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其教育引导
2023-04-05郑思源汪文琪
郑思源,汪文琪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 432000)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校园出现了“宗教热”,高校的宗教渗透问题已经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境外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场所。深刻认识做好高校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升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的重要性
高校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既能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世界观,又能引导他们深刻理解党的宗教工作,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还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领大学生走出宗教的桎梏,使大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学素养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理想信念教育能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科学信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宗教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青年学生在接触宗教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如“神是否真实存在”“宗教的起源及作用”等,大学生的这些困惑都属于宗教的基本问题。如果高校无法及时解答大学生的困惑,将严重阻碍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恰好回答了与宗教相关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阐述了“宗教”这一概念,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1],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2]。高校正确的宗教观教育既能使大学生认清宗教的本质,即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工具,是一种唯心主义有神论世界观,又可以让大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会理性看待宗教现象,从而主动选择科学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捍卫者和实践者。
(二)培养爱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
进入社会转型期后,我国的宗教问题不断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少数宗教激进分子和境外敌对势力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目标进行宗教渗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冲击和威胁。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系统阐释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加强宗教舆论引领,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宗教政策的认同感,还能引导大学生理性应对宗教问题,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进而抵御宗教渗透和极端思想。此外,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大学生领悟爱国情怀的强大精神力量,进而使大学生主动纠正其模糊的、非理性的宗教观,自发地与不利于民族团结、损害国家利益的宗教极端势力作斗争。
(三)构建精神家园,促进全面发展
在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大学生难免会感到迷茫,迫切渴望得到精神层面的指引。这时,部分大学生便会寻求宗教的庇佑,大学生会将对未知的渴望和现实的再造寄托于宗教所打造的虚幻家园之中。宗教道德在规范信徒的道德行为方面的确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如有的宗教遵从“乐于助人”“断恶修善”等行事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部分对不道德现象存在不满的大学生也会认为宗教有“劝善戒恶”的功能,这显然是对宗教的片面理解,只看到宗教的正面作用,却忽略了宗教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宗教信徒对宗教道德的遵守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来自对其信仰之神的敬畏,抑或是对惩罚的恐惧,这具有明显的他律性,与道德的自律性特征相悖;另一方面,宗教信徒的善行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其最终目的是“赎罪”、获得永生,或来生能够收获福报,本质上仍是一种功利主义,与道德应该源于人的本心相违背。由此可见,宗教的道德功能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本质区别。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剖析宗教的社会功能,既要肯定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又要剖析宗教的消极影响,纠正大学生对宗教的片面认识。
二、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路径探析
(一)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般的宗教知识,而是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教育等内容,引导大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宗教信仰,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自觉抵御、防范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
首先,高校要发挥好思政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传统思政课堂通常以讲解四门公共课为主,鲜少涉及宗教内容的讲解,即使有关于宗教的知识,也局限于批判性质,如“宗教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奴役”“宗教对人的精神麻醉”。传统的思政课堂较少涉及宗教的文化内容和行为规范,甚至也很少讲解我国的宗教方针和法律法规。这不仅无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出于好奇而主动接触宗教信息。因此,高校可以尝试增加宗教相关内容的教学,并依托课程自身的内容和特色,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科学无神论等内容融入思政课堂中,破除宗教的神秘感。如,教师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指出宗教神学的唯心主义本质,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宗教及宗教问题;教师可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及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教师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针对我国的宗教国情教育,使学生厘清建国后宗教界的革新历程,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到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给学生讲解与宗教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3]。此外,高校还可以创设接触宗教的专门渠道,即开设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和主题讲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思政课目前存在偏重理论灌输、缺乏实践教学、考试时照本宣科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思政课应当注重实际教学,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宗教文化知识竞赛”“宗教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还要定期开展“党员、团员不得信教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在思政课堂和实践活动的双向驱动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最后,高校要加强师资培养,建设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入理解、对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和相关文件的解读、对高校宗教观教育内容的把控、对信教和非信教大学生的正确引导,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可将思政理论课教师和统战工作干部当作党的宗教理论授课教师来培养和管理。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集体备课、试讲等活动来提升高校宗教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也应参与到宗教的学习培训中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教育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防范宗教渗透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也是所有高校教师共同的职责。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大学生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面临着工作、学业、情绪、情感等各种压力。大学生内心的孤独感迫使他们向集体寻求认同和情感归宿,而宗教团体内“兄弟姐妹”式的情感联络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宗教团体能缓解大学生的压力,使大学生获得群体归属感。宗教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高校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主体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因压力得不到排解而转向宗教寻求安慰和寄托。
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以便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高校还应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教师、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经常同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并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此外,高校里还有信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高校可以通过适当照顾其饮食、生活习惯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如:在食堂开设少数民族特色窗口、在校园内普及少数民族民俗知识、尊重信教学生的信仰、引导信教和非信教大学生正确看待宗教信仰,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还能使信教学生积极地融入校园中。
其次,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常不会选择向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第一个原因是外界长期对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大学生担心因接触心理咨询而被打上“有心理疾病”的标签;第二个原因是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还没有在学生中建立起高度信任。因此,高校要对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引起重视。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打破大众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为心理咨询机构“正名”,降低心理求助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污名感”,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等正规途径及时排解压力,减少向宗教寻求慰藉的次数。
最后,高校要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学校应积极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或提供录播、网课等途径供学生自行学习补课;高校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开办主场招聘会、线上招聘会等活动,以此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高校要利用国家专项资助、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等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简而言之,高校要在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强化其对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认同,弱化宗教的影响。
(三)建立高校宗教工作管理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必须直面宗教信仰问题,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除了依靠思想教育外,还要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校宗教工作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高校宗教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高校党委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高校要培养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宗教工作情况的领导干部,建立统战、教工、教务、学工、宣传等部门及各基层党组织的联动机制。高校要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符合本校实际的统战工作及宗教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同时,全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应统一参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知识培训,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宗教工作队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宗教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其次,高校要掌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情况,要加强对校园宗教活动的管控。在生活中,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信教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备案,有针对性地对信教大学生进行日常辅导和谈心谈话。辅导员要定期给相关部门上报信教学生的情况,使各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信教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外籍师生虽然数量不多,但同样也应该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外籍师生可能会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行为等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普通大学生,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负能量”。因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校内活动,学生在开展集体活动之前必须准备策划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活动。高校要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进入校园内,杜绝利用校内进行宗教渗透的可能。
最后,高校要加强网络监管,抢占信仰教育新阵地。网络平台已逐渐成为外部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的主渠道。高校相关部门要实时监控网络舆情,积极引导宗教网络舆论,及时化解网络恶性宗教事件,防范宗教对高校进行网络渗透。同时,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使各主流媒体平台及校内网站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的新型平台和坚实阵地,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