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张家港外贸企业发展道路探析

2023-04-05沈静芳李芷涵

中国市场 2023年5期
关键词:张家港进出口外贸

沈静芳,李芷涵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1 引言

2021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应该是令人振奋的一年,面对尚未消散的全球疫情冲击,我国制造业和外贸进出口业务展现出了强劲韧性。2021年,我国出口总值3.36万亿美元,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点。作为市场主体的外贸企业增长迅猛,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56.7万家,增加3.6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6.7%,达到48.6%。张家港在外贸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县级市的前列,外贸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2 张家港外贸发展现状

2020年,张家港进出口总额334.93亿美元,下降2.5%。2021年,张家港市外贸进出口434.6亿美元,首次突破四百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9.6%,增长近100亿美元。其中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进口252.6亿美元,同比增长30.6%。外贸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 贸易方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张家港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0.72亿美元,占比为86.8%。2021年张家港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447.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7.1%,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

2.2 民营企业动力足,发展迅猛

2021年,张家港民营企业进出口1773.4亿元,增长2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3.1%,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第一大经营主体,进出口增速最快,比外商投资企业高3.5%,比国有企业进出口高11.1%。

2.3 对外贸易地理方面多元化

近年来,张家港贸易伙伴集中在澳大利亚、美国、欧盟、东盟和日韩等地区。随着RCEP和CPTPP的发展,贸易方向呈现多元化。2021年张家港和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东盟和欧盟(除英国)的进出口额分别达到了423.1亿元、413.2亿元、402.7亿元、394亿元和234.6亿元,这5个市场占我市外贸总值的81.4%。其中对巴西、东盟分别增长高达46.3%和38.5%。

2.4 进出口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张家港出口的拳头产品还是集中在纺织品、机电产品和钢材。2021年张家港出口纺织、服装产品436亿元,增长9.9%,占出口总额的37%;机电产品出口值达257.3亿元,同比增长20%;钢材出口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7.8%。进口产品中,铁矿砂和大豆分别进口476.6亿元、421.8亿元,分别增长32.8%、24.2%。值得注意的是,进口产品中,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21.7亿元,同比增长31.8%,进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可以说,外贸企业走过了一个小阳春,但是随着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企业又该如何探索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呢?

3 新时期张家港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

2021年的进出口数据是比较喜人的,但是看似火爆的外贸行情背后,也有许多企业叫苦不迭。订单很多,业务很忙,但是利润却没有预期的好,甚至有的还面临亏损的局面。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

张家港以纺织品和机电产品钢材等产品出口为主,其中纺织品出口就占据了出口总量的37%。纺织品主要原料是棉花,从2021年6月下旬以来,棉花开始新一轮上涨行情,累计涨幅超过15%,棉花现货价格甚至攀升至每吨18100元以上。作为钢材和机电产品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价格也是持续攀升。纵观铁矿石市场这一年,铁矿石现货一度涨超每吨1600元以上,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自下半年开始,铁矿石稍有回落,但是铁矿石价格始终维持在每吨1000元以上。

企业出口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外贸订单都是有出口周期的,价格不可能随时变动,上游涨价快,下游加价难,这无形中挤压了企业原有的利润空间。

3.2 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增加

许多外贸企业都面临着出口运输成本增加的现象。2021年几乎所有集装箱运输航线的运费都创下了纪录。以上海港出发为例,中美航线每个40英尺的集装箱运费超过了2万美元。虽然此后价格有所下降,但由于主要港口交通拥堵,美国西海岸港口的集装箱可能要排队等待三到四个星期,因此运费仍比疫情前高出2~3倍。再以东南亚物流为例,物流的中断以及该地区复工复产也导致了创纪录的海运费率。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从中国运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港口可能要花费3000美元左右,这个数据是疫情暴发前的10倍多,以前只需要200~300美元。

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部分航班甚至整条航线出现熔断或者取消现象,跨境物流道路不通畅。我国对国外的进口量不足,形成“满箱而去,空箱而回”的状态,集装箱堆积在目的港等待卸货,很多航线装运港的集装箱都是一箱难求。近期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外贸企业已经持续攀升的物流成本雪上加霜。

3.3 出口市场集中叠加贸易摩擦

很多张家港传统的外贸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也使得企业步履维艰。

如今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已由传统的显性摩擦逐渐演变为隐性摩擦。其一,技术壁垒和控制壁垒,自主创新改革的隐蔽性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明显。某些国家对贸易进行技术控制,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控制技术标准,形成技术壁垒。其二,在关税方面,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也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增加关税的借口,一些发达国家在对外产品贸易中要求提高“碳关税”,增加贸易壁垒,以此来促进本国绿色发展和绿色贸易,从而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疫情带来的债务压力使得一些西方国家自危、自立、自保的倾向暴露,各种不利于新兴国家发展的国际经贸规则出台加剧全球的贸易摩擦,再加上中国的出口替代效应减弱,相关产业正在向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转移,企业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3.4 汇率风险压缩出口利润

近两年来汇率从7以上跌倒了现在的6.3左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5249,升值6.47%。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730,升值2.55%。这两年累计升值达到9.02%。目前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也不容乐观,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很多机构预计人民币将会继续升值。

张家港外贸企业出口集中的澳大利亚、美国、欧盟、日韩等地区大多数都以美元结算,汇率风险持续存在也给企业利润带来了巨大挑战。加上出口的产品以传统产品纺织服装、钢材等为主,本来利润微薄,叠加上美元汇率的下跌,很多企业都是在微利运行,稍有不慎就会亏损。

4 新时期张家港外贸企业的发展路径

新时期,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政治局势多变,经济环境复杂,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张家港产业结构相对偏重、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且以中间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生产、管理、营销等模式偏传统粗放,外部形势多变对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张家港外贸企业要抓住新机遇,把握新动向,克服新挑战,才能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

4.1 关注政府各项稳外贸措施,降低企业成本

从202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张家港当地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比如支持紧缺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加大进出口信保补贴力度、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实施出口货物转内销、对已发生的境外展会展位费用给予补贴等措施。以张家港A外贸企业为例,2021年参加了德国杜塞尔多夫A+A交易会,根据政策,符合张家港外贸企业境外展会的补贴要求,政府会给与企业40%左右的摊位费补贴。以张家港B企业为例,疫情期间由于国外客户破产,货款无法收回,因为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最后取得了货款50%的信保赔付。政府部门还出台了减免企业部分社保基金,降低了企业租房成本等措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成本。

2022年3月,江苏又出台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若干措施》,更进一步突出了要减负政策,将稳外贸的重点放在稳企业稳市场主体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企业要牢牢把握住政策的利好,切实降低自身经营成本。

4.2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

过去的两年防疫物品紧俏,“宅经济”商品一度成为网络热搜商品。很多企业也确实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找准了商机,业务量猛增。但是就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长远之道。

以张家港纺织服装产业为例,以国泰、澳洋、华芳、东渡和骏马等集团为标杆,在面料方面,可以开发高性能纺织纤维等高端纺织面料,以差异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为导向,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扩大高端商品使用范围。纺织服装方面,可以考虑由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方式向定制化、个性化生产转变,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以张家港钢铁行业为例,可以着力发展绿色智能冶金工业和精品钢材产业,重点发展优、特质合金钢和深加工产品,促进冶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通过优化结构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标杆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于暂时还没有能力走高端路线的小微企业而言,转变经营思路,创新商业模式,可以尝试着走差异化路线。不仅要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走差异化路线,更要与东南亚等新兴工业化市场走不同的产品发展路线,力争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这样才能有立足之处。

4.3 开拓多元化市场,分散贸易风险

新时期张家港的对外贸易方向也在发生着改变。2021年的数据显示,东盟和巴西是张家港外贸最强劲的增长点。外贸企业在稳定欧美市场、澳大利亚及日韩市场的同时,应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拓展贸易市场。继续保持与东盟地区国家的深入合作,确保贸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新机遇,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深入并开发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强与它们的合作。

开拓市场离不开交易会,受疫情影响很多传统的线下交易会受阻。企业可以多利用一些数字化交易平台,开展线上洽谈、实现线上交易。张家港A外贸企业就参加了线上广交会和华交会,还配备人员和设备组织了线上交易会直播互动,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加贸易机会。A企业为了开拓市场还申请了国外交易会,通过展会公司和国外留学生的对接,实现了代参展模式推销企业产品,效果良好。

4.4 利用金融工具多拳出击,规避汇率风险

外贸企业要重视外汇风险金融工具的使用,合理利用外汇套期保值功能以及相关金融衍生工具降低风险。企业可以和银行签订远期结汇业务协议,企业根据远期收汇情况和汇率变化预期锁定时间结汇,但是一旦协议签订就得按时、按价和按量进行交割。企业可以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张家港B外贸企业预计1个月后将收到一笔10万美元货款,企业根据汇率选择锁汇10万美元1个月,到期后企业按照约定的汇率将美元货款结汇成人民币,降低了汇率风险。除了锁汇,B外贸企业还经常采用“T+3”的方式结汇,美元3天后结汇,缴纳一定保证金,可以在即期汇率的基础提高约180个基点结汇,也能实现降低汇率风险。

除了金融工具,外贸企业应该尽可能选用人民币结算。目前中国已经和韩国、日本、俄罗斯、新西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和部分国家还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其中以“一带一路”国家尤其突出。外贸企业可以多开辟这些市场,既符合国家的长期发展目标,本币结算又可以很好地规避汇率风险。

5 结语

新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政府的一系列稳外贸措施都在发挥作用,产生效果,相信外贸企业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的潜力一定不容小觑,一定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猜你喜欢

张家港进出口外贸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两栖“大拿”跑外贸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