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南》引领下笔耕不辍逐梦前行
2023-04-06李云娜
文 李云娜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动了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促进了许多普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我的幼教生涯已有二十多年,2000年走上工作岗位,在万荣县城镇幼儿园任教。前十年完成了从生活教师到职初教师再到骨干教师的转变与积淀,后十年可谓是我成长蜕变的十年,从善于带班、教学有方的经验之师成长为乐于研究、善于反思的明理之师。回首后十年的成长历程,与《指南》颁布后幼教领域的每次学习讨论、改革实践密不可分。
学习研讨中转变教育观念
万荣县城镇幼儿园于1986年建园,《指南》颁布之时,正是园所团队成熟向上、乐于研究的阶段,学《指南》、研《指南》、用《指南》是全园上下时时处处热议的话题。这十年里,园所的科学保教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全县幼教行业内发挥着省级示范园的引领作用。我有幸见证并参与其中。
为了让《指南》尽快深入人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园所多次举办幼教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活动;园所在每周例会前设置了“《指南》知识快问快答”环节,业务园长随机提问,人人参与答题;学期末“《指南》知识测试”更是必备动作,闭卷测试,公开评分;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开口闭口必引用《指南》;家长会上,园领导与老师为家长解读《指南》,引导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而应用纵向比较的视角发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引领家长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性。
在这样的家园理念一致的氛围里,我园相继停止了拼音教学,摒弃了学期末对幼儿进行统一考核的做法,开始在每周例会时让老师分享班级孩子的“哇时刻”,用《指南》解读班级幼儿的行为表现;开始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改变评价维度与标准,将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首位,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关注幼儿间的差异性;开始在区域游戏中引领老师们学会观察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掌握介入指导的时机与方法。
互助引领中改进教育行为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研讨活动中,“一日活动皆课程”“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等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每个幼教人的心中。
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技能大赛、示范引领活动也与时俱进:从弹唱跳画等基本功的比拼,到现场根据案例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PK;从集体教学活动的示范引领,到游戏活动的观摩研讨。
幼儿园的各项保教活动处处践行《指南》精神。譬如:一日活动流程中,突显了游戏活动的比例;室内户外公共游戏区、班级游戏区的创设已成为标配;活动室中桌椅的摆放由之前的插秧式变为区域常设;结合节日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主题课程的一部分;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更注重全员的参与性、体验性与游戏性。
老师们的教育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再采用范画的形式教学,更不会用画得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语言活动中,老师们更关注留给幼儿的表达时间,鼓励个性化思考;科学教学时更注重幼儿的操作与体验;区域游戏中,老师们会实时捕捉记录幼儿的表现,认真书写观察记录;环境创设时留有一大幅墙面,用以支持幼儿的游戏计划与回顾,记录游戏过程。
思考实践中追逐教育梦想
十年里,每个人都在随着《指南》的学习实践而成长进步。我也在思考中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与教育梦想——成为一名“明师”,在明理、明辨中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助推幼儿和谐发展。于是,我积极参加园方教研与课题研究工作,并尝试梳理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教学论文等,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塑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内化自己的教育情怀。
2015年,结合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给孩子适宜的爱”,我以城市里的孩子暑假生活单调,要么奔走于各个兴趣班之间,要么沉迷于电子产品为切入点,撰写了《暑假里到农村去》一文,引导家长利用农村老家资源,科学引导幼儿接近自然、锻炼体魄、体认劳动。文章发表于当年《山西教育》杂志,甜蜜的小确幸开启了我的写作投稿生涯。
2017年,刘炎教授发起了“两寻找,三研究”项目,鼓励老师们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寻找推荐身边的好童书、好玩具。在此期间,我结合班级实践研究工作,撰写了《拉粑粑后的快乐播报》《喝水过程中的弯弯绕》两篇文章,相继发表于《山西教育》杂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十四亿中国人宅家抗疫,科学指导幼儿的居家生活成为幼教人研究探讨的话题。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幼儿趣味瑜伽操》《亲子阅读中不可忽视的小细节》两篇文章,科学引领幼儿居家体育活动、亲子阅读活动。想到自己的经验可以指导万千家庭的宅家育儿,内心的成就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更坚定了我坚持写作的初心。
返园复课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家长不能像往常一样入园接送孩子,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减少了,难免会牵挂孩子的在园表现。结合宣传月主题“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我更加注重平日的保教工作,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梳理成案例《大班积木区游戏案例:国庆节见闻》,让家长间接了解到幼儿园工作的扎实与细致。后疫情时代,外出旅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撰写了《在路上,别样的学习》一文,引领家长在陪伴孩子旅游过程中,不要只关注景点打卡,沿途的景物见闻也是不可错失的教育契机。文章发表于《幼儿教育》。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的认可,照亮了我在“明师”这条路上探索与跋涉的梦想。
回头望,《指南》颁布的这十年,我在学习、反思与研究中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发生在身边的点滴故事,实现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成长与职业思想的蜕变,见证了园中每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行为的改进,更亲历了园所育人环境的优化与保教质量的提升。十年追梦路,追逐的不只是自己成为“明师”的梦想,更是幼教人致力于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