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德语教材的文化导入问题探究
——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

2023-04-05陆佳媛

科学咨询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语跨文化教材

陆佳媛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一直占据着中心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教学的侧重点也在不断进行调整。进入21世纪,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人们看似已经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并肩而行,然而摩擦却并未消失,甚至常常出现剑拔弩张的情况。事实上,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正逐渐代替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其代表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早已尖锐地指出:文化的群体正在取代冷战的阵营,不同文明之间的地震带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中的主线[1]。因此,在21世纪,外语教学逐渐将侧重点转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纵使人们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文化,但要准确定义“文化”二字却并非易事。尽管如此,几十年来不乏专家学者试图厘清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1952 年,美国人类学家阿弗烈·克鲁伯(Alfred Louis Kroeber)和克莱德·克鲁克霍恩(Clyde Kluckhohn)携手出版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述评》,他们共从七个方面列出了164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在书中指出:大量学习和传播的运动反应、习惯、技术、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它们诱发的行为——构成了文化[2]。克鲁克霍恩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衍生出来的或明确或隐晦的生活设计系统,它往往由一个群体的所有或特定成员共享[2]。总而言之,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各国交流不断加深、联系不断加强的21世纪,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或相互划界可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由此可见,了解本土与他者文化既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存在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在一定的文化关系中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个部分。既然本文涉及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问题,那么首先要弄清这里的“文化”二字应如何定义。一般而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主要是指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在国内基础德语教学领域,早在1987年,教师朱路得便指出:语言交际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对多学语言国家的历史、社会现状、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没有足够的知识,是不能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的[3]。

由于德语是小语种,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有关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与德语相比,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又是另一番景象,专家学者们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有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学术论文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普遍认为:学生通过了解中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差异,有助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此外,文化教学可将重点放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核心价值、交际方式等方面,文化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注意循序渐进。文化教学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知识文化教学为辅,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为主,亦熟悉中国文化,并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4]。不论是英语国家还是德语国家,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这些文化都属于有别于自身的“他者文化”,因此,已有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在此同样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基础德语课堂中或许可以遵循大致相同的思路,即文化教学需与德语语言教学相结合,内容上需相适应;基础教学阶段应以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导入为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应忽视本国文化内容的导入,应提高跨文化意识,重视对比学习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起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基础德语的教材层面进行恰到好处的文化导入将在下文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现有教材的文化处理方式

基础阶段的德语教材以传授基本的德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这一点几乎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当前各个阶段的德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侧重点,突出了“熟悉德语国家国情,了解中国与德语国家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5]的重要地位。2004年至2009年,外语教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大学德语》(Studienweg Deutsch)可谓应运而生。《当代大学德语》是在原《德语教程》(Grundstudium Deutsch)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它包含一至四册学生用书(Kursbuch)、配套的练习手册(Arbeitsbuch)、听说训练(Hören und Sprechen)等。自《当代大学德语》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它已成为当前本科阶段德语专业学生使用最为广泛的一套教材,可以说,《当代大学德语》教材是大学德语学习的不二选择。正是因为《当代大学德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其为对象的研究呈现增长的趋势。《当代大学德语》教材使用至今已有十余年,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材中已经出现了诸多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地方,例如第一册书中出现的单词“磁带”(Kassette)以及书中听磁带学习德语的行为对于2000以后出生的学生而言,几乎不再具有代入感。因此,近年来,针对教材改革的呼声可谓此起彼伏。

在一篇关于“《当代大学德语》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的论文中,作者围绕该套教材的内容设置、师生满意度等方面展开的研究为教材的更新与改良指出了一条可行之道。该问卷调查涉及1 378份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大一、大二学生和64份来自基础德语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有效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参考价值。调查一方面肯定了该套教材在德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方面系统、合理的编排,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该套教材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根据调查结果,排在“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补充的内容”首位的均是“德语国家国情文化知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亦为“文化背景介绍”,明显高于其他选项[6]。由此可以推断:《当代大学德语》教材在基础德语阶段提供的文化导入还不够充分,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且与时俱进地拓展、丰富文化知识的介绍途径已是势在必行。当然,在这之前系统地梳理该教材现有的文化导入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对症下药”。

《当代大学德语》在内容布局上具有一致性:每五个单元构成一个整体,前四个单元以传授新知识为主,第五个单元作为巩固单元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每一个单元又由四个固定部分构成,即引入(Motive)、课文(Texte)、词汇(Wörter/Redemittel)和语法(Grammatik)。一般而言,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主要在引入部分与课文中有所体现。在第一册书中,文化主题基本围绕衣、食、住、行展开,例如,第五单元的引入部分配有德国超市、商店、跳蚤市场的照片,课文涉及中德两国的购物场景;第六单元谈及德国人的饮食习惯、餐厅点菜、付小费等。在第二册书中,文化导入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为主,例如,第四单元介绍了在德国看病的流程;第八单元在课文中触及德国家庭的形态问题,包括未婚同居、单亲家庭、丁克族等;第十一单元介绍了德国的礼节。在第三册书中,除了进一步展开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相关的文化导入外,还逐渐向文学方面拓展,例如第四单元、第九单元分别选取了《格林童话》(Grimms Märchen)中《幸运儿汉斯》(Hans im Glück)和《小红帽》(Rotkäppchen)两个童话故事,第八单元选择了鲁迅的德译版《立论》(Über das Äußern einer Meinung)。与前三册书相比,第四册书中的文化导入比重显著增加,文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童话故事,而是选择了一些知名作家的散文、戏剧、诗歌作品,例如第三单元选取了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的代表作《物理学家》(Die Physiker)中的片段,此外,文化导入进一步延伸至艺术、历史、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维度。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德语》教材文化内容的设计与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原则,覆盖面甚广。每一个单元的引入部分均配上了与主题相关的图画和照片,在视觉上能够直观地为学生打开进入新单元的大门。《当代大学德语》的课文部分则是通过语言内容传递具体的文化信息。然而,文化导入的编排也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照片、课文内容放到今天来看已经略显陈旧。例如,在第四册书中,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简单地描述了中德两国的经济状况,但文章时间尚停留在十多年前,其内容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第二,缺乏中德文化对比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有所欠缺,文化对比意识较弱。例如,在第一册书的第十一单元介绍了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圣诞节的传说以及德国家庭如何准备、庆祝圣诞节的场景,然而整个单元并未对中国的“春节”(Frühlingsfest)进行等量的介绍,虽然在课文后方设置了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有何异同,但课后题目一来容易被学生忽视,二来大一上半学期的学生因词汇量有限,很难将已有的中文知识转化为德语表达;第三,文化导入略显松散、零碎,系统性有所欠缺。例如,有关德国、瑞士、奥地利的国情介绍放在了第四册书中,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初期就缺乏对其他德语国家的认识,之后更是习惯性地认为德语作家都来自德国。因此,这类有关国情的基本内容放到前两册中介绍似乎更合适,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一开始便构建起正确的国情知识体系,后期就不容易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

三、教材文化导入的改进空间

首先,丰富语言文化素材,形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氛围。现有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不算十分丰富,尤其是第一、二册书引入部分的图片多有重复且不够契合主题。虽然这一点在三、四册书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开头两册书是学生学习德语时最先接触到的专业素材,在文化导入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材尤其需要注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需求。鉴于大一学生的德语能力有限,教材编写人员可以考虑在每一单元的结尾部分添加“德语文化点滴”的中文版块,这在学生学习初期理解与接受他者文化必定有所帮助。此外,除了图片以外,视频资料也可以作为教材的配套部分投入使用,视频的播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异国的文化,并且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语言运用的情境。不仅如此,学生甚至可以依托日新月异的科技在课堂上直接与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德语区进行访学的老师进行实时互动,深入地感受德语人文风景。

其次,重视中德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培养此“跨”(inter-)文化而非彼“跨”(trans-)文化的能力。尽管在中文里,“inter-”和“trans-”都被翻译为“跨”,但两者却有着微妙的差别。有学者认为,“transkulturell”强调的是从一方到另一方、单向的“跨文化”,而“interkulturell”则是强调双向流动、交融汇合的“跨文化”,“transkulturell”能够创造“和而不同”的“第三空间”——一个让不同的文化能够自由、平等地交流的地方,这在当今社会无疑是弥足珍贵的,也因而是在外语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当代大学德语》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大多是中国人用德语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或者德国人介绍德国的风俗习惯,但关于中国人眼中的德国或是德国人眼中的中国的介绍却不多,因此,“跨文化”的视野需要进一步扩大,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需要加强。

最后,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进行系统性的文化导入。如上文所提,在学习初期,第一册书中可以添加中文版块介绍德语国家的基本国情、风俗习惯,以帮助学生尽快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随后再逐渐过渡到用德语介绍相关的文化内容,选取的文章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考虑到在第四学期,学生会因需要准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而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语言强化训练上,常常忽视了这册书中丰富、全面的文化导入,教材或许可以将书中涉及的部分文化内容转移、穿插至第二册、第三册书中,以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由点及面地了解德语文化。

当然,无论教材的编排如何,教师都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去思考、了解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锐度,了解并总结他们容易犯的文化错误,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他们能通过外语学习切实地获得“跨文化”的思维与能力。

猜你喜欢

德语跨文化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