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教育的行动框架

2023-04-05张婉莹逄世龙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3期
关键词:未来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张婉莹 逄世龙

摘   要:自1945年成立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布了几份全球性报告,以重新思考教育在社会转型关键时刻的作用。近年来,在追求高速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也面临着多重危机。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发布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提出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变革,建立起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修补不公正的现象并改造未来。该报告对新的社会契约进行构想,并从课程、教法、教师、学校以及教育机会五个向度提出了重构教育的组织方式,以此作为指导未来的行动框架。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教育;教育社会契约;重塑教育;行动框架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2-3937.2023.03.09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巴黎发表演讲,强调“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1]自1945年成立以来,UNESCO陆续发布了若干份全球性报告,以重新思考教育在社会转型关键时刻的作用。这些报告始于富尔委员会1972年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并在德洛尔委员会1996年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延续。这些报告在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使“教育先行”“公民教育”“终身教育”深入人心。近年来,在追求高速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也面临多重危机。2019年9月,UNESCO发起了“教育的未来”倡议,旨在调动人们的思想,通过变革教育应对全人类目前面临的各类挑战,并提倡采取相应的行动。[2]2021年11月,UNESCO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以下简称《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提出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变革,建立起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修补不公正的现象并改造未来。该报告从社会契约角度重构了教育,并从课程、教法、教师、学校以及教育机会五个向度提出了重构教育的方法与原则,以此作为指导未来的行动框架。

一、失衡现象:重塑教育的背景

人类社会出现了多重失衡现象:全球贫困水平已经下降,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却在加剧;最高水平的生活与历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并存;在不断征服自然的同时,人类受到自然的反噬,环境与气候的持续恶化威胁着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数字技术使我们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造成了社会的分裂与紧张。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凸显了人类和地球的脆弱性。我们面临着一个生存的选择:继续走不可持续的道路或者彻底改变方向。继续沿着之前的道路前行,将意味着人类不断扩大不平等和剥削、环境的不断破坏、不断升级的暴力威胁,以及受到侵蚀的社会凝聚力和人类自由的威胁,同时还将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灾难性后果。此外,人类也将承担社会技术和数字转型带来的风险。因此,我们亟需采取紧急行动来改变未来的发展方向,迫切需要重新平衡我們与彼此、与地球以及与技术的关系。

教育发挥着开启潜在未来的关键作用,但目前的教育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失衡现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实现了持续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今,全球人口达到80亿,95%的人接受过教育。中小学入学率在各地区和国家逐步提高,失学青少年比率明显下降,学前教育参与率也显著提高。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尽管全球人口的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3],但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仍然不充分,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质量在多个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一方面,歧视依然存在,并且往往具有系统性,体现在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这些歧视因素剥夺了数以亿计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接受优质教育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和愿望。低质量的教学正在扼杀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一些受教育者既没有为应对当前挑战做好准备,也没有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进行变革,解决不公正、不充分的问题,使教育变得更加包容。

教育是塑造未来可持续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柱。教育的力量在于将我们与世界和他人联系起来,调动知识帮助我们驾驭这个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面向当前至2050年的教育,共同世界研究集体(Common Worlds Research Collective)于2020年11月提出了七方面的教育宣言,认为人类要放弃自我幻想并回到“现实”中来,以共同世界为基础将我们重塑为地球生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融入这个世界[4]。2021年11月,UNESCO在《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中构想了新的社会契约。以建立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指导目标,提出我们需要建立起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从而重建人类之间、人类与地球、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更好的未来而进行改造。正如UNESCO总干事阿祖莱所说:“这一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是我们修复过去不公正和改变未来的机会。”[5]

二、平衡重建:重塑教育本身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社会契约不仅仅是一种交易,而且是一种植根于文化的规范、承诺和原则。在社会契约视角下,教育被视为一种社会政策和手段[6],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为共同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隐形协议(implicit agreement)。教育的社会契约反映了人们对公共教育目的的共同看法。20世纪以来,公共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儿童和青年提供义务教育,进而促进公民和国家的发展。然而,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逐渐走向市场化,以市场为基础的逻辑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对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的功能逐渐聚焦于为个体利益服务,范围缩小至帮助个体获得工作、提高社会地位等,忽视了教育对社会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7]由此,教育的公益性功能被严重忽略,包括社会化功能、推动道德和社会进步的功能、使个体能够发展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的功能等。[8]在此社会契约下,教育系统长期错误地灌输了一种信念——短期的特权和舒适比长期的可持续性更重要。诸如此类强调个人成功、国家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信念,使得人们忽略了团结、理解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对彼此和地球的关爱。当前,人类和地球的未来面临严重风险,我们需要重塑教育,建立起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帮助我们共同应对挑战。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必须纠正过去的不公正,将人们团结在一起,提供必要的知识、科学和创新,为所有人塑造一个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为基础的可持续未来。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确保终身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实现所有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的关键,必须继续作为新社会契约的指路明灯和基础。长期以来,受教育权被理解为“儿童和青年在学校的受教育权”。教育需要对建设人类能力做出更加深刻的承诺,受教育权应覆盖所有年龄段和所有生活领域。此外,为保障所有人的受教育权,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必须以人权为基础,以不歧视、社会正义、尊重生命、人类尊严和文化多样性等原则为依据,同时包括关怀、互惠和团结的伦理。二是加强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在人们与他人和世界的接触中共同经历的。教育机构應最大程度保证学生的多样性,以帮助他们跨越差异的界限,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教育是被共同治理的。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教育治理模式须具有包容性和参与性,不同的观点和声音都需要被纳入教育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因此,作为一项共同的社会事业,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不仅要确保为教育提供充足和持续的公共资金,而且要承诺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有关教育的公开讨论中。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不仅包括构建教育系统的基本原则,而且包括为建立、维护和完善这些系统所做的各项工作。为了强化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共同的社会承诺,以及作为最重要的人权之一和国家、公民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教育需培养公民受教育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主的、有道德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这意味着要让受教育者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能动性、责任感、同情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以及从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为了使教育与这一宏伟的愿景相一致,有必要建立起新的教育组织方式。

三、平衡发展:重塑教育的五个向度

19世纪和20世纪建立了旧教育社会契约,其教育组织方式具有以下五个向度。其一,旧的课程:教育是通过课程传授的,课程是按照学科网络组织的;其二,旧的教法:教育被视为一个教学项目,根植于教师在班级中讲授的课程,但学生个人的成就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其三,旧的教师:教学被认为是一种单独的实践,依靠各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其四,旧的学校:学校是按照固定模式组织起来的,这种模式在建筑、组织、程序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受环境影响;其五,旧的教育机会: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在专门机构中教授年龄相仿的学生群体,这些机构离家庭和社区较远,当学生被认为他们已经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时,教育就会结束。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方式。《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不仅呼吁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还从课程、教法、教师、学校以及教育机会五个向度提出了实现新的社会契约的教育组织方式。

(一)重塑课程:从传授知识到共造知识

课程兼具教育性与社会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问题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围绕教与学的内容与方式的讨论从未停止。未来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必须重新思考和想象课程。课程应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内容,让学生准备好适应、缓解甚至扭转气候变化,同时要适当吸收女权主义观点和本土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关心彼此、关心地球。然而,对知识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内容必须占主导地位。知识从来都不是完整的,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而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还会伴随不平等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能力,支持他们进一步获取和生产知识,并培养批判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课程要从丰富的常识中生长出来,以支持生态的、跨文化的和跨学科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和生产知识,同时培养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问题始于斯宾塞1859年提出的经典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培养个体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过程中,课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十年来,关于课程的争论一直围绕学科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平衡展开。我们要认识到,知识如何在产生、应用与反复检验中持续发展,知识共享空间(knowledge commons)与课程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是从历史角度,课程不是由“已有知识”(completed knowledge)组成的,而是以连接不同世代的知识为依据,在传递的过程中留出审查与更新的空间。二是从方法角度,课程需要将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创新和创造力联系起来,同时将情景化的社会情感学习纳入其中,支持性别平等、消除不公,强调气候变化教育,并意识到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紧密关系。三是从能力角度,课程取决于知识与能力固有的关联性:为增加参与全球对话的机会,读写能力与多语言教育应受到重视;鉴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广泛应用,计算能力在未来教育中同样重要;通过推广科学知识和调查方法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素养,凭借数字教育培育关键技术素养(critical digital literacy),进而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数字化转型;重建教育与人文科学的联系,加强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并在艺术创作中增进学习者对世界的理解;人权教育可以提高国家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相关课程在解决性别不平等和种族主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高等教育在共同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学可以通过合作和国际化进一步开放知识共享空间,还应该支持跨文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生产方法。

展望2050年,我们需要超越将课程视为学科网络的传统看法,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重新认识课程。指导原则如下:一是课程应提高学习者利用和创造共同知识的能力;二是课程要重新定位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三是课程需通过培育科学素养、数字素养与人文素养来帮助学习者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四是强调人权与民主参与的人权课程应成为改变人类和世界的基石。[9]

(二)重塑教法:从个人竞争到团结合作

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它使教师与学习者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发生改变。在市场化原则的影响下,考试分数成为教育者追求的唯一目标[10],教学法变得枯燥和压抑,呈现出客观、有章可循、可控的特点。重新审视教学法,我们发现其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存在普适性的规律。它既不能被完全控制,也不可能完全重现。一本书可以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副本,却没有两种相同的阅读方式。同样,虽然可以有两个相同的教案,但不存在两种相同的教学方式。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造就了学习本身的差异性,新的教学现实不断产生,教学在内在异质性的、不断被建构的时空中不断产生。此外,在运用新的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增强现有权力结构和加剧当前问题的风险。因此,必须选择能够培养相互依赖和团结的价值和原则的教学法,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并推动所有学生的学习。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合作与团结的教学法应该基于消除歧视、尊重多样性和补偿公正的共同原则,并以关怀和互惠为道德框架,培养学生和教师的能力,以信任的方式共同改造世界。[11]如杜威所言,“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12]教学法一直在知识观念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中不断重塑。教学法的形式与特征受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张力变化以及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许多有效教学形式是在超越典型学科界限的思想交融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法需要反映跨学科性,培养以团结和合作为原则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基于项目和问题的跨学科合作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学生在课程和教学法中认识到世界将持续发生变化;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和社区参与打破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壁垒,将团结作为教学法的核心原则,而不是侧重于符合自身利益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团结的教学法应以包容和跨文化的教育为基础,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促进学生形成跨文化的公民意识[13],从而消除偏见、成见和潜在的分裂倾向。与此同时,参与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法可以出现在个体生命的各个阶段,如在幼儿阶段强调亲密的接触、新奇的探索和多样的游戏,在初等教育阶段加强本地合作教育和增加文化理解机会,在中等教育阶段通过提供更多的挑战和足够的机会使青少年以有意义的方式接触现实世界。此外,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法同样值得关注,教育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对个体和集体未来生产能力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其目标是培养个体具备深刻理解力、掌握熟练技能和拥有反思态度。因此,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联系,参与超越传统讲授式的知识传递模式,将更多新式教学法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如实地研究、研讨会对话、行动研究、社区项目等。

展望2050年,我们需要放弃长期以来优先考虑个人主义和竞争性的教学模式,以合作与团结原则重塑教学法。指导原则如下: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应该成为教学法的框架,这有助于加强学习者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二是将合作与协作视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特征,教育使人们有能力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三是应将团结、同情、同理心扎根于学习方式中,教学中注重消除歧视、偏见和分裂;四是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形成性教学评估指标,降低竞争性、高风险标准化评估的重要性。[14]

(三)重塑教师: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教师具有重要的社会角色与功能。从古至今,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包括哲学家、精神领袖、科学家等)都被描述为教师。他们在教育周围的人的同时,将人类继承的知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教师在19世纪和20世纪教育社会契约的建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推进义务教育大众化的核心。教师逐渐成为个人工作、角色、成就方面的“代理人”。由于教育需求猛增,以教室为学习单位的模式被扩大,形成了同一年级组下的各个班级。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扩大的“蛋箱式”学校教育模式并没有重新建构教师的角色。教师沉浸在各自的独立“王国”中,各自负责自己的教学,较少进行互动。这种个人主义模式使教师走向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需要对处于中心地位的教师重新进行评价与想象,将教师重塑为一种“合作性的职业”,从而激发新的知识,带动教育与社会变革。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学校、社区、家庭、行政人员、高等教育和政治实体要对教师进行协助,承认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并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发展。首先,教师的个人才华和能力需要通过合作和支持得到加强。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组织是一个能使个别人的力量得到倍增的工具”[15]。未来的教师需要与其他教师、专家合作,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全方位支持,包括对健康营养、心理健康、社会服务、特殊学习需求的支持,同時注重家庭在教育中的有效参与。其次,未来的教学必须充分保证教师的自主权,并且辅之以强有力的支持,如技术支持、与同行合作、与大学教授和专家合作等,以实现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目标。教学并非只是让教师在教室里单独授课,而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的活动。学校应建立学习空间网络,将课内和课外学习的边界模糊化甚至消除。当教学以问题和项目为基础,在多样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时,协作会自然地出现。再次,教师需要得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这是一个丰富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贯穿其终身。有效的教师教育不仅要使这一职业吸引足够多的候选人,还要以团队合作为主旨重新设计教师角色,并给予其足够的专业知识、资源和基础设置的支持。入职培训应支持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设计课程,并能够得到有经验同事的指导。职后培养要易于融入实践,与教师的日常活动相联系,并明确集中于学生应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应支持这种学习并评估他们进步的任务。最后,教师应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当教师被视为反思性实践者和知识创造者时,他们就能够对不断增长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从而改变教育环境、政策、研究和实践,不但限于自己的职业范围,而且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展望2050年,我们必须摆脱将教学作为教师的单独实践,摆脱依靠教师个体来实现有效学习的想法,使教师成为一个合作性职业。指导原则如下:一是合作和团队精神应成为教师工作的特点;二是生产知识、反思和研究应该被认为是教师教学的组成部分;三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自主权必须得到维护和保护;四是教师应参与有关教育未来的公开辩论和对话,以重新构想教育。[16]

(四)重塑学校:从封闭时空到开放时空

为了实现合作与团结的教学法,加强课程与共同知识之间的关系,重塑学校变得至关重要。学校是整个社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支柱,它们的活力体现了社会对作为人类公共活动的教育的承诺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承诺。重要的教育工作发生在很多的时间和空间里,但学校的时间和空间是独特的。学校已经成为有意识地组织个体与知识相遇的关键时空之一。学校是集体生活的形式,它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促进他们从处于不同年龄和人生阶段的他人中学习。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大部分学校都具有统一的程序、架构和组织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为了传授既定真理主张。近几十年来,许多重要的转变对学校封闭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了挑战,学校需要与其他教育空间更加紧密地衔接。为此,学校必须打破僵化、统一的组织模式,转变为包容和协作的新场所,从而面向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未来。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学校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成为连接学习者和知识共享空间的门户。首先,学习空间由教室转变为学习者社区。学习需要有效的人际互动、对话和交流,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这种互动。传统的学校常常根据年龄、成绩、性别或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未来的学校则不同,教师可以灵活地发展、试验与调整学校内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他们将需要与同学进行持续接触。尽管需要保护学校的社会空间,但它不应该被封闭在围墙内。学校可以是开放且灵活的,利用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环境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学校需要支持多样化教法的结构。课程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使一组学生拥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课程可以组织教育活动和推进代际间的对话。然而传统课程设计被定义为每天或每周重复的固定时间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学校的课程和时间表需要重新制定,为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供支持(如基于问题与项目进行设计)。再次,学校需要数字通信技术的支持。数字设备在支持学校创新教学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潜力,数字工具也逐渐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数字技术也为人们获得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利用数字工具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學校需要建立合作和关怀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不同的人群进行相互配合与学习。教师和学生可以产生新的思想、文化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为接受未来生活的挑战做好准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

展望2050年,学校不再有统一的程序、架构和组织模式,需要通过多方的努力进行重塑。指导原则如下:一是学校成为一个让学生获得挑战和可能性的空间,这些挑战和可能性是他们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二是重新设计和构想学校的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学生分组,以培养个体的合作能力;三是数字技术应旨在支持学校内活动;四是学校保障人权,并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的典范,为向往的未来做出示范。[17]

(五)重塑教育机会:从固定时空到跨越时空

人类的活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空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纵观整个社会,正规教育之外仍然存在丰富的教育可能,所有时间和空间的潜在的学习需求与相应的文化价值亟待挖掘,未来教育的时空将发生巨大变革。近几十年来,终身学习的原则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可以预见,人类寿命将会持续延长,某些地区将会有四代人以前所未见的方式生活在同一时空。这种变化将使得成熟与成年的文化概念受到考验,同时也将深刻地改变教育。因此,教育政策需将重点转向整个人生,并给予成年人和老年人特别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全纳设计的原则,以全纳理念指导教育治理工作。与此同时,应该连接现实与虚拟的学习场所,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并将人类的受教育权扩展至终身。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下,人们应该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享有丰富的教育机会,并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空间中扩展这些机会。从时空之维反思教育体系并非新近的尝试,50年前《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就曾指出教育必须超出传统学校的范围,教育不是人生中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分离行动,需要重新设想教育空间多样性的可能与潜力[18]。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基本原则之一——所有人都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19],意味着学习不会结束,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动态的学习文化以及相应的新价值与新需求。如今社会中很多教育机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社交媒体、数字平台等),传统的“学校形式”(school format)也极大限制了教育的可能性,因此教育必须在所有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扩展和丰富。一方面,数字平台和地球生物圈应成为重要的学习空间。数字技术在提供公共性与包容性教育上有巨大潜力,要为未来的教育提供可靠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和教师数据的保护。人类与自然是互惠互赖的关系,我们既是社会人,也是生态人,教育要将学习者置于活生生的地球之中,让他们与其他生命一起承担塑造世界的责任。另一方面,在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教育需要在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和人生不同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照料儿童和老人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方面,要让学会关爱成为教育的重要方面,使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具备建立持久而强大的“关爱关系”(caring relationship)的能力。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而参与和包容则是成人教育解放性的重要体现。为确保弱势群体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我们需要关注非正式学习和数字技术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重要性。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这不仅需要保证教育系统有足够的资金并具有公平性,也需要正确管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从多方面保障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如获取准确信息和获得文化资源等。

展望2050年,我们将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不断扩展教育机会,充分保障人们的受教育权。指导原则如下:一是个体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应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二是教育系统要与自然、虚拟学习场所相连;三是加强政府对公共教育的监管和资助;四是需要扩大受教育权。[20]

四、结语

UNESCO在《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中分析了人类目前面临的失衡现象及其不可持续性,并以重塑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重塑未来的设想。报告基于社会契约视角看待教育,建立了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所需的五个向度的变化。第一,教法应围绕团结、合作的原则来组织,既要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和道德能力,又要消除偏见、成见和分裂的学习;第二,课程应强调生态、跨文化及跨学科的学习,既支持学生获得和产生知识,也发展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教学工作应成为一项合作性工作,使教师既是知识生产者也是反思实践者;第四,学校的结构、空间、时间、学生分组都应被重新设计,以鼓励并使受教育者能够一起合作;第五,教育机会应扩大至整个生命周期,并在不同的文化、社会空间中提供,以此作为指导未来乃至2050年教育的行动框架(见图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003).

[2][5]UNESCO. UNESCO launches global futures of education initiative at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EB/OL]. (2019-09-23)[2021-11-14]. https://en.unesco.org/futuresofeducation/news/unesco-launches-global-futures-education-initiative-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

[3][7][9][11]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s of education. 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EB/OL]. (2021-11-10)[2021-11-14].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9707?1=null&queryId=729ae008-2af1-4315-86d8-8385e8b81ec5.

[4]Common Worlds Research Collective. Learning to become with the world: education for future survival[EB/OL]. (2020-11-24)[2021-11-14].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4032?1=null&queryId=f786504d-155f-4a6c-a269-2377342937b3.

[6][8][10][14][16][17][19][20]DESJARDINSL R, TORRES C A,WIKSTEN S. Social contract pedagogy: a dialogical and deliberative model for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EB/OL]. (2020-11-01)[2021-11-14].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4879.locale=en.

[12]杜威. 民主主義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54.

[13]United Nations.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 (2015-08-26)[2021-11-28].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publication.

[15]德鲁克. 后资本主义社会[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52.

[18]FAURE E, HERRERA F, KADDOURA A R, et al.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EB/OL]. (1972-05-18)[2021-12-03].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001801.locale=en.

A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ZHANG Wanying   PANG Shilong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45, UNESCO has released several global reports to rethink the role of education at critical moment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has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and humanity has faced multiple crises in the pursuit of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December 2021, UNESCO released Reimagining Our Future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which proposes to transform education and build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as a way to address injustices and transform the future. The report conceptualizes a new social contract as a framework for action to guid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It proposes five directions for reorganiz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pedagogy, teachers,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Keywords: UNESCO;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Reimagining education; Framework for action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吕伊雯

作者简介:张婉莹、逄世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猜你喜欢

未来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审对旅游地有何影响?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
追寻未来教育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的研究报告:重新认识知识、学习与教育
打造社交型高质量慕课平台
用大数据改变未来的学习和教育
对未来教育可知与否的浅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母语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