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等民间艺术对乡村美育的价值思考
2023-04-06徐伊雯
徐伊雯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06)
一、绪论
现今,中华民族已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复兴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乡村是历史与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载体,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根植奠定了基础,留下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积淀着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无穷的智慧,是最直观的文化“活化石”,更是解密新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基因密码。近些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民间艺术愈发被国内外所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8月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及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都对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战略部署,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的建设以及“挖掘,抢救民间艺术遗产”的行动。事实上重视乡村艺术实际是重视乡村教育,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艺术的力量、文化的交融真正赋能到乡村地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帮扶闭环,实现乡村振兴,增强文化自信。
二、民间艺术是一种潜在的美育资源
民间艺术是直接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特殊的传承方式和深厚的人文意蕴,这些特性赋予了民间艺术独特的劳动人民审美特征和民族文化气质。换言之,民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能够揭示民族群体文化基因的资源,在弘扬民族精神,解决乡村美育困境上具有在地化优势。
千百年来,人们习惯将文化划分为“雅”“俗”两类,而民间艺术由于其发源于乡村,又因其流传与适应于基层而常被冠之以“庸俗”“土气”“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名号,现代更冠之以“封建糟粕”“愚昧落后”等称呼。这种历史偏见不仅掩盖了民间艺术的本质,还遮蔽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更忽视了其教育意义。笔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对民间艺术的地位和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评判,既是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重中之重,更是优化、改善和革新现代美育教学体系的燃眉之急。
三、民间艺术与乡村美育的传承现状
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其中民间美术是占比最重的一项艺术。根据国务院及国家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项目共3610项,其中传统美术占到417项。然而,在基础教育的前期,却是中西两方传统艺术占据主导地位,民间艺术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常常被忽视。近年来,仅有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少数高校了开设民间美术教育专业,而原本应该是最贴近民间美术底色的乡村学校却由于各种因素,没有开设民间艺术的相关课程。
笔者认为,乡村美育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上的局限,乡村由于经济条件与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其较多地关注语数外等应试科目,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致使乡村美育课程的课时与成效都存在较的大问题;二是教学方法的过时,当前乡村美术课程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说教方法,灌输纯粹的绘画技巧与理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单调乏味的绘画训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制约了乡村美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各省所编写的美术教材均有大量的关于本省民族艺术和乡土艺术的介绍,展现了本省民族风情和乡土特色,可以启发学生对家乡美的认识及热爱,但美术教师仅仅让学生自学这些知识,并未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没有意识到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艺术教育成了一种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装饰品,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身边的艺术,不了解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的传统文化,甚至存在对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产生认知和情感缺失的问题;三是教育资源的制约,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使其对教育的投资十分有限,加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乡村美育的资源非常匮乏,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工具仅限于黑板白板,学生的学习工具仅限于彩铅等,为乡村美育价值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四是师资力量的薄弱,美术教师作为乡村美育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素质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质量,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衰微,在教育人才引进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导致乡村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偏低,使得乡村美育质量的提升受限。目前,只有不足40%的学校与乡村艺术机构建立了教育协作关系,不足50%的校园纳入民间艺术,这也充分说明了将民间艺术作为新时代农村美育的战略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是当前最为迫切的。
四、新时代下非遗等民间艺术融入乡村美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艺术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今日的成就是过往的进步与发展,今日的艺术是过往民间艺术的延伸,因此民间艺术、乡土艺术是现代艺术之源。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表明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已步入新阶段;2021年,教育部编制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强调应重视高质量教育制度的构建。把传统艺术形式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完善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过去的学习收纳,就是为今日能够将古人留下的艺术遗产消化吸收,作为我们当代艺术创造的养分,加速时代进步的脚步。
2.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产品的开发,正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而其保护和传承方面却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乡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文化趋同”现象成为必然。随着时代的衍变,一些传统的非遗艺术也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数据显示,直至2021年,在已公布的305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传承人约占一半。随着老一辈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一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的趋势发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期耗时较长,技术复杂,且经济效益较差,因此一些工匠的收入常常很难维持生计,这导致了非遗文化的传承陷入两难境地。非遗文化若能与当代美育融合,培养新一代受过文化教育的非遗传承人,使其重视非遗等民间艺术,同时以新形势、新内容传承表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这将是非遗文化迈向新时代的重要契机,也是乡村美育发展与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和义务。
3.优秀的民间艺术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至今仍在大放异彩,这些留存下来的民间艺术距今至少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只有学习研究这些瑰宝,才能使之沿袭不绝地传承下去。鲁迅先生曾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要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对艺术教育资源需求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在艺术的认识与教育功能中,其实已经包含了审美功能,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发挥其功能,是将乡土、民族、时代、地域文化构架于教学改革的轨道上,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弘扬民族精神。至此这门课程便能成为一门既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专业课又是热爱家乡祖国的思想教育课程。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解决还很欠缺,还没有引起乡村教育部门足够的重视,乡村民间艺术课程基本上也没有开设。因此,将非遗等民间艺术融入乡村美育中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五、非遗等民间艺术解决乡村美育困境的切实性
笔者认为非遗等乡间本土艺术形式是打开偏远乡村美育困境的钥匙,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切实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传承热情,增加学习动力
民间艺术是一座蕴藏着大量资源的宝库,其中囊括剪纸、雕刻、泥塑、编织等各式各样的艺术门类。通过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美术教育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渴求。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民族艺术的审美熏陶,打破视野的局限,更全面地了解当地民间艺术,从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美育教学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从而使学生对艺术学习产生热情。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进非遗发展
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体验其魅力。如在教学中运用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形式表现与艺术创造,学生可以将民间艺术的装饰纹样融合于生活服饰,家具用品的设计装饰上。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熏陶,挖掘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自由创作的禀赋,为日后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融会贯通,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及蕴含更多可能性的非遗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培植学生的审美才能,启发审美潜能
审美是认知能力的基础,它寄托于情绪的表达、生活的体悟和想象的感知等活动。虽然先天条件对个体的审美观和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后天的培养则更为重要。民间艺术资源往往是质朴丰富且自然直观的,这与学生的天性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民间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更是深远且不可取代的,开展民间艺术课程更容易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对美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4.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维度,厚植民族自信
民间艺术聚集了大量的生活化元素,它将丰富的艺术性创作融入情感和思想表达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思维维度,培养他们艺术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相结合[1]。此外,农村学生缺乏对社会的阅历以及对文化的认知,而通过民间艺术课程,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民俗文化精髓,增强弘扬本土及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奠基文化素养的形成。
5.有利于探寻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乡村振兴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处三省结合处,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审美趣味,如松桃苗绣,松桃傩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2021年5月,松桃苗绣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松桃苗绣运用数十种针法,着色鲜艳明快,构图夸张浪漫,通过针线的融合交叠呈现出细腻变化,不仅能体现当地人对生命的独到见解更能反映出农耕文化的进步发展。根据笔者实地访问了解到,当地在生活应用,婚丧嫁娶,祝福送礼中都习惯将美好寓意寄托于苗绣上,苗绣的作者多为当地的农民妇女,本地女孩自小就随家中母辈学习技艺并参与到成品制作中。如能在当地发展乡村艺术教育,必将能实现提高乡村审美水平、传承发展传统艺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村经济等美好愿景。因此将民间艺术与文化振兴相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的独特资源和创造天赋,构建别具一格、持续发展、多元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以匠心独具的艺术色彩作为产业发展的标志,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要素的潜力。
结语
文化是民族之魂地区之根,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品类丰富,意蕴深刻的独特艺术类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重视民间艺术其实是在关注一个民族的命运脉络。但随着文化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原有的文化功能正在逐渐丧失,如原本在西部十分盛行的皮影戏、木偶戏,如今已被现代影视取代;极具装饰意味的扣瓷、竹编也逐渐被精密的机器加工所代替;打树花、阜阳剪纸、糖塑等民族技艺,也因无人继承等原因濒临失传。
教育既是传承文化的最佳途径,又是保护和传承民族艺术的重要手段。要使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以有效地方式融入学校的制度化教育体系中,才能真正地释放出它的审美功能,从而改善和纠正乡村的美育现状,恢复民间艺术岌岌可危的地位[2]。
从教育繁荣角度看,未来利用好自然、文化等资源进行美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对民族文化的敬爱情怀,还可以延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民间艺术角度看,民间艺术与美育的融合将会使二者相辅相成,民间艺术将解决美育本土化难题,而美育则将成为化解民间艺术与当代社会对抗冲突的良方。从乡村振兴角度看,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创意资源,使其多样化特征得以延续,既能促进乡村手工艺等工业的传承发展,又能增强乡村文化富民的多重功能,从而为提升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提供动力,并以其先导性、战略性的特点,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教化和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