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相信”的力量

2023-04-05孙建锋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神树校名榆树

□孙建锋

在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的路线上,有一棵树,一棵有着300 多年树龄、被称为“神树”的榆树。早几年,这棵树周围是有栅栏的。今年,我再路经此地时,发现栅栏不见了。为什么呢?导游解释道,最初做栅栏是出于对这棵榆树的保护,想构建一个小的环境,使其免受风力或人为的破坏。但几年下来,大家发现栅栏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风碰到栅栏后,一部分会向下走,一部分会向上走。向下走的风把下面的沙子不停地掏出来,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坑,这样榆树的很多侧根就会暴露在外,被风抬起来。这种人为改变榆树原本生存环境的善意之举,反而对榆树的生长弊大于利。所以,最终拆除了栅栏,还树以真实的自然环境。相信这棵在沙漠中生长了300 多年的“神树”自身的智慧和生命力,远胜于我们人类有限的经验和知识。果然,拔掉栅栏,让榆树自由生长,它不负所望,生机勃勃,在茫茫沙漠中绿成一道自然而又美丽的独特风景。

大自然是最好的学校,榆树是最好的老师,“拔掉栅栏,自由生长”是最好的教材,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启迪。

可以拔掉“死记硬背”的栅栏。在一节《静夜思》的公开课上,借班上课的教师迟迟不提背诵的事情。习惯背诵的学生因为失去“表现”的机会急问教师:“为什么不让我们背诵?”“我相信你们能背”,教师向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我更相信你们能提问!”“老师,老师,李白为什么要举头望明月?”“大家想一想!”教师鼓励学生。“目光相遇!”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李白不是说了吗?‘低头思故乡。’他早已和家人有了约定,相互思念的时候,就举头望望明月,让他们的目光于月光中相遇!”显然,一旦拔掉了“死记硬背”的栅栏,学生便开始自由地追问与浪漫地想象。

可以拔掉“名人题字”的栅栏。这是一所新造的学校。校长没有把题写校名的机会留给名人,而是专门留给了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校长还采纳了校长信箱里学生留下的意见——让儿童书法充满校园,在学校大门一侧安装了一个玻璃橱窗,每天都有一幅学生写的有关校名的书法作品在那里展出。一花引来百花开。两年后,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面玻璃墙,用来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后来,书法成为学校的特色。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拔掉“名人题字”的栅栏,让学生自由题写校名,每一个字都带有学生的感情温度,每一笔都让当下得到永恒的凝结。学生书写的过程,是自由、自在、自然、自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可复制的行为艺术。

拔掉栅栏,自由生长,源于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因为学生做得好,我们才去接纳他、信任他,而是由于我们的接纳和信任,学生才会做得好。对一个学生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确信自己随时能被教师或者父母的爱加持;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相信“相信”的力量可以让学生和自己自由奔放、健康茁壮地成长。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一个人的自信和生命力,一定都来自“我行”“我能”,而不是“我不行”“我不能”。

猜你喜欢

神树校名榆树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老榆树下的等待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神树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
神树
寨神树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