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探索
2023-04-05吴雅静肥东县财政局
吴雅静 肥东县财政局
随着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国家集中支付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为提高财政资金应用安全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家集中支付的应用过程中,滋生许多财政收支灰色问题,对财政资金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及国家集中支付制度价值发挥,都造成了严重干扰。故必须强调内控管理,深化内部控制与国家集中支付制度建设的有效融合。
一、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价值
国库集中支付下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十分必要,后者对前者而言有着极强的辅助和支撑作用。结合实践可知,内部控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保证参与支付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与相互协调,所以无论是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效果以及预算申请方案可行性方面来看,还是从强化审计、加大预算决策执行力度方面来看,国库集中支付下做好内部控制建设都十分必要。实际作业环节,有效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环境控制、风险评估、信息管理、流程监控水平,可为促进财政资金高质量、高效率应用提供保障;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可以为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合法性、规范性、安全性以及有序性奠定基础,将在防范违规腐败、规避失误漏洞、发挥监管职能以及提升政府形象声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1]。总之,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角度来看,做好内部控制建设至关重要。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广落实,制度优势逐渐放大,使得人们对该制度的认可度以及信赖度大幅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对财政资金拨付、管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内部控制支撑和辅助价值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升。所以,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推动服务方式改进优化势在必行。基于此,笔者从做好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简要分析现行工作模式下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制度基础薄弱
从整体上来看,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严重的基础不牢情况,无论是在思想基础还是行动基础都有待夯实。结构不稳定、制度不健全、方法僵化以及要点不清是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基础难以夯实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和方法指导,实践工作的重心常常偏移,整体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而且,在思想层面上更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以及内部控制环境不佳的情况,进一步削弱了建设主体以及客体对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情况下的内部控制建设不力,都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活动形式不多样有直接关系,实践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整性大大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辅助价值的发挥。
(二)内控人员素质不佳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要以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为依托,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一要求并未被完全满足。事实上,在许多单位中都存在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性、技巧性和可提升性都不尽如人意;其业务水平、道德品质以及整体素质都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用人选人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职工培训考核体系以及人员分工等工作的不合理性有直接关系,一旦缺乏有效指导、监督和管控就容易因人为失误引发国库集中支付风险[2]。
(三)内外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互通是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实施的最关键因素,若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就会使该制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结合实践不难发现,强化信息交流是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但各机构的信息交流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实践中,不乏部门不协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一体化信息管理质效不佳等缺陷,内外信息交互不及时、不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国库集中支付带来了不便。
(四)风险防控水平不高
在内部控制建设环节,风险防控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风险管理缺失也必须受到重视。本质上,风险防控水平不高源自于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不强,在风险防控不受重视,风险识别、评估与防范能力不佳的情况下想要实现有效的风险防控并不现实。而且,在实际作业环节人才、技术、方法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加剧了风险防控的不足,使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这一缺陷彻底暴露。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策略
结合实践不难发现,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基于高质量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夯实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基础十分必要。为提高建设工作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做好长期化工作准备。实际作业环节,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应该以全面提升资金安全、资金集中支付效率、预算管理水平以及从业者综合素质为目标;日常工作中需要充分践行实效性、重点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更必须做全面、合理统筹[3]。不仅如此,想要做好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长效化改进。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从现实角度来看,提升内控意识、完善内控机制是夯实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基础的关键,后者更在内部控制建设环节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为切实提高内部控制规范性与执行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立足整体,全面思考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方向、内容,着力提升工作机制的约束指导价值。当前,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围绕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管理和监督开展。
实践中,从提高国库集中支付规范性的视角出发,做好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建设十分必要。这一环节必须强调国库集中支付执行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建设,重视运行过程管理,以便基于内部控制为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效推进提供保障。比如,围绕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从根本上丰富内部控制依据;基于内部控制目标职责,重新梳理内部控制工作流程,为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秩序性以及内部控制实效性做好准备;构建适宜的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协调机制,确保各支付主体有效配合。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员来说,围绕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管理与监督夯实制度基础也同样十分重要。该阶段,需要从保障国库集中支付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价值的方向着手,积极构建动态化、互动性监控体系,通过预算执行指标体系设计,预算会计核算机制、预算执行动态预警机制和预算执行跟踪反馈机制建设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需要做好问责机制构建和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确保充分监督、有效问责以及合法披露,保证全过程监管可靠性[4]。为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建设,打造个性化考核评价机制、财政收付配套机制以及重点事项规范性内审机制也同样十分必要。
(二)持续夯实专业人才基础
提高高素质人才数量,提升工作队伍整体实力,是推动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优化的必要前提。在实际作业环节,各单位需要先明确专业人才在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方面的保障价值,然后结合设计需求从优化内部控制建设、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的角度出发,打造科学的人才选聘、培养以及奖惩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持续夯实专业人才基础的第一要务是全面提升在职人员的内控意识,从思想层面上做出正确的引导,为激发职工自主学习、持续进步、工作创新的热情做好准备,进而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国库集中支付。比如,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以及晋升培训中,不断强调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价值,确保在职员工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方向性拥有正确认知;强调层次性、针对性思想引导,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环节各主体的一线职工都建立责任意识与端正态度,规避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也需要关注专业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在人才选聘、培训与管理等环节中采取必要的内控措施。实践中,必须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基础制定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人员的选聘标准,吸纳精英入队让财政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力量不断提升。比如,从业务素质、服务意识、道德水平、成长空间、学习能力等多角度出发,综合评估每一个应聘者以及晋升者,践行宁缺毋滥原则做好高素质人才选用,打造高精尖财政专业人才队伍;基于实际需求构建长效化、个性化、科学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针对性强且长期有效的职工培训;调整岗位设置情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调轮岗实习、保证人岗适配;重视服务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培育,强调工作过程监控,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完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突出绩效激励作用以及惩罚措施的震慑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
(三)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建设
正如前文所言,内外信息共享是保证国库集中支付有效推进的基础,也同样是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在这一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内外部信息互动的渠道建设、空间拓展以及方法革新,强调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与技术融入,实现高效化、实时化、安全化信息交互模式构建。从现实角度来看,信息系统建设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国库集中支付主体之间沟通有效性;而且,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实用性,也会深刻影响财政资金的应用效率。所以,基于内部控制建设持续提升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管理水平极为重要。
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应从加强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角度出发做好优化工作;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建设也应该从提高内外信息沟通质效角度出发做好优化工作。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财政资金管理要求下,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是体现各单位重视信息互动、强化信息管理的有效方式。因此,实践中强调多主体信息互通系统的统筹建设,打造安全、稳定的信息交换网络,基于提高数据接口兼容性实现集成化、一体化数据处理。实践中,搭建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平台,并建设配套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体制势在必行;进一步丰富财政部门内部信息系统功能也同样十分必要[5]。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用户分权限登录管理,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数据安全。
(四)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有效防控风险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关键性职能,而进一步发挥这一职能则是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结合实践可知,内部控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整体质效,则支付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也就越低。所以,在朝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方向推进内部控制优化时,必须突出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的遏制作用。实践中,想要切实提高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着手。思想上,需要不断提高风控意识,学习并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先进思想指引行动,从而让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工作更具风控指导价值。比如,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从思想上准确认识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内容和成因,找准风险防控的方向和方法;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意识,强调全过程性风险管理,基于内部控制建设保证风险管理贯穿国库集中支付的全过程;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辅助人工,让风险管理的技术性以及实效性都得到切实提升。行动上,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应该重视风险控制模式建设以及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督导、监管工作的针对性与可靠性。同时,需要保证先进技术融入实践,基于信息系统建设、国库集中支付监控电子化管理模式构建以及网络化监管形式创新,为基于信息化监管的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提质增效的价值,能从根本上为突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势、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效果提供辅助。因此,国库集中支付下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势在必行。从现实角度来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信息管理、深化人才支持与增强风控水平都是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建设的可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