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
2023-04-05孙晓冯欣
孙晓,冯欣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西安 710018)
随着国际环境的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速度在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在高速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多元教育交流在各个领域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走向一流的必然趋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是高校的教育目标。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国家层面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因此,如何将思政教育与高校出国境交流人员管理相融合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思政教育与出国境交流人员管理融合的现状分析
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留学生生源输出国,各高校多元类型的交流生数量逐年递增[2]。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动各高校的长远发展。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其合作项目类别包括校际联合培养、公费学期交流、假期修读学分、国境外实践等,学历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出国境项目生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思政教育在项目生选拔环节进行融合的意识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开展多元类型、多元层次、多元模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出国境人员大多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多元形式的交流。他们希望通过感受不同地域的学习和生活、参与不同高校的课程和管理、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氛围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项目生选拔环节由学生自主申报填写个人信息,提交成绩单和英语水平证书,在线完成网上申请。在学生完成线上申请后,学院国际项目办和学生所在系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主要内容为外语口语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但在面试中,他们无法对选拔者的思想政治情况、出国境申请的动机、心理健康状况、政治素养等进行充分了解,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出国境人员选拔环节的意识比较薄弱。
(二)思政教育与项目生行前教育的结合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逐步加快了国际合作的步伐,尤其重视出国境交流人员在行前教育方面的思政融合教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出国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出国境人员在外的合法权益,高校要根据“关于各高校做好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的精神[3],依规做好公派留学人员、校内自费留学人员的留学政策、手续流程、爱国主义教育等行前教育培训工作。在开展行前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要对每个出国境交流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国情教育、针对不同国家的安全意识教育、当地法律教育、跨文化适应教育、出国境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行前教育过程的形式比较单一。
(三)思政教育贯穿项目生出国境交流过程的途径单一
多样化的教育国际化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高校国际合作的路。从数量上来看,高校出国境交流人员还是以一周国际学术会议、一个月暑期国际夏令营、一学期修读课程等短期交流为主,以两三年中外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硕博深造等长期学习为辅。项目生在出国境学习后,其生活地域发生了变化,服务和管理项目生的主体也由国内母体高校转变为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学生只能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与母体高校进行简单的思想汇报,沟通的形式比较单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校要通过远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效的互动学习机制,严格考察学习效果,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出国境人员赴外交流的全过程,做到多途径融合。
(四)思政教育与项目生归国再教育的持续度不够
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不仅要确保培养质量,还要保证人才在人文素养、高尚价值观以及使命感方面的培养效果。高校出国境交流人员回国后,学校主要开展课程学分转换、撰写交流心得、举办经验分享会等常规工作,对交流人员的政治信仰、心理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后续思想情况的重视不够。高校在与出国境人员的长效沟通工作、持续思想教育工作、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归国再教育进程等方面的引导不够,导致出国境人员的“反哺”行动、校友合作不够深入,持续度不够。
二、思政教育与出国境交流人员管理融合的对策分析
(一)针对出国境交流人员的素质差异,落实阶段性思政教育任务
高校要想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就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思政目标。根据教育部对出国境交流人员相关数据的统计可知,各高校的出国境交流呈现出形式多元化、学历层次多样化、个体素质差异化等特点[4]。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例,该校的出国境交流人员包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来自工科、人文、商科、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每名师生在专业背景、学习经历、年龄阶层、外语能力、知识积累、综合素质、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因此,高校要针对不同的类别和背景、不同的项目和要求,落实阶段性思政教育任务,要在每个项目以及人员的选拔、出行、交流、返校等各个阶段融合思政教育。
(二)针对不同的出国境交流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重视程度不同的思政教育
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对出国境交流人员家国情怀的培养,引导出国境交流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实际要求出发,坚定出国境交流人员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信仰。学校要通过有目标的引导,潜移默化地让出国境交流人员在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中进行不同类型的思政教育活动。部分出国境交流人员可以选择校内官方合作平台和国家留学基金平台等渠道赴外学习。每名师生参加项目的需求和动机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有的是希望提高自身或团队的国际科研合作能力;有的是希望短时间内能提升外语水平;还有的是希望并测试自己的多元文化适应能力。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短期交流项目旨在增加学生在未来学历深造或就业道路上的实力砝码,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长期交流项目旨在成为学生世界名校教育的黄金跳板。因此,高校要在不同阶段对出国境人员或交流项目开展不同的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
(三)针对不同的出国境交流人员的管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思政教学措施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是多样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学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所推动的成果,而是个人、高校、地区、国家和世界的共同作用来推进的。一方面,出国境交流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出国境交流也使学生的国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为例,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每年有近百名师生参加2+2双学士、3+1本硕双学位、一学期、寒暑期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每个项目的周期、地域、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在短期项目上,高校一定要做好出国境交流人员的选拔和行前教育工作,与系级联动,落实思政教育的政审考察环节。在长期项目上,高校一定要做好出国境交流人员归国教育的思政教育工作,建立长期校友合作机制,促进“反哺”母校行动。
三、思政教育与出国境交流人员管理融合的路径探究
出国境交流不仅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更是多元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如何将国家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校国际合作项目管理是教育国际化探索的关键所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每年有十几万学生出国留学,他们不仅肩负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推动着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而且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5]。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每年参加校内长短期交流的师生人数有近百人。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出国(境)项目生管理,细化到项目生选拔、项目生行前教育、项目生出国境交流过程管理、项目生归国再教育等全员全过程育人活动中,学校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思政教育要与项目生选拔紧密结合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高校要在选拔环节对出国境学生加强思政教育。一方面,高校要明确要求参与对象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并且高校要将思想品德情况作为资格审查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面试筛选环节,辅导员要联系院系来共同了解学生出国境交流的动机,考查学生能否对多元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是否能够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是否具有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是否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二)思政教育要与项目生行前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德育基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综合教育体系的有效切入点[6]。出国境项目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在行前教育环节格外重要。这就要求在行前教育培训中,高校不仅要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伦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人文情怀等德育元素有机融合,将德育元素植入到学生行前座谈、安全须知、协议签订等一系列流程环节中,而且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与生活中贯穿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人格教育,形成大思政,将体验感悟内化为思政教育,让交流学生真正做到以学报国。
(三)将思政教育思想与项目生出国境交流过程管理贯穿始终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育人模式的开展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巧。高校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7]。学校要加强对出国境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关注。在出国境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始终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通过思想政治育人网络社交平台解决交流生在思想管理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差异等难题。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家校联动互通反馈机制了解交流生最新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从而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求学过程中,也能将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引领与爱国行为相统一,自觉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
(四)思政教育与项目生归国再教育的方向要统一
出国境交流人员的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各高校从顶层加强设计、进行规划,以点带面逐步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基点的国际化,必须贯穿出国境交流的始终。出国境交流人员学成归国的人数迅猛增长,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引领工作不仅要坚定出国境交流人员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要进一步了解他们出国前后能力倾向、职业倾向等心理特征的变化,打造高校与社会各界联动的“大系统”成长平台,使出国境交流人员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四、展望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高校推进思政建设必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出国境交流人员交流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