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区域开放性材料 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2023-04-05

好家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东东玩法陀螺

文 杨 艳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区域开放性材料以可移动、操作、控制和改变、易于找取等特点,备受学前教育界重视。开放性材料是幼儿园各类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基础材料,具有无限可能的玩法、无限创新的特点,既是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又是完成区域活动目标的前提。

一、兴趣:从想玩到敢玩

幼儿园活动区域普遍存在材料功能、玩法单一,缺乏趣味性、情境性、层次性、挑战性等现象。开放性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材料,如树枝、树叶、石头、水、贝壳、坚果壳、羽毛等;另一类是非自然物材料,如瓶盖、磁铁、各种材质的管子、绳子、球等。这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大小材质各不相同的开放性材料,极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一)材料的丰富多样,激发幼儿想玩的热情

幼儿用看、摸、捏、敲、拋、甩、拽等动作,不断与这些材料发生互动,增强了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小班美工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纸,鼓励幼儿去选择不一样的纸玩一玩。于是,幼儿在撕、剪、吹、扇、拽、扭、拍等动作中,找到了很多有关纸的秘密:同样的纸有厚有薄,有硬有软,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还有很多种颜色。

幼儿对纸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常见的纸,不但有硬硬的牛皮纸、轻薄的宣纸、坑坑洼洼的瓦楞纸,而且有吸油纸、玻璃纸等。他们玩得越多,对纸的了解越深入,表达与分享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二)材料的多种选择,提升幼儿敢玩的信心

丰富的开放性材料是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基础。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投放适宜的开放性游戏材料,有助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可能。例如,在建构区,幼儿正在搭房子,很快圆柱形的积木用完了。这时,小男孩拿来了相同高度的纸筒芯代替,小女孩搬来了一筐易拉罐。他们没有被材料缺乏困住,而是搭成了一座高大的、色彩鲜艳的红房子。可见,幼儿在积木有限的情况下,会敢于尝试运用其他开放性材料,顺利克服困难,解决了问题。

二、操作:从会玩到乐玩

开放性材料随处可见。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幼儿就能积极参与其中,与其充分互动,在操作互动中发现多样化操作后产生的不一样结果,最终从“会玩”到“乐玩”。

(一)好玩多变,易于找取

有的家长反映,给幼儿买了一堆玩具,幼儿时常玩两下就不玩了,而在路边看到一堆沙子时,却能玩上半天不肯回家。其实,这就是开放性材料的魅力。例如,石头可以用来敲、扔、踢、砸,堆在一起变小山,排列成小路,围起来变小花……而家长买的玩具只有一两种玩法。幼儿一旦会玩了,玩具也就失去了“生命”。开放性材料是令人兴奋的、开放的、可移动易得的、有无限可能的玩法,这些物体无时无刻不再吸引着幼儿。例如,教师带着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时,幼儿却对飘落的红枫叶、小青果、粗细不一的树枝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的捡起地上的树枝、树叶,玩“穿烤串”“炸烤串”等游戏;有的捡起地上的小果子,一边观察一边研究……开放性材料有着让幼儿忍不住自主探索的欲望,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善于抓住这些材料带来的教育契机。

(二)一物多玩,乐在其中

开放性材料大多属于低结构材料,如何玩出多种花样,需要师幼的共同努力。只有在深入操作中才能玩出多样的玩法,从而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百玩不厌。例如,操场上的塑料圈,户外运动时幼儿可以套着玩、滚着玩、转着玩,多名幼儿合作套圈玩等;角色游戏时,塑料圈可以变成小兔子的家、小猪司机的方向盘等。教室里收集的瓶盖,在生活区可以用来玩“弹瓶盖”游戏,在益智区可以用来玩“龟兔赛跑”等游戏,在建构区可以用来搭建“瓶盖墙”、铺“瓶盖路”,等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结构复杂、活动性强、能组合的各种大小玩具,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索创造的意识。

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其操作方式。为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在同一活动主题下,教师要提供多维度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较多选择;在不同游戏主题下,教师投放了同一种开放性游戏材料,满足幼儿继续与这些材料的操作互动。

三、想象:从持续玩到深入玩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一)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结果

继上述第一个玩纸的主题活动,大班教师拿出一张A4 纸沿着长边对折了一下,问幼儿:“一张纸可以用来做一座桥的桥面吗?”幼儿回答:“不可以!做桥面要用木板才行,纸太软啦!”教师继续追问:“是吗?纸真的就不能做桥面了吗?”幼儿听了,一下子安静下来。这时,教师出示了三样物品:一团棉花、一小块积木、一块石头,接着说:“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小实验,看看谁能做一座纸面的桥,并能承受这三样东西的重量。”

游戏开始,第一次,幼儿在纸面桥上放了一团棉花,成功了;第二次,幼儿把积木放上去时,纸桥立马塌掉了,于是,幼儿换成了硬卡纸、牛皮纸对折一下做桥面,结果小积木勉强放了上去;第三次,幼儿不管用什么纸,只要把石头放在桥面上,桥面就塌掉了……这时,强强说:“老师,石头太重了。怎么能放上去呀?”一旁的乐乐大声反驳道:“谁说不可以,看我的。”他将手里的纸折成扇子的形状,石头、积木、棉花都能够放在上面。幼儿通过挑战这个游戏,其思维改变了。

原来,只要用对方法,软软的纸就可以承载积木、石头,甚至更重的东西。在与开放性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变得敢于尝试,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一样的玩法,不一样的做法

大班幼儿在制作陀螺的活动中,小美在圆圆的硬纸片上画上了非常精致的图案,再用打孔机在圆纸片正中间打了一个圆圆的洞,然后又找来一根与洞口大小相近的树枝。很快,一个陀螺就完成了。一旁的贝贝在圆纸片上随意画了几笔,同样在圆片上随意打了一个洞,然后精心选择了与洞口大小粗细的铅笔穿进了圆纸片,陀螺也做好了。美美的陀螺尽管精致,可怎么也转不快。她反复查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贝贝告诉她:“树枝下面不够尖,要用刨笔机刨一刨才行。”美美听后,立刻观察教师提供的实木陀螺,然后笑了起来:“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经过一番调整,她的陀螺当选为班级的“最美旋风陀螺”。

幼儿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意志力薄弱、随意性大,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幼儿只有持续、深入地学习,才能造就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实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教育者应珍惜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夏天到了,如果不浇水,小菜园的青菜、茄子、黄瓜就会被干死。幼儿知道后,纷纷表示在小菜园浇水。可是,“工作”还没开始,他们就发现了一堆问题:小菜园离水源有一定的距离,取水很不方便;浇水时间有讲究,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时候不能浇水;有时候不小心忘记浇水,怎么补救……大家深入思考、讨论,终于想出了办法。一是搬来一口水缸,放进菜园里。只要有时间,幼儿就向缸里添加水。二是避开中午时间浇水。三是制作菜园浇水提示卡。

不过,问题又来了。怎么运水呢?幼儿从活动室里纷纷找来了工具:有放笔的小水桶,有“娃娃家”的盆、碗、杯子,有空的瓶子、易拉罐等,能用来盛水的器皿都找来了。最后,东东和成成没有找到盛水的器皿。教师问道:“幼儿们,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运水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在一筹莫展时,机灵的东东到资源区拿来一块很大的海绵。大家提出疑问:“海绵怎么运水呀?你应该去找杯子呀!”教师听到幼儿的疑惑后说:“我们来看看东东拿来的海绵,究竟能不能运水?”大家跟随东东来到水龙头边,只见东东拿着海绵在水龙头下吸了吸,海绵“喝”了一肚子水。

随后,东东两手捧着海绵块,快速地跑到水缸边,将海绵里的水挤进了缸里。这时,大家都拍手欢呼起来。可见,幼儿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运水工具,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猜你喜欢

东东玩法陀螺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零跑的新玩法
我最喜欢的陀螺
创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