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观照下的习作教学
——以综合性学习板块“奋斗的历程”中的习作任务为例

2023-04-05杨中原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心愿习作教材

□杨中原

自2022 年起,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在第四单元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板块“奋斗的历程”,而原先单设的单元习作《心愿》成为其中的一项任务“写一写自己的心愿”。研读这一单元,并回望小学六年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这一改变既提示了本单元习作教学方向的变化,也指引了本单元习作教学的新路径。

一、把握习作任务定位

为什么要把习作《心愿》放在综合性学习板块“奋斗的历程”中?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一改动与革命传统、时代背景、育人要求、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密切相关。

(一)体现赓续好传统的要求——心愿是要文化观照的

此次综合性学习明确指出,要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先有继承,而后才有创造。学生需要从光荣传统中了解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了解革命岁月,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获得奋斗的勇气与力量。立足这样的背景与基础,学生的志向才有可能变得远大。所以,教材在提出这一任务的前后安排了有关革命先驱、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诸多材料,力图用革命文化观照学生思想的成长,催生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从教学实践案例来看,教师面对以往单列的习作,比较忽视红色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安排足够的红色文化素材,二是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意识。而现在的教材更注重凸显真实的红色历史,不仅将小说《金色的鱼钩》替换为英雄董存瑞的战斗故事,还链接了大量真人真事。一旦习作任务融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学习中,前期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就十分明显。

(二)体现奋进新时代的要求——心愿是要践行奋斗的

心愿可以很美好,但是如果没有与“奋斗”紧密联系,那它就只是空想而已。本次综合性学习标题鲜明,“奋斗”二字更是醒目,它意味着习作的主旨要指向奋斗。大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奋斗,小到个人心愿的实现依然要奋斗。此次综合性学习任务之二“制作小诗集”还特别提到了搜集“讴歌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诗词”。这就说明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要奋斗,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揣摩编者意图,了解“每一个人的心愿要与奋斗为伍,与努力相随”,如此关于心愿的写作才更有意义。

(三)体现培养担当者的需要——心愿是要指向责任的

国家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文明社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建设。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民共同的心愿。因此,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有一定阅历、有一定思想的高年级学生,习作教学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强大、更优秀,如何让生活更和谐、更幸福,逐渐扛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体现表达新见地的要求——心愿是要诉诸表达的

回看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安排了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至高年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增强,更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以及为实现共同愿景而进行的群体奋斗、个人奋斗有了集中、充分、深入的了解。高年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表达能力明显提升。每一个人不仅关注自己,还关注家庭,更关注社会,心中有了表达对人、事、物看法的欲望,有了表达真善美的冲动。因此,回顾个人心愿、想法的幼芽,然后作进一步梳理、拓展、深化,进而有见地、充分地表达出来,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显得尤为必要。

二、梳理习作教学路径

在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定位后,革命文化观照下的习作教学该如何实施?

(一)系统认知红色根脉,由“微心愿”导向“大志向”

综观统编教材,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占有一定比例,是进行红色教育的好材料。但是,因为教材主要根据语文能力训练体系进行编排,而革命文化教育序列并不鲜明,未按时间线索或人物线索来排列阅读篇目,所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的认知是零散的。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梳理,再次阅读,系统认识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大格局、大担当有深刻了解。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六年级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探讨红色故事中革命领袖、英雄集体、先进模范的行为背后的思想源泉,由浅入深地追问并让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要想心愿的芽苞发育、生长,继而变成宏大的志向,不仅需要有革命文化的丰富土壤,还需要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在自主梳理、系统阅读、价值追问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如此,学生才能培养得根正苗红,心愿的实现动机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

(二)用心遴选“我的心愿”,由“微心愿”导向“大担当”

在“写一写自己的心愿”板块中,编者特意编排了一张思维导图。由图可知,所提愿望既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家庭角度出发,还可以从社会角度出发。进一步细读思维导图,还可看到,关于个人和家庭的例子各举了两个,而关于社会的例子却举了三个。这显然是为了引导六年级学生在关注社会生活、建设美好社会上多作思考。事实上,相关话题在学生的习作起步阶段就已经写入教材了。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习作表达,都指向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随着阅历的增长,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建设社会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加之本单元中阅读、综合实践施加的广泛影响,学生关注社会的视野一定会扩大。

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找寻社会的美好,评议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延续,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为一个人的心愿”“为一群人的心愿”和“为最广大人民的心愿”上作出价值判断,思考怎样的心愿更美好,怎样的心愿更难能可贵。在这一点上,从以往的习作教学实践案例来看,鲜有这样有侧重的指导。当然,个人角度、家庭角度的心愿依然是可以写的,但是要引领学生将习作价值由“小”变“大”。如“我的心愿是当老师”,学生可在习作中反映出对教师这个职业比较成熟的认识,以及自己为之努力的表现。又如“我的心愿是旅行”,关注旅行的意义,关注旅游胜地的自然人文,关注努力呈现自然美、人文美的人们,这些都是让习作价值变大的写作角度。再如“让亲人的病快好起来”“让父母不那么辛苦”,对于这些关于家庭的美好心愿,可以引导学生侧重表现自己内心的细腻、成熟,愿意把家庭责任扛在肩膀上。如果能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类似“学习了这一本领,我可以在人前炫耀”“当了医生,工资待遇很高”这样的内容就不会出现在习作中了。

(三)积极实现“真”的心愿,由“思想者”导向“行动者”

从本单元提供的阅读材料来看,所出现的人物都是真实的,都是理想、信念的践行者。从思维导图中列举的素材来看,所提的心愿也都涉及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且经过努力,这些心愿是有可能实现的。这就告诉学生,确定心愿时最好务实,而不要指向虚幻,使其只能在想象中实现。这是其一。

其二是要思考为了实现心愿所作出的行动。愿望的实现,肯定会经历奋斗的过程。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愿望不一定留有深刻的印象。若诉诸笔端,文章也不会有起伏。所以,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展示成熟的思考或提出有用的建议,使读者感受到自身的执着、真诚、坚定,充盈正能量。这样写愿望,就有可能像本单元的阅读材料那样感人与美好,产生同化读者的效应。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奋斗者的大义凛然、英雄壮举、乐观精神、坚定信念,从而将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恰当选择表达章法,由“新内容”匹配“新形式”

此番写作,是对学生六年来习得的表达方式的一次综合检验。学生尽可以选择适合的章法,如采用组块式,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愿望,也可以拾级而上,逐层展示心愿的内涵,情感真挚充沛。学生也尽可以选择适合的文体。本单元体裁多样,回忆录、演讲稿、诗歌等都可供其选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予以关注。但是,要明确的是内容决定形式,对于怎样的内容匹配怎样的形式,教师需要给予指导。如,想劝父亲不要在家抽烟,适合用书信;又如,由父亲抽烟这件事拓展到希望更多的人不要抽烟,则适合用倡议书的表达形式。根据单元教学的综合影响,学生在本次习作中会更多地从社会角度出发进行习作,采用书信、倡议书等实用文体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内心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还有这样的情况,由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还安排了收集、制作小诗集的任务,学生习作时会对诗歌这一体裁感兴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同一内容,提供诗歌和其他体裁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思考怎样将写作内容转化成诗歌。这样的教学也是颇能满足学生兴趣的。

三、确定习作评价策略

革命文化观照下的习作教学如何评价?研读教材要求,可以思考此次习作评价的维度,如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选择的表达方式是否合适、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等,当然还可以有新的评价方法。

(一)运用量规导向全过程

美国著名课程改革专家罗伯特·马扎诺指出,量规旨在创设一个连续体,来说明特定主题内容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和技能状况。基于此,可以设置习作量规助推学生习作材料的准备、习作的练习与习作成果的评估。具体而言,可以从心愿价值指数、心愿感人指数、心愿行动指数、心愿表达指数等方面设置量表,学生依规经历材料准备、自主习作、自主评价、合作评价、自主修正的全过程。

(二)运用表现性评价物化成果

组织红色阅读分享会时,可以设置“光荣传统墙”。在习作任务完成后,可设置“美好未来”心愿树。每个人在爱心纸笺上写下最强烈的、最想实现的心愿,感受心愿的美好与珍贵。教师可加强“墙”与“树”的呼应,强化心愿的赓续性、一贯性。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分门别类地处理,如根据体裁分,学生自主拟制同类体裁的评价标准,推出优秀作文。之后推荐朗读、讲述、演讲,开展“最佳心愿”评比活动。

相信细观教材之变化,准确把握编者之意图,进而变革习作之教学,新路便能显见!

猜你喜欢

心愿习作教材
心愿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们的心愿
2017年的心愿清单
心愿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