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虹模型理论对国际企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影响

2023-04-05阮崇信

中国市场 2023年5期
关键词:肯德基共情彩虹

阮崇信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1 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彩虹模型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然成为国际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公司架构的构建起到深远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的方式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资源、工厂、劳动力分配等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配到不同的国家、地区,从而降低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目前,跨文化交际普遍应用在外交、国际旅游、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等方面。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传媒、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1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个人和群体适当且成功地互动的能力。在特定场景,表现出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并实施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是情感能力和跨文化敏感性。一个人具有跨文化能力,在与来自外国文化的人一起工作时,能够掌握并理解他们对感知、思维、感觉和行为的具体概念。在不带偏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吸收和扩展以前的经验,同时在跨文化接触中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跨文化能力不是根据固定的文化来定义的,而是与每个群体以不同方式发生的文化差异精确相关[1]。

1.2 彩虹模型理论概念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特定的语境中,交际者的言谈举止得体,包括: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交际技巧可以体现交际能力,但是行为本身并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种社会评价,交际能力可以表现为得体的交际行为。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身是抽象的,很难量化的。而彩虹模型是将跨文化能力具体化、可视化和可量化的一种模型。彩虹模型由六个部分组成:外语能力、文化知识、共情能力、文化认同、自我意识和跨文化亲和力。彩虹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六个中心理论上。彩虹模型的六个部分可分为可视和不可视两个大部分。外语能力、文化知识、共情能力属于可视范围;文化认同、自我意识、跨文化亲和力属于不可视的范畴。同时彩虹模型将跨文化能力呈现为一种主观的、依赖环境的过程管理。彩虹模型的要素既作为与其他公司交流合作的参考要素,也可用于评估员工的跨文化能力、分析员工优势和劣势的重要指标,更是未来对员工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训的重要方向。

2 彩虹模型理论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这些不同的能力看似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交集时就会产生反应。笔者将这种现象拟为一棵大树。果实是一棵树的产物,也是人们可以最直观感受到的东西,是最表象、最直观的产物。在彩虹模型里就像是“共情”。

如果究其原因,为什么可以产生共情?首先就是语言能力,两个母语都是英语的人来说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也就意味着容易产生“共情”。相反,两种语言不同的人就很难产生共情,比如中国人和法国人(彼此都不会对方的语言)就很难产生“共情”。所以笔者把语言能力比作“树枝”。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沟通,而沟通是两种文化交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是光有语言能力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文化知识”也不是跨文化交际的全部,也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自我意识”就好比一棵树的根部,是最不明显的,也是最难发现和判断的。一棵树长得高不高,根扎得有多深很重要。例如:很多保守阿拉伯女性要戴头巾,而很多开放的美国女性主张穿衣自由。表面上看这只是文化不同,但是深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们的“自我意识”不同。保守的阿拉伯女性内在觉得她们应该照顾丈夫、孩子。有的人从根本上就觉得她们是男人的“物品”,她们依赖丈夫。而开放的美国女性追求自由、独立、开放。所以从根本上两者就存在差异,即便两者交流也不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文化认同和文化亲和力像是土壤。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文化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有亲和力的双方就是有共同力量表示的双方,这种友好表示,使得双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趋向意识,和共同作用的力量。有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只有具有了合作意向,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彩虹模型理论结合了系统理论的要素,如对象、属性(文化上不同个体的概念和感知)、内部关系和环境、情景、生理、心理、语义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它显示了个人之间和与环境之间不断交流的可渗透的系统边界。该模型有一个等级顺序,即个人的文化系统以其属性超越了个人成员。这些属性分为概念和感知,其中概念是文化中不可见的组成部分,文化是感知中可观察的部分。系统对象通过其积极的沟通交流,即减少不确定性、群体成员和互动和谐,来寻求实现同质化。为了完成交际过程的这些结果,系统对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需要适当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被视为合格的交际者[2]。

Peter Berger和Thomas Luckmann(1966)提出了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这在彩虹模型中得到了体现。沟通者将他们自己的主观想法,基于他们的文化身份、经验和行为习惯带到交际中。在人际交流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使用,符号被赋予了意义,在一个“主体间的世界”中,创造了相互认同的对过程和环境的理解[2]。 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一个新的理念不断形成,它超越了单纯的参与文化,通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的多次交流共同创造新鲜事物[3]。

3 彩虹模型在企业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3.1 跨文化能力对海外市场的影响——以肯德基为例

3.1.1 产品

肯德基是美国跨国连锁餐厅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1952年由创始人哈兰·山德士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蛋挞、汽水等高热量快餐食品。自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有30余年之久。为了在中国取得良好的发展,肯德基按照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制定了一套专属于中国的营销方案。而这些方案的制订是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密不可分的。

首先,肯德基聘请了10多位国内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负责改良、开发适合中国人需求的快餐品种。一直以炸鸡、菜丝沙拉、土豆泥作为主打产品的肯德基,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了豆浆、油条、稀粥等中国特色食品。

其次,肯德基还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及现有产品顾客满意程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自己原有的产品也进行了中国本土改良,将原先单一的“炸鸡翅”增加了香辣口味,同时衍生出烤鸡翅等产品。肯德基在韩国也有同样的跨文化战略。比如在韩国的肯德基可以买到泡菜和炒饭。单纯的汉堡或者米饭都不能称为跨文化交际的产物,“米汉堡”等结合了两种文化属性的产品才是真正的跨文化产物。

3.1.2 事件营销

肯德基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拉近文化距离。比如在高考那天,肯德基推出了给考生的“满分套餐”,意在祝福考生取得好成绩。很多考生为了有一个好彩头而去购买此套餐。

3.1.3 饮食观念

肯德基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现代的餐饮观念。人们在享受快餐的同时,体验的是肯德基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文化氛围。

根据彩虹模型进行分析,饮食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吸引人的产品名称无疑可以增加很多产品销售额,而产品名称既要翻译得准确,又要吸引消费者。涉及的就是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能力和共情能力。语言能力即为产品和消费者的沟通,产品名称以及产品介绍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交流。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产品名称除了告知消费者产品是什么之外,更注重名字背后的寓意,从而引发顾客的“共情”。

3.2 跨文化能力对内部人员结构的影响

很多跨国公司都会出现由于员工跨文化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某公司(中国)某区人力资源副总裁(美国人)在和一位很具有未来发展的中国员工交流时表示,员工总是答非所问,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领导表示自己想了解员工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以及想要晋升的目标。中国员工回答却是公司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公司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当下员工自身在企业中的角色等。副总并没有理解员工的意思,表现得十分困惑,员工是想从公司角度出发然后分析个人角色,从而侧面表达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而领导想直接听到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个人发展规划。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跨文化交流的例子。公司领导是美国人,他所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同时出生在美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和中国的不同。而那位员工则是中国人。也正是因为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这次谈话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此外,“中国员工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要思考为什么中国员工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直接表达晋升的想法过于直白,想要含蓄地、婉转地表达。究其根本是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语言能力不足、没有理解透彻领导所说话语的意思。

按照彩虹模型进行分析,员工和领导在语言交流层面没有障碍,导致误解的深层原因是文化层面。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 “从集体到个人”。他先谈论的是与公司有关的一些情况,如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晋升体系;接着才说到自己在公司所处的位置等。一个好的集体是由每一个优秀的个体所创造和组成的。而美国人的思维是“先谈个人再谈集体”。所以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共情”。从而导致了双方没有了解彼此的意图,没有进行一次有效成功的对话。

针对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要寻求一系列妥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员工应接受当地语言、文化培训以及相关的各种跨文化沟通的培训。或者公司直接雇用有当地文化了解以及沟通能力的外籍员工。

其次,企业要努力建设自己的公司文化、公司理念,使每一个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并融合到企业文化里面。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合力。

从以上的实例中不难总结出来,当国外领导由于文化差异和当地员工产生矛盾冲突时,领导应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来处理文化冲突,尽可能多地与员工沟通,积极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当地的风俗,不同地域的差别,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更好地领导员工,而且可以更好地增强工作的效率。

4 结论和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然成为国际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公司架构的构建起到深远的影响。通过国际分工的方式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资源、工厂、劳动力分配等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配到不同的国家、地区,从而降低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目前跨文化交际普遍应用在外交、国际旅游、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传媒、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要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对外可以有助于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海外营业份额。对内来说可以使员工拥有跨文化能力,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彩虹模型理论制订考核员工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标准。跨文化能力对企业内部结构的稳定、企业的文化、员工的关系都有很深远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对于海外业务的拓展还是内部的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肯德基共情彩虹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肯德基要上天
“我们要吃鸡”!英国肯德基闹“鸡荒”半数门店停业
过圣诞,360万日本家庭吃肯德基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