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安全的防控问题
2023-04-05张依琳
张依琳
(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 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校园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和接触更加紧密,使得校园安全防控压力日益突出。在校园安全防控方面,由于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自我防控意识较弱、社会经验不足,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侵害。青少年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因此解决好校园安全防控问题,不仅事关每一个家庭,而且与国家及全社会密切相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校园安全相关问题概述
(一)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安全包含的范畴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当前中小学校园频发的安全事件和各类隐患归纳为挤压事故、体育活动事故、设施设备事故等。
(二)校园安全防控
校园安全防控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社会各界提升校园安全防控水平、降低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加强校园安全机制管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安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各类工作的总称。目前,理论界主要观点认为校园安全防控主要是用来解决对各类可能及潜在的校园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管理。
(三)校园安全防控的主体
首先,校园安全是学校正常教学的底线。目前,合肥市的中小学一律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监管责任。
其次,政府部门是校园安全防控的主体之一。校园安全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是校园安全防控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二者要在沟通交流、应急防范处置等方面加强协作,健全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对校园安全防控具有管理和指导职责,公安部门对各级各类危害校园安全的犯罪活动保持“露头就打”的态势。
再次,家庭在校园安全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未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应积极给孩子灌输各类校园安全防范的知识,配合学校、政府部门做好校园安全防控工作。
最后,社会也是校园安全防控的主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像过去一样单独依靠政府和学校自身的力量来保障校园安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做好校园安全防控工作,应该调动并发挥好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相关团体、媒体和志愿者的力量。坚持不懈,建立长效的防控机制,确保师生安全。
(四)校园安全防控的意义
首先,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水平,有利于营造安全、友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个人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当前多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正在威胁正在校园里学习的孩子,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这些祖国的花朵受到伤害,给父母、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害。因此,做好校园安全防控工作,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危机解决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受到伤害的概率,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轻松的学习环境。
其次,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水平,有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校园安全事故基本上都发生在校园内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确保学校的学习环境不受外界干扰,实现校园内部人、物、环境的和谐有序。完善校园安全防控建设,有利于降低外界不安全因素与校园周边潜在威胁,减少校园安全危机发生的概率,实现校园环境的和谐。
最后,加强校园安全防控,对于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说意义重大。然而,屡屡发生的各类校园安全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是减少社会突出安全隐患、降低社会重特大安全事故、减轻社会系统安全风险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当前校园安全防控基本现状
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不仅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保护和支持,而且在政策保障、组织体系、防控资源方面提供很多支持和帮助。此外,各地中小学还结合之前校园公共安全事件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校园安全防控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校园安全防控机制不断完善
在教育政策的推动和监督下,各类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进行。合肥市根据教育部和合肥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安排,要求全市中小学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笔者通过对合肥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各校不仅建立了规范的校园安全防控管理制度,还在各个年级落实校园安全防控工作。学校校长负责联系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例如,联系公安交警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等。
(二)校园安全防控专项治理活动成果丰硕
中小学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是日常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得到检查和规范。合肥市每年召开校园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召开中小学校长专题工作会议,强调重大校园安全问题部署工作,致力于建设政府监督、学校领导、家庭和社会协作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安全防控体系,重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维护调查,开展学校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安全稳定检查等专项活动。目前,合肥市中小学校在课间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制度,设置定点巡警站,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安全,为建设平安校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校园安全防控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
当前,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很多中小学的校园安全防控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安全防控意识不断增强,安全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安全防控责任不断落实,安全防控领域不断拓展。此外,在社会大环境下,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有待加强的地方。
(一)不同防控力量之间协调机制不畅
校园安全防控是一项严峻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上下联动。然而,目前的多功能协同网络在学校校园安全防控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全社会对校园安全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有限。每次发生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后,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但随着公众关注度的下降,社会力量参与校园防控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大幅降低,很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强大力量。
(二)校园安全防控信息缺乏交流和共享
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互动和信息交流。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小学甚至大学都有校园安全信息门户,学生在校期间会发布学生的活动信息,对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等进行质量监督。我国当前很多中小学还是停留在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且沟通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的学业和在校表现情况,极少会涉及校园安全防范相关领域的问题。
(三)校园安全防控日常教育力度不够
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每个中小学生都应该牢牢掌握好基础的安全防控知识,学习一些应对突发校园安全危机的技能,从而确保在危机真正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因此,强化中小学日常校园安全防控教育,增强学生的危机防范和应对意识,是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四、强化校园安全防控策略的建议
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园安全应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充分发挥不同责任主体应有的作用,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共同提升校园安全的防控水平。
(一)政府方面的工作
政府部门是完善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的主体。因此,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学校、家庭等主体力量,有效增强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协作能力。
1.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
结合目前校园安全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专项型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法》的立法议案,从多维角度明确各方职责。同时,着力加强家庭教育,形成层次分明的法规制度体系。
2.增强防控协作能力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政府方面应当强化由政府主导、学校有效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协作防控体系,协同治理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
(二)学校方面的工作
学校应该促进家校共育,着力提升突发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1.牢固树立安全防控意识
学校应该对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客观的认识。学校必须强化校园安全防控的警惕意识,及时发现校园安全存在的重要隐患,及时整改;对于学校无力解决的,则需要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2.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工作
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学校需要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目前,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防控技能培训,强化实训技能的养成。同时,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做好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
(三)家庭方面的工作
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负有重要的无法推卸的责任。
1.认真履行监护义务
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中。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双方及时反馈学生的各项情况,做到信息互通,无缝对接,增强家校教育合力。
2.重视家庭安全教育
家长应当时刻关注并引导孩子的安全教育,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线上或线下安全知识培训。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与时俱进,主动自学交通、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耐心解答孩子的疑惑和不解。
(四)社会层面的工作
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孩子,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引导,为他们提供纯净的、良好的正能量环境。
1.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通过构建“家、校、院、社”等联盟共同体,充分利用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加强和引导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2.发挥好宣传和引导作用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媒体系统,但是关于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报道大多为博人眼球趋向于舆论谴责,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各类媒体纷纷大肆报道。笔者认为,媒体应该从正面引导,加大对校园安全防控的宣传教育力度,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