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自然体验课程的建设路径
——以“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项目为例

2023-04-05朱如静

好家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游戏

文 朱如静

一、指导思想

以“自然生长、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挖掘、拓展和利用课程游戏化资源,探索“享自然·乐体验”儿童游戏化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优化教师课程理念和儿童活动形态,深化幼儿园课程内涵,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质量。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为儿童释放更大的自主空间,实现儿童参与游戏活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儿童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自主性发展意识与能力,推动儿童的游戏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二)具体目标

1.从“享自然”到“乐体验”——架构课程体系

我园重新审视“享自然·乐体验”课程建设项目,针对课程再构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以“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机制”为根本,重新架构游戏化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实践、梳理、提升再实践”的过程,形成丰富、系统、完整的“享自然·乐体验”一日活动游戏化课程体系。

2.从“问题”到“解决”——探索实施路径

本着对“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基地建设的追求,通过课程项目“自然体验场”“互动共享平台”的打造,逐步将游戏渗透幼儿园一日生活,着眼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探索出体现“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路径。

3.从“观察”到“解读”——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基地建设,锤炼教师的游戏精神及价值判断力。

4.从“会玩”到“自主”——促进儿童发展

“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旨在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使儿童成为具有“健康、会玩、自主、创新、自立”特点的新时代儿童。

5.从“项目”到“课程”——形成互推合力

抓住课程建设契机,融合各领域力量,助推“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发展,把游戏还给儿童,以此树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提升办园品质。

三、建设内容

(一)架构“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体系,促进儿童发展

1.课程内涵释义

“享”是指快乐(情绪情感),“乐”是指热爱(主观意愿)。

“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环境。儿童学习、成长的物质与人文环境,课程资源源于自然;二是自然天性。儿童具有天然的、不受拘束的个性。“体验”是儿童最适宜的一种学习方式,儿童是在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好玩是他们的天性,而“玩”就是一种体验。

“享自然·乐体验”的内涵是引导儿童自然生长,以儿童的方式体验、游戏、生活;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追随儿童的天性,创设儿童喜爱的游戏化环境,让儿童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课程目标落实

我园依据“享自然·乐体验”课程建设项目,撬动“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以点带面地开展研究;从“自主体锻、自然体验、自我管理”三个维度纵向细化,分解成三个内涵要求;根据三个年龄段的特点,横向分解为逐步递进的三个层次。

3.课程结构重组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课程目标认识的加深,我园认识到,项目建设必须以儿童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享自然·乐体验”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为儿童自主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同时,我园以“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为有力抓手,将游戏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一日活动,兼顾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课程内容确定

一是以方便儿童课堂游戏化为基本原则,在集体教学中融入游戏理念,使得教学活动生动有趣。

二是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取有舍,应变而变。我园开展自主进餐活动、自主管理午睡等;我园立足于儿童之间对话,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实施更新与调整的要素之一;我园还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及实际特点,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儿童所需,真正形成一种“生活课程”,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是突显渗透游戏精神,融入游戏,快乐成长。通过角色体验、自我规检等方式,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吸引儿童专注地投入活动,激发和提升儿童的兴趣,满足其需要,推进差异资源共享。

四是弹性一日活动时间,调控放权,灵活调配。一日活动实行弹性安排,领导层面尝试“大胆放权”,让教师自主调控,合理分配时间。

(二)打造“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我园计划利用生态原始的自然环境,深层挖掘幼儿园环境中可开发的资源,将幼儿园划分为16个活动区,通过优化场地和材料的配置,创设让儿童想玩、敢玩、会玩的体验环境,满足儿童的活动需求。

1.建设户外场地“生态区”

以原有自然环境为基调,突显“自然体验”氛围,将废旧场地合理开发,在后花园废弃草坪中创设“自然农场”;创设“自然小镇”,将游戏从室内搬到户外,让儿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选择同伴和游戏材料,让儿童享受游戏的快乐。

2.打造户外场地“自然区”

“自然区”场地设计以“变废为宝”为基调,突显“自然环保”特色,投放轮胎、报纸、木板、汽车、自行车等低结构游戏材料,有效利用幼儿园原操场,创设“欢乐运动场”。

3.优化活动区域“游戏化”

我园将通过幼儿园各活动空间的拓展与融合,多种途径提供游戏环境、游戏材料,形成一个开放性、主体性、综合性、游戏性的空间环境,促进儿童与游戏环境的互动,使幼儿园活动真正融于游戏之中。

(三)挖掘“享自然·乐体验”课程游戏化资源,形成共享平台

1.儿童游戏经验分享与拓展平台

在软件方面,建立“自然体验游戏资源库”,通过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在展示终端界面呈现,便于儿童操作学习。在硬件方面,无线网络覆盖全园,在室外操场配置电子大屏及各班配备电脑,接入“自然体验游戏资源库”。儿童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建构新的游戏经验。

2.教师观察记录交流与教研平台

在软件方面,开发在线教研、网络会议等系统,满足教师在线信息分享与教研交流。在硬件方面,为教师配备“工作包”,放置手机、笔、记录本,以满足教师用照片、视频记录儿童精彩活动的工作之需。

3.家园共育互动与合作平台

建立网络平台,将儿童经历游戏精彩瞬间向家长分享;建立互动平台,汲取有效信息,关注儿童需要,不断充实游戏资源。

(四)建立“享自然·乐体验”教师发展中心,提升专业素养

我园以“在自然中发现,在体验中发展”为课程建设理念,努力为儿童提供多元的、自主选择的经历,体验挑战与合作的机会和经验互动共享的平台。

1.专家引领团

成立专家引领团,获得理论与技术支撑。

2.教师交流分享平台

建立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组织协调的协作交流机制,形成协同教研的良好环境;引入知识管理机制,汇聚众多教师多年积累的教研经验和心得,将蕴藏在教学实践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见的教育教学能量。

3.共同体牵手结对

优化幼儿园儿童观察小组与童心解读小组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实践中积累的方法与操作经验,并借助幼教共同体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经验。

四、预期效果

(一)儿童生活状态的蜕变

一是儿童学习场域的变化。儿童学习的场域得到拓展,从教室走向了园所每个角落,走向了社区。

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场域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儿童学习方式的变化,从传统的集体教学转变为体验、操作和探索。

(二)教师专业特质的转型

一是教师的儿童观改变。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就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主动获得经验和发展。

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变化。教师对“以儿童为本”有了更深的感悟,在选择资源、开展活动时,时刻把儿童推在前面,突显儿童的主体地位。

(三)幼儿园课程生态的变化

1.课程边界进一步延展,从室内走向户外,并逐步走向社区,构建起基于园情的儿童大生活圈。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的获得转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获得良好的情绪、习惯、能力与品质。

2.课程实施更加关注儿童自身的体验行动,支持儿童自主体验、操作和多元感知。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