创新强调采用新技术、新知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是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科技路径,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基于绿色技术创新对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价值,本文首先从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的多重视角出发,探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高质量转型的重要性;其次,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分析,从政策、企业以及公众层面深入分析和总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及“双碳”目标的推进。
一、“双碳”目标下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显示:自1850—1900年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约1.1℃的升温,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了严峻的威胁。2021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8.4吨,超过了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而我国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均来自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是实现减排降碳目标的关键主体,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是推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手段。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中,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占据主导地位(比例达60%,而全球平均水平仅占27%),且工业在GDP中所占比例较高(比例达39%,而全球平均水平为30%)。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挖掘新能源的利用价值,减少企业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将推动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完成从工业革命到绿色革命的转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与应用对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资源约束日益严峻、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发展的趋势下,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及生产制造成本,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的必然选择。并且,成功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可以获得更丰富、关键和重要的资源,有助于为企业未来成长环境打造新的蓝海市场。因此,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机遇下,企业应抓住国际与国内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完成高质量绿色转型。
二、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问题
(一)政策层面
1.财政激励制度有待完善,政策执行力亟需加强。在财政扶持力度上,虽然政府针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出台了各类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低和滞后性仍不足以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一些企业的绿色投机行为会使政府很难识别出最应获得补贴的企业,导致部分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难以获得补贴。在机构执法方面,我国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仍需完善,许多环保法规条例可操作性差,环保机构执法力度不足,执法手段单一,政策法规约束力不够,许多企业仍有环境污染行为,不利于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
2.绿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尚不全面,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亟需完善。近年来,我国绿色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了持续完善,但与英、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绿色专利申请量为8.1万件,但经快速审查渠道提交申请的不足1.8855万件[1]。这反映出我国绿色专利快速审查制度仍存在针对性不强、审查主体不明确、流程不完善等问题。且我国尚未制定专门保护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针对高价值绿色技术专利也缺乏系统化的转移、转化、推进机制。这均导致企业绿色创新技术存在落地难、转化难、收益慢等问题。此外,我国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尚不健全,评估与监督机制不足,对虚标绿色产品的行为主体惩罚力度不强,这影响了绿色产品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积极性。
3.“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尚不健全,相关教育体系亟需改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已经催生出对高水平、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我国现有绿色人才储备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缺口。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态环保人才约为24.3万人,但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仅2.6万人,高级职称人才仅1.8万人[2]。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科交叉为手段、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3]。反观国内,虽然在绿色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并新增碳排放管理员等绿色职业分类,但仍缺乏系统性的、“因地制宜”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二)企业层面
1.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中国绿色专利统计报告(2014—2017年)》显示,2014—2017年国内绿色专利申请量前20名申请人中企业仅占三家,且均为大型央企。国内绿色技术的创新活动仍以高校最为活跃,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明显不足,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这主要是因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规模大、项目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以及正外部性等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过高的成本与风险特性削弱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并未养成绿色消费理念,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对企业的激励作用不强。因此,企业基于投入成本和市场收益角度考量,缺乏绿色技术创新动力。
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难问题突出。绿色技术创新初期投入规模大、风险高、从研发到产生效益的周期长,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其投入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工作。同时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仍处于探索期,氢能和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等绿色技术仍处于培育期,技术方向尚不明朗,成本也居高不下,现阶段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仍具有一定的风险[4]。因此,许多投资者不敢轻易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导致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缺乏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贵。
3.企业高水平专业性绿色人才储备不足,技术知识吸收难。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先进性、复杂性等特点,对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但我国企业尤其是传统能源企业的员工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高学历人才不足[5]。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一方面,从高校输送端角度来说,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双碳”人才的培养政策,但学科建设和对应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完全,高校向企业的对口人才输送存在欠缺;另一方面,从企业的需求端来考虑,企业缺乏招聘绿色人才的意识,对企业员工缺乏内部激励政策及相应绿色意识培训,导致现有员工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
(三)公众层面
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尚未形成,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目前,虽然我国消费者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绿色消费行为有所增加,但绿色消费习惯并未养成,消费层面仍处于高碳模式[6]。消费者绿色消费模式的转变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绿色产品较高的生产成本使得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同类产品,而消费者自主绿色消费意识观念淡薄,消费溢价接受度较低;另一方面,相关行业协会对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且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消费者很难辨别绿色低碳产品。搜索成本高、难度大限制了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提高,导致绿色市场需求拉动不足。这限制了企业可获取的利润空间,对企业应用和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不足。
三、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层面
1.健全财政激励机制,提高执法监管力度。在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动上,我国要坚持奖惩并举。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补贴力度,针对更高质量、更大生态效益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健全发展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手段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立足国情,学习发达经济体完善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合理、细化、可操作性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创新主体进行减税激励。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使“投机取巧”的企业无利可图。
2.完善绿色专利保护制度,优化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专利的申请授权速度决定了绿色专利商业化转化速度,因此完善、升级和优化绿色专利快速审查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动绿色技术进入市场。此外,在绿色专利保护方面,我国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减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被抄袭和复制的现象发生,保障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权益和健康的竞争环境。而在绿色专利评价制度体系方面,政府应严格评价绿色专利的质量,减少某些企业“以次充好”的行为,净化绿色专利申请空间。同时,政府应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优化绿色产品认证标识,让消费者更简单、准确的识别绿色产品,依托绿色消费反向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3.培养高质量“双碳”人才,构建绿色教育体系。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这一政策的推出有利于我国“双碳”人才建设的总体把控,但在完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政府还应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并参与各大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学科融合、实践融合、企业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等教育机制,建设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增强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
(二)企业层面
1.应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化技术可以打破信息传播的物理时空限制,有利于企业获取、吸收更丰富的信息资源,积累绿色技术创新知识[7]。同时,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可以缓解企业与外部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也能够增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技术研发能力。此外,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内部生产数据和外部市场数据,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使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工作上实现更精准的资源投放。
2.积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培养机制方面,企业应加大绿色技术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工作。同时,定期对员工开展绿色专业知识培训,设立绿色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快绿色企业文化渗透。在生产机制方面,企业应把绿色经营理念贯彻到绿色技术创新全链条环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战略,促进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转型。高碳企业重点关注自身绿色技术转型,低碳企业重点关注供应链低碳管理,应用绿色技术创新塑造低碳供应链,在企业内外建立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3.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多主体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政策支持和“双碳”目标推进下,企业应该积极深入地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联合创新,利用政府和高校的资金和人才力量克服技术研发瓶颈、研发资金不足和高水平人才短缺等问题,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与收益率。
(三)公众层面
1.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加大绿色产品推广力度。一方面,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对绿色消费知识进行宣传,推进绿色教育宣传进机构、进学校、下乡村,确保绿色消费理念的可达性和普及性,全面提高公民的绿色素质教育。同时,可以开发使用“个人碳账户”等工具[8],使公民对个人碳消费情况有更清晰的认知,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个消费者身上,增加个人低碳消费的意愿。另一方面,相关产业部门应拓展绿色产品的宣传渠道,增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让每个消费者记得住、信得过、买得到。
2.提高绿色消费优惠力度,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提高绿色消费优惠力度等方式降低绿色产品溢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并且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收取消费税以达到高污染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的目的。同时,各部门可以推动绿色消费信贷的发展,引导和激发消费者未来的绿色消费行为。此外,我国应加快完善绿色产品的相应配套设施,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除了对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外,还需要建设便利的充电设施、完善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给予消费者更好的绿色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