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预付款风险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3-04-05李宗芳孙明杰
李宗芳 孙明杰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河北 迁安 064404)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筑、汽车、铁路工程等钢铁下游行业收紧,而钢铁原燃料、工程设备及独家或进口件等付款条件却更加苛刻。为稳定部分货源,锁定价格,一些钢铁企业不得不采取预付款保产保供,在“上游卡脖子”“下游市场疲软”的双重夹击下,钢铁企业必须打生存战,向管理要效益。预付款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领导层高度关注,也须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流程制度、优化采购信息系统、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价体系及定期专项重点分析等一系列措施,树立预付款全流程追踪管理理念,有效降低预付资金占用成本、机会成本及资金使用风险。
一、预付款风险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资信系统覆盖范围有限,部分供应商经营状态、信誉、运营资金周转等相关信息披露较少。此外,预付款合同可能涉及质量异议、代理采购及供应商意外破产清算或注销吊销等特殊业务场景,诸如此类问题不仅可能引发钱货两空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停产、误工等重大损失。
1.供应商意外破产、注销
贸易类供应商可能因资金链薄弱、经营不善、生产事故等导致企业意外破产、注销,无力偿还债务,由此造成预付资金长期无法收回或损失的风险。
2.质量异议纠纷
预付款合同标的验收时发现质量异议,双方协商一致意见周期较长,不仅增加预付资金占用成本,且一旦供应商经营发生变动,容易形成呆账坏账。
3.风险管控相关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相关制度不完善,预付款管理规则约束和激励措施不足,资金占用成本及风险意识薄弱。
4.预付款管理缺乏专业培训、全流程追踪及监督管理
预付款管理缺乏权威专业培训、全流程追踪及监督管理,导致预付款核销疑难杂症项目因长期搁置而易造成资金损失风险。
二、预付款管理现状
1.预付款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部分企业重生产成本而轻资金占用成本及资金损失风险,预付资金精细化管理不足,对资金运行成本、机会成本及损失风险关注度不够。
2.预付款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绩效激励机制
预付款流程长、节点多,缺乏全流程追踪管理。一是预付款从计划提报、合同签订、资金支付、货物验收直至发票入账完成核销,缺乏全流程追踪管理。二是由于预付款流程长、跨部门、多专业、动态数据共享不足、相关专业沟通及团队共赢积极性不高等弊端,导致预付资金周转率不高。三是预付款合同大多涉及企业重难点项目,供货周期参差不齐,无信息系统强力支撑,部分企业仍沿用手工记账更新核销动态,且缺乏绩效激励等,因此预付核销效率不高。
3.业财数据共享受限,缺乏预付核销动态预警监督功能
预付款流程源于采购系统,贯穿于企业财务核算、税务、资金等多个模块。由于跨模块系统数据共享受限,取数逻辑及字段定义有差异,影响预付核销时效性和精准度,因此,易形成预付、应付虚增,这不仅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可能造成资金支付损失风险。此外,系统缺乏预付款流程监督、自动预约及核销预警等功能。
4.供应商资信动态评估不完善
部分企业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参考因素有限,更多地关注物料性价比优势、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货源渠道(国产/进口)、业务量及售后保障等,不具备对供应商最新经营状态、关键财务指标及信用风险等资信进行调查评估的条件。因此,若预付款合同遭遇供应商宣告破产清算或注销吊销等情况,企业无法及时止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预付款核销因素错综复杂,缺乏全局平衡机制
预付款核销的影响因素包括付款时间、交货期、库存及作业部成本等。预付款核销时限基于交货期,受限于库存和作业部成本指标,因此,单纯依据预付账龄分析并制定核销方案,不符合业务实际,导致核销针对性不强,效率较低。
三、预付款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
预付资金成本高,风险也高。采购业务原则上严控预付结算方式,但针对不得不使用预付款采购的业务(例如原燃料、进口矿及进口设备等),需通过规范预付款管理流程制度、优化系统监督预警功能、实施预付高效管理策略等实现预付资金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1.完善流程制度,强化支撑约束
(1)优化预付款管理流程
预付款合同签订前依据额度分级审批,审核时突显付款方式、比例、付款时限、交货期及核销期限等关键要素。此外,预付款资金支付时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会知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以此体现预付款管理的严肃性和谨慎原则。
(2)建立并完善预付款管理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预付款管理制度》。制度明确预付款相关部门及专业的具体职责、审核要点及时限要求。例如,采购部门负责预付款提报直至核销全流程追踪,落实并定期反馈预付款核销进度;财务部门审核办理资金支付、定期对账并梳理未核销预付明细。制度不仅确保预付款管理科学合理、有据可依,更能有效规避资金使用风险。
二是建立《业财融合制度》。业财融合、数据共享管理效益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业财人员通过互相学习业务流程,绩效捆绑,团队共赢,共同办理预付款核销业务。例如,针对税差和质量异议等导致的长期未核销疑难项目,财务提出专业解决方案,指导业务推进核销进度,及时止损。业财深度融合不仅是业务操作层面,更需要数据广泛协同共享。例如,财务专业需定期精准共享逾期未核销项目明细,采购专业更能有的放矢,高效提升预付核销效率。
三是完善《预付款追踪管理办法》。预付款追踪流程,涉及企业采购、财务、法务及审计各部门协同作战。当预付款因非法破产、商业欺诈、秘密消失等导致钱货两空的情况,企业应当启动追踪方案,落实责任人并紧密追踪,一旦发现有欺诈或坏账风险,需及时汇报财务和法务部门,并积极采取措施或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力争尽早减少损失。
四是完善预付款绩效考核管理机制。预付款结算方式增加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众所周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将预付款管理效益与责任人绩效挂钩更能激发其谈判及预付款核销的积极性。例如,责任人拟签合同时依据交货期大致评估预付款资金占用成本与涨价成本。如果测算预付资金占用成本大于价格上调成本,那么无论从资金成本还是对于资金风险来说,显然选择后者对企业更有利。
2.优化系统功能,加强监督预警
(1)开发采购系统发票入账时预付款自动核销功能
采购业务电子化日趋完善,合同签订、预付申请及支付、发票入账与预付核销等均已系统操作。采购电子化为预付自动核销创造了条件。通过开发发票入账时自动关联预付申请的功能,实现预付、应付自动对冲。该功能不仅能有效降低人工查找预付核销业务量、提升预付核销及时性和精准度,也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可靠支撑。
(2)预付款合同设置自动预约送货功能
送货入库受库存资金指标和成本耗用指标双重限制,预付款合同如延期送货入账,不仅降低企业营运资金周转率,也影响进项税抵扣。因此,针对预付款合同,系统可先按照合同约定交货期设置自动预约送货功能,同时通过优先耗用作业部成本,其次增加库存费用并要求作业部限定期限内领用措施,确保预付核销精准高效。
(3)优化预付款合同全流程跟踪、预警功能
预付款合同相比应付款合同资金占用成本高、风险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流程追踪管理。即从预付款合同签订、预付资金支付、发货入库到发票入账核销,预付款申请人全流程跟踪预付动态管理。为提升预付核销效率,可依据交货期设置预付款核销预警功能,自动提醒预付款申请人预付合同核销期限。此外,通过FineBI智能软件与经营决策数据对接,实现预付款多维度实时可视化分析,使预付款动态管理更直观、更精准、更高效。
3.评估客商动态,降低坏账风险
建立并完善供应商信用等级动态评价体系。首先,针对新入围供应商,除审核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外,应重点关注其资本构成、股东、董事及经营者基本情况、主要生产设备与主营业务匹配度等。此外,供应商历年资产负债率,经营规模及信贷或诉讼记录等作为供应商评价的重要参考要素。其次,拟签预付款合同前再次核实企业近期经营资金收支、股东变动及经营状况等。尤其对于加工周期长且交易额较大的供应商,经实地考察后签订预付合同更为稳妥。最后,结合供应商的交货时效性、现场服务质量、产品使用效果及寿命等因素综合评价信用等级。以上措施可以从预付资金源头进行初步筛选,可有效降低预付款合同发生资金风险的概率。
4.定期专题分析,专攻疑难杂症
预付款合同因交货期不同预付核销期限千差万别。有预付款作为排产条件的;有采购加工周期长达一年之久的;也有预付款到发货的。预付款合同交货期的参差不齐,是预付核销需要差异化管理的必然结果,因此,预付款定期分析账龄及核销进度时必须关联交货期。具体地说,预付款申请时依据交货期拟定核销期限,在账龄定期分析时财务部门按照核销期限导出未核销明细,业务部门精准梳理已过交货期项目,避免重复核实。同时,各部门共性和疑难问题及时汇报,避免“小病”不治成“大病”。此外,预付核销专题分析倡导集思广益、方案共享或账务集中处理等多种方式,达到有的放矢,数据精准,重难点突出,高效核销的目标。例如,税差问题双方财务协议调账或退款集中处理;大型设备或改造项目设定独立库存指标或分批摊销成本等方式解决。
四、结语
钢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预付资金占用成本和风险不容忽视。预付款不仅影响企业资金运营成本,也体现资金筹划效益和内部风险管控水平。预付款存在成因复杂、核销流程长、涉及多部门等特点,因此,强化预付款管理十分必要,并且面临一定的难点。预付款高效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流程制度、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动态的供应商资信评价及定期的专题攻坚克难等一系列措施保驾护航,从而实现预付前源头控制、预付时过程监督及预付后全流程追踪的管控模式,最终达到预付资金占用成本低、资金风险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