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研究

2023-04-02张倩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双高双师型职业教育

摘 要:我国颁布的“双高”计划不仅是职业院校今后的发展需要,更是要为国家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精尖技术型人才。而作为医学类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护理专业教师的团队建设与培养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且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评定“双高”型职业院校的硬性指标。本文基于“双高”计划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分析目前“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双高”背景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及培养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师高质量团队建设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8.041

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之一。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出台,既凸显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又契合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化与系统化的建设方向,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朝着更加体系化与系统化的方向迈进。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一支在行业和专业领域中具有社会及国际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团队,到2022年,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需达50%以上[1]。

1 “双师型”护理教师的概念

1.1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院校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仅要达到讲师及以上,还需具备以下任意一条:(1)本专业实际工作技术职称在中级或中级以上;(2)有在本专业的企业或一线工作经历,工作时长大于两年,或取得教育部颁发的本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在学生的实际训练中能担任指导工作;(3)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能性研究,并且能将科技成果进行有效转化,成熟运用于企业;(4)在学校中实践教学设施或提升设计水平工作中最少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且在省内同等院校中位于领先水平[2]。

1.2 “双师型”护理教师的定义

依据教育部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的定义为:(1)资格证书方面,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及护士(师)执业资格证;(2)职称方面,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职称和医院临床护(士)师职称;(3)教学能力方面,同时具有专业理论课教学能力与临床一线护理技能操作能力[3]。

2 “双高”背景下“双师型”护理教师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学习并重的学科,培育学生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是否对临床护理事业抱有一颗热忱之心,是否具有扎实学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及教育,而“双师型”护理教师为核心所在。因为“双师型”护理教师是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培优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我国提出在职业院校中评定“双高”,各医学类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现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2.1 “双师型”护理教师数量不足

在2019年,教育部对于我国现有“双师型”教师人数进行了调查与统计。我国“双师型”教师人数共45.56万人,其中,高职院校为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70%;中职院校为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48%。这与国家要求“双师型”教师须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的标准,明显有一定的距离,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4]。

2.2 “双师型”教师培养重视不足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近年來,高职院校对于医学专业进行扩招,其中包含护理专业,使护理专业学生数量骤增,造成专任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教师人数与学生教育需求呈现供需失衡的状态。为缓解教师人员紧缺的问题,院校招聘引进大批年轻教师。年轻护理教师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存在不熟悉护理教育特点、教学水平及技能操作能力较弱等问题,而繁重的工作致使许多教师缺少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同时学校对建设“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培养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5]。

2.3 “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

在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探索中,因理解偏差、概念模糊,导致各高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体系构建大相径庭,没有统一的考评标准。现有教师培养体系中,存在理论教学占比较高、临床技能实践较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且导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缓慢,最终阻碍了整体师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4 用好标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1)关注标准的系统性,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最关键的特征是系统性与协同性。这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为国家标准与各级各类“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互洽与衔接;另一方面体现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与专业教学、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素的相互支撑。未来,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职教师资、专业建设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以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为主线,形成一整套相互支撑、功能各异而又衔接有序的标准体系。

(2)强化标准的规范性,推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质量管理的常态化。通过国家统一的标准体系,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评价和教师轮训制度纳入规范化与常态化管理,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跟上产业发展。

(3)发挥标准的引领性,完善层级分明、区域适切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6]。

3 “双高”背景下“双师型”护理教师团队高质量建设的推进路径

3.1 优化护理专业教师引进制度

严把“准入关”要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要坚决打破唯学历或唯文凭的人才限制条件。护理专业教师不能只限于高学历的名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亦可为医院、社会的护理精英。院校应拓宽优秀教师选拔渠道,对教师资质进行全面考核、优中选优,在教育岗位上选拔最优秀护理人才,可通过工资绩效等奖励形式吸引临床一线的优秀骨干带教老师,吸引技能人才加入到护理职业教育行业中。建立健全“固定岗+流动岗”管理制度,将“双高”计划评定与护理教师团队建设进行对接,以提升护理专业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

3.2 提高对“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应精准实施国家及教育部要求,认真学习领悟“双高”计划中相关文件精神,摒弃陈旧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双师型”护理专业师资团队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实干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作用。院校应重点培养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与措施。与此同时,要使校内护理教师充分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

4 结 论

国家实施职业院校评定的“双高”计划为医学类职业院校中护理专业教师的师资培养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的培养与建设直接关系到今后进入医疗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甚至影响到我国职业院校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及竞争力。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迫在眉睫。要想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要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戴艳,李晴,牛杰“. 双高”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内涵及培养[J].科技视界,2020(32):106-107.

曾全胜,刘逸众,刘文娟.专业群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4):78-80.

孫晋洁,王银梅,王丽华.“双师型”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4):525-528.

教育部:全国“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56万人[EB/OL].(2019-02-19)[2023-03-14].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10/t20191017_267891.html.

李芩旭.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1.

高校教师应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EB/OL].(2019-08-18)[2023-03-14].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8/t20190818_253714.html.

作者简介

张倩,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护理教育。

(责任编辑:高鹏)

猜你喜欢

双高双师型职业教育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