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训练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研究

2023-04-05潘雪梅郭全林余松林

科学咨询 2023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政

潘雪梅,郭全林,余松林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23)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其对教育目标的定位应该是——面向行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综合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目标成败的关键,而工程训练课程因其独特的实践育人功能,承担起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重任。工程训练从表面上看是实践课程,实际上,它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工程训练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更加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现场的耳濡目染,学生更容易在团结协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社会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等多方面获得迅速的提高[1]。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教育理论方面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是“教育是一种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手段”“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著名论断都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等育人理念已经被人们提及。习近平总书记也鼓励青年学生们“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对大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2]。

一、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引领度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教师要积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著作作为案头必备书,时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和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应运于教学中,鼓励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3]。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能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思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工程训练中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思政内容的选用及切入点的选择都是需要仔细揣摩和认真研究的。工程训练中的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在工程训练课程中的延伸,而是在工程训练的专业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中。工程训练中的课程思政能使工程实践的教学教师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协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思政融入,优化课程大纲

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学校对《工程训练》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大纲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工程伦理教育。学校要将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以及使命担当等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大纲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程实践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工程伦理教育

工科是非常严格的精准学科,其中的工程伦理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考虑了工程目标以及可能带来的多元化影响后所做出的综合选择。现代工程活动的社会性和环境性要求越来越高,大量事实证明:工程建设中除了工程本身之外,工程师应该关注到的问题会涉及人文、生态、道德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这一切都对当代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工程师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首先要从工程伦理出发,合理地解决各种问题。

在工程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工程伦理,使学生正确理解不同时期工程伦理的不同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葆伟在《工程活动的伦理责任》一文中写道:自觉地担负起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福利的责任是工程伦理学的第一主题。工程活动的伦理责任是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而出现的。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大和高速度发展以及后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工程师们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这是工程教学中需要责任伦理的根本原因。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能使大学生在成为工程师的道路上准确把握职业诚信。因此,在工程训练教学大纲中增加工程伦理教学内容既是客观需要,也是对大学生主观意愿的体现。

(二)大国工匠精神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制造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得不承认,中国要想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尚且任重而道远。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是工程师的奋斗目标。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的完美结合。

工程训练教学要融入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以数控加工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先进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从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到产品质量的把控都要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学生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教育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找到切入点。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安全感的国家”。有国才有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高度自觉性和服从性已足以令世人震撼,这种高度自觉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五千年来能够屹立于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在防疫工作上取得的成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定位。将关于家国情怀的内容引入教学中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

(四)创新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是重应用。实践出真知,工程训练已经将创新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工程训练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要求课程单元体现创新教育成果,通过教学成果的量化体现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改革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工程训练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注重示范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通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上线下的学习时间,将融合式教学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教学方案

以数控车训练为例,数控车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了阶梯式教学方案。一体化教学、基础训练、实景生产三个教学层次构成了阶梯式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

在一体化教学阶段,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线上线下自学、小组讨论、总结讲评等学习形式,掌握正确制定工艺、正确编程、正确操作机床的方法。教师要在一体化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工程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基础训练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熟练操作机床、按工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工艺性零部件。教师要在基础训练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景生产阶段要求学生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优化工艺、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实景生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为目标。

(二)教学策略

工程训练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将一个中心、三个内容、五步教学的思想应用于每一个教学单元。一个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围绕学生主体的需求来安排;三个内容是针对每个加工任务进行知识要点解析、制定工艺、加工实操;五步教学是指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评价反馈以及拓展练习。

(三)教学实施

工程训练教学在教学中采用了融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线上+线下。

在线上教学中,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学习路径,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理论学习。线下教学要应用翻转课堂,选用合适的项目作为载体。老师要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在课后给出下一次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训练课题提出引导性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再给予一定的反馈,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形成总结性的实施方案并应用到实践中,用实践成果检验过程。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创意分享出来讨论,然后再进行组间交流,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定最佳的工作方案,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在实践环节,学生要独立操控机器完成产品的整个工艺流程,最终得到合格的零部件。

在工程训练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起到导向性作用,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等思政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四)教学管理

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环境易于在教学中实现现代企业的管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6S管理理念来对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环境进行管理,要求学生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标准来整理教学环境。6S管理理念的实施能使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这也是工程训练的课程思政教学对劳动意识、安全意识的一个贯彻落实。

以数控车训练为例,数控车训练现已完成了两个学期的阶梯式三步教学,成功地将工程训练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产教结合试点工作开展了起来。学生能通过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来,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教学成果汇报会上,学生代表都会踊跃发言,这充分体现了工程训练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建设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在修订后,现在使用的教材缺乏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青年教师在备课中也缺少具有指导意义的教材。为满足工程训练对课程思政的要求,笔者建议学校将《工程训练》教材的编写工作纳入课程思政建设中。在教材编写初期,编写人员要在工程训练各模块中建立思政元素库,将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等内容融入工程训练的教学中。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的实施能使教师在政治思想站位、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学生参与工程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劳动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肩负起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培养出既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精深的技术技能、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具备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当代合格大学生,使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