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3-04-06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思考建议》认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其核心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这是一项长期建设性任务,需要破立并举,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同联动”的体制机制保障新型能源体系的顺利建设。
在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中,青海省基于得天独厚的风光所处生态地位、政策体系和资源优势,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引领作用。为了大力推动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双碳”目标下青海风光电发展研究》根据青海省风光电发展的成效,深入剖析了清洁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提高本地消纳及外送能力、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优化完善电力价格机制等建议。
实体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总结我国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数据获取、方向引导、商业应用、融合示范五方面存在的显著优势,提出这些优势的合理利用与深度延伸,构成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可成为国有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进行布局的有效参考点。
探索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之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历史阶段、内在本质与政策建议》梳理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需经历的四个阶段;基于所有权、发展权、收益权在两种发展模式下的关系转换,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权限重新配置的效率提升以及区域发展收益的科学分成是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据此提出要以国土空间规划的地区功能定位为前提、以政绩考核制度和指标的调整为关键核心、将区域发展收益的分配模式作为主要抓手等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