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理念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3-04-06朱朋
朱 朋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
一、引言
“平安校园”建设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健康安全关乎所有人,不尊重生命就是不尊重人权,为此国家提出“终身安全能力”,把安全提升到能力的高度,并贯穿于人的一生[1]。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责任重大。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理念,不断创新方法,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积极探索和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提升策略和路径方法,保障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和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
文章采用调查法,深入了解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教育现状,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课题组设计了5个方面共35个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及大学生价值判断方面内容,主要了解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等;二是常规校园安全教育现状,主要了解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三是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相关内容,主要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调节能力、情绪控制力等情况;四是网络对学生安全观念的影响,主要了解学生对于网络舆论、不健康信息的态度等;五是学生应急能力情况,主要包括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状况、大学生急救能力状况。文章抽取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省内高职高专院校17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1687份,其中有效问卷1672份。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及大学生价值判断方面
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将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学生缺乏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关注度、鉴别力和分辨力,是不应该的。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基本的是明辨大是大非,缺乏基本的辨别力、判断力给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拉响了警报,高职高专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二)常规安全方面,学生安全素养意识不强
一是在校消防安全。调查过程中发现55.7%的大学生学过使用灭火器,但并没有实际操作过,32.3%的大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此外仅有8%学生会随手拔掉宿舍内电源插座,还存在学生在宿舍吸烟、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极容易引发火灾。
二是交通安全。调查发现日常生活中有57%的学生有走路的时候低头看手机或者听歌的习惯;有70%学生乘坐过网约车或者黑出租,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学生防网络诈骗意识薄弱,网络上被诈骗学生仍然存在。调查发现大学生由于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理性思考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存在贪小便宜、侥幸心理,极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上当受骗,从引发网络安全问题。
(三)心理健康安全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心理健康引发的安全问题,是高职高专院校最为常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在此次调查中,仅有28.92%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处于快乐中,有14.37%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处于无聊,有7.22%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郁闷,有7.34%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处于烦躁的情绪,甚至有1.9%的同学处于悲观的情绪。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仅有4.49%的同学会找辅导员倾诉或解决,有8.54%的同学会一个人哭泣或憋在心里;有76.25%的同学认为引起自身焦虑与压力的根源是学习学业,有66.58%的同学认为是疫情导致的长期封校管理引起的,有52.91%的同学认为是就业压力,有35.51%的同学认为是实习压力,有7.91%的同学认为来自家庭、父母、亲人,有6.14%的同学认为来自身体健康,有2.09%的同学认为是恋爱原因,可以看出当前形势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四)网络舆情安全方面,学生理性思考能力欠缺
调查发现,学生看问题片面浅显,不考虑后果,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反映问题、习惯利用网络吐槽的形式宣泄内心的不满,因此网络舆情问题时有发生。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安全素养教育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安全教育的重点在防,而防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造成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的安全素养不强所致,正因为如此,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五)应急处突能力方面,学生能力严重欠缺
调查发现,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严重缺失,这与学生对于安全的认知不足和安全素养缺失有直接关联。当学生面临突发状况时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应对技巧,普遍存在盲从的心理。造成安全应急处突能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方面与学校安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有很大关联;主观方面是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性较差、生活学习对于外界依赖性较强,独立思考、调控情绪、妥善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学生安全应急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没有停止对于我国的文化渗透,他们企图用他们所标榜的“博爱、人权、民主、自由”思想攻击我们的制度,动摇我们的思想文化基础,破坏当前我国安全稳定的局面,进而颠覆我们的政权,实现其政治目的[2]。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因为自身特点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缺乏政治分辨力,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蛊惑和利用,他们的安全素养关系着国家安全稳定。基于此,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需要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问题频发,对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造成了诸多障碍。安全问题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学生意识薄弱、安全素养太低所造成的,安全意识、安全素养的低的主要因素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安全教育的缺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当前新的教育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工作创新,深入研究学生安全素养缺失的核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助力大学生安全素养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排在第二位,足可以看出安全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安全作是保障和支撑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安全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在校期间安全事件的发生会对学生生命财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安全问题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以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加强文化教育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安全素养的建设路径研究
(一)搭建线上、线下安全文化教育平台
线上创新教学载体,打造在线课堂、微课堂、安全教育论坛等,及时补充学术前沿,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利用“线上”平台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局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3]。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关爱学生。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学校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一是依托每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讲好抗疫故事,将思政工作融入亲身感受中,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理性发声;二是打造百年党史青年说、红色读书会等特色品牌活动;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班团文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采取情景式、体验式的模式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电影、在党性教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发挥党组织关爱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作用。
(二)构建“三化合一”的安全文化生态系统
将红色党建文化、蓝色职业文化、绿色专业文化“三化合一”有效融入安全教育当中,促进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学生安全素养,把“三化合一”文化生态系统作为安全意识培育素材,形成一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红色党建文化教育,用鲜活的党史用于铸魂,强化学生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蓝色职业文化即指把管理制度化、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流程程序化引入到安全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强化安全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绿色文化是专业文化教育,将职业安全教育渗透到职业素养素质养成教育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突出党建文化铸魂、对接专业文化强基、融汇职业文化固本,实现多元文化与全人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以及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实现培养更多具有安全思维、底线意识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三)以“知、情、意、行”四个梯度系统设计文化素材与安全意识培养的钮合机制
以“安全课程开发”突破文化育人“知识”传授的瓶颈:高职高专院校要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要求以及“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开设安全教育专门课;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开发将安全文化融入专业与公共课程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
以“校园文化品牌”实现安全文化的“情感”熏陶作用: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宣传,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在传播、宣传、推广安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创建安全文化节、安全教育体验馆等校园文化品牌,讲好安全故事、树立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应知尽知安全知识,最终提升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同。
以“三课堂体验”强化“意志”的磨砺:利用线下安全教育主课堂、线上安全教育网络辅课堂、校内外安全实践大课堂实,三课堂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通过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分别形成、体验和固化新思维、新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建立起矢志于践行安全意识的强大观念与意志实践活动。
以“四段式实践”强化“行为”的自觉:四段式实践,顾名思义就是将实践分为四段,更加粗浅的来讲,就是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采取校内学习、校内活动、校外实践、校外实习等四段承递的方式,四个环节逐层递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安全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实践中,提高安全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在理实融通中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
(四)健全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机制
一是辅导员作为学生安全文化教育工作的主体,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安全状况;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学生QQ工作群与微信工作群等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三是开展集中谈话和重点学生谈心谈话活动,做好记录,加强家校联系;四是开展各层次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会,建立班级学生干部联络员制度,对学生思想动态时时引导;五是制定网络心理委员培训制度,对班级心理委员实施网络培训,充分发挥心理学生干部带动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六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在“全国安全教育日”、全国消防日、开学第一课,以及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时机开展活动,提升活动的针对性。
(五)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树立正确网络文化舆论导向
一是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发挥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让主流文化积极占领网络思政平台;二是成立专门的舆情联络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密切关注抖音、贴吧、空间以及各大网站有关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把握正确的校园思想主流和舆论导向,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健全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学校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注重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加强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组织学生权益部门定期调研收集学生的各种诉求意见,每周汇总上报院系进行研判,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解决学生的合理化诉求,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当中,同时围绕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维稳工作,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排查化解各种安全隐患,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结论
提升学生安全素养,可以有效减少校园安全伤害事件,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对于平安校园建设意义重大。高职高专院校要在“文化融合”的理念指导下,根据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重心,做到“因地制宜”,即根据课堂教学、课外实训、社会实践、校外实习等四个不同场所、情境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因人制宜”,即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做到重视个性化培训,实现全员因材施教;以过程性方法,把安全意识提升分解成定目标、选素材、建载体、明路径、重保障等逻辑严明、体系完备的以文化支撑促进安全意识提升的环节和链条,确保文化的质量和效能,切实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