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唐名相李勉的表率人生

2023-04-04宋伟哲

检察风云 2023年7期
关键词:书生

宋伟哲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皇亲国戚或败坏朝纲,或放纵不法、骄奢淫逸,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然而也有一些皇亲国戚能安邦定国,辅政爱民,成为一代循吏。中唐名臣李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宋人费枢著《廉吏传》,给予其“处富贵利达而清约类寒士”“汉唐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评价。作为皇室之胄,李勉在律己、待人、执法、理政等方面都极为优秀,堪称古代“循吏”中一座秀伟瑰丽的奇峰。

开封扬名

李勉(717—788),字玄卿,是郑王李元懿(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之曾孙。其父名叫李择言,曾在汉、褒、相、岐四州担任过刺史,受封安德郡公,以政绩著称。在汉州刺史任上,名臣张嘉贞为益州都督,他性格高傲,和部下们不大亲近,却唯独与李择言同榻而坐,讲绎政事,时人引为美谈。李勉自幼好学,“内沉雅,外清整”。史载李勉虽为皇家之后,却家教森严,从小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个书生旅行到宋州,李勉恰好与其同住一家旅店。没过多久,书生不幸突发重病,医治无效。临终之时,书生对李勉说:“我家住洪州,本打算北上去謀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却要生病死在这里,这是命啊。”说罢,从身边取出百两黄金交给李勉,恳求道:“我的仆人不知道我带了这么多金子,请您帮忙料理我的后事,剩下的金子就送给您了。”李勉答应了书生的诉求。书生去世后,李勉信守承诺将其依礼安葬,却对剩下的金子分毫未取,把它们偷偷放在墓中棺下,与书生一同下葬。几年之后,书生的兄弟从洪州前往宋州寻找亲人和黄金,打听到是李勉替亲人主持的后事,便去找李勉询问黄金的下落。此时的李勉已担任开封尉,他得知此事后,便专门请假与书生的亲友们共至墓前,取出黄金,如数交付。这就是著名的“李勉埋金”的典故。

如果说埋金义举体现了李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在开封任上的另一件事则充分体现了他执法理政的过人才干。当时处于“开元盛世”末期,承平日久,吏治已现腐朽之象。开封位于水陆交通要冲,鱼龙混杂,是出了名的难治之所,官场贪腐严重。李勉赴任之后,便大力整顿,力图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开封府内有个“不良”(唐代基层巡捕官),是个贪腐老手,看到新任官老爷声势不小,便想试探一下李勉的执法尺度,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要反腐。于是此人便再次收受贿赂,还故意放出风去让李勉知道。李勉得知消息后,便招来府中大小官吏说道:“你们当中谁贪污纳贿,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现在给你们三天时间坦白自首,否则就抬着棺材来见我!”

谁知这一小吏根本没把李勉放在眼里,他不但拒绝坦白,还在三天之后笑嘻嘻地抬着棺材来见李勉。小吏的态度很明确,“强龙难压地头蛇”,谅李勉不敢拿他怎么样。开封官场之糜烂,由此可见一斑。面对如此嚣张的气焰,李勉当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并且认为按照一般的法律程序根本无法镇住局面。他一不做二不休,当即命人取来石灰、荆棘放到棺材里,然后把小吏扔进棺材,用铁钉钉牢,直接扔进了汴河。李勉知道此举不合法律规定,事毕之后,便主动向上级做了汇报。上级知道此事后,非但没有责备李勉违法办案,反而对其大加赞赏。从此,李勉名声大振,开封官场得到了有力肃清。

出将入相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逃。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开始组织力量平叛。就在这时,李勉也追随李亨到达灵武,官拜监察御史。时为乱世,朝廷不得不倚重武将,但这些人恃宠而骄,不遵礼法,百官敢怒不敢言。有一天,大将管崇嗣竟然明晃晃在朝堂上背向而坐,谈笑喧哗,皇帝颜面扫地,尴尬到了极点。李勉不畏强权,挺身而出,履行监察御史职责,弹劾管崇嗣,把他囚禁到有司。唐肃宗感动不已,感叹道:“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

某天,关东献上百余名叛军俘虏,皇帝下诏全部处斩。有个俘虏听到判决后仰天哀叹,大呼冤枉,李勉赶忙前去审问。对方答道:“我们是被长官威逼胁迫的,并不是真心想要谋反。”李勉非常同情这些人的遭遇,也感觉到了此事关乎平叛大局,于是他上疏朝廷,“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从善如流,令人快马携诏,从刀下救回了无辜的生命。史载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叛军向朝廷投诚。李勉有个老部下名叫王晬,勤勉干练,担任南郑令。有一天,皇帝忽然下诏要处死王晬。李勉得信后赶忙前去调查,发现王晬是因为得罪权贵被人诬陷,便质问执法人员:“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于是李勉请求暂停行刑,然后火速向皇帝上表释冤。最终,王晬逃过一劫,后来又担任大理评事、龙门令,官声极佳,时人都称赞李勉知人善任。

高祖李渊

唐肃宗本打算重用李勉,当时宦官李辅国权势熏天,想要让李勉屈从于自己,李勉坚决不从。在李辅国的打击报复下,李勉被排挤到了地方。从此以后,一介文人竟与疆场结下不解之缘。任职江西观察使期间,当地连续爆发叛乱,李勉全力应战,将其平息。李勉担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后,联合各处力量,平定岭南地区的叛乱。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李勉改任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尚未赴任,汴州将领李灵曜就起兵叛乱。李勉奉诏讨伐,大破敌军,将李灵曜生擒,受到皇帝嘉奖。

唐德宗继位后,李勉被加封“平章事”,成为当朝宰相。建中三年(782),淮西军阀李希烈称王叛乱,战火燃遍中原大地,李勉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段灰色岁月。当时把持朝政的是奸相卢杞,对刚直不阿的颜真卿怀恨已久。他趁机向皇帝进谗言,说颜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皇帝便下令命颜真卿前往招抚李希烈。诏书下达,满朝公卿大惊失色。危难时刻,又是李勉挺身而出,密表皇帝,“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可惜未被采纳。后来,颜真卿果然惨遭李希烈杀害,可怜一代书法大家竟然死于非命。更糟糕的是,此时的李勉也陷入绝境。李希烈派大军围困汴州,李勉率兵苦守数月,援兵却迟迟未到。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城池,率主力成功突围至宋州。回到朝廷后,李勉“素服请罪”,皇帝对其好言宽慰,让他继续担任宰相之职。

宗臣之表

李勉一生出将入相,却甘守清贫,“器用车服无增饰”“禄俸皆遗亲党,身没而无私积”。任职广州期间,他不但平息叛乱,给百姓带来安宁的生活,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地区素来繁华富庶,各国商贾云集。可是战乱爆发后,军阀、官府横征暴敛,商贾纷纷告退,每年泛海而来的外国商船不过四五艘。李勉整顿吏治,革除了以往对商船的盘查勒索弊政,海外贸易日渐恢复,每岁来华的商船多达四十余艘。任满北还之时,他“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当地父老为之动容,集体赴京面圣,请求为李勉立碑,得到唐代宗批准。

虽然出身皇族,李勉却从不巴结权贵,严守国家法制。任职京兆尹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含威,天宪在舌”,前任府尹巴结谄媚,每逢鱼朝恩视察太学,就动用公款大摆筵席招待。等到李勉接任,下属提醒他要招待好鱼朝恩,李勉坚决反对,说道:“我到太学来见他,应该他宴请我。如果他到京兆府,那我就接待他。”鱼朝恩听闻此事后,便对李勉怀恨在心,不再前往太学视察。

李勉对贪官污吏从不手软,但是对待百姓、部属却温暖宽容。名士李巡、张参常年辅佐自己,皆在任内去世。李勉“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于筵次,陈膳执酹,辞色凄恻,论者美之”。每次派出军队,他都要亲自查看士兵的装备、粮草是否充足,询问家庭状况,“故能得人死力”。任职江西期间,有一天李勉听闻有人在木偶人上刻了李勉的名字埋到土中。这在当时被称为制造“魇魅”,是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属于《唐律疏议》“十恶”中的“不道”重罪。祸及自身,李勉并没有动怒立即将此人处死,而是冷静地对此案进行了详细审理。通过调查,李勉发现此人制造“魇魅”是出于一片孝心,目的在于为自己重病的父亲祈福,于是下令将其释放。除此之外,李勉还精通音律,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旧唐书》《新唐书》以“鲠亮廉介”“宗臣之表”论其一生,可谓恰如其分。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书生
那个寒酸书生
月湖书生徐时栋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打即是不打
书生郦道元
知过
珍贵的对酌
至高无上的权利
为什么总是书生遇女妖?
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