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千川乐思汇流 促多元文化共融
——第三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3-31仲晨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创作音乐

仲晨晨

春华秋实,岁稔年丰。2023年10月23日,为期三天半的第三届“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该会议是中央音乐学院于2019年创办的重大学术交流项目,其旨在通过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汇,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基于前两届研讨会打下的坚实基础,目前该会议已成为研究和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展现中外当代最新音乐研究成果、促进国际音乐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课题组承办,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arch)及其所属《磬》(CHIME)杂志、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Center for World Music of the University of Hildesheim)和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大学(Hanover University of Music,Drama and Media)提供学术支持。

会议共设七个版块,包括主题发言、专题单元发言、音乐创作研究专场、论坛、工作坊、音乐会及会后采风活动。其中,主题发言与专题单元发言主要围绕“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当下与未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研究”和“音乐创作的‘中国性’研究”四个议题展开,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222份投稿申请,经评审委员会筛选,共计125份申请入围,约150位学者发言。对比往届数据,本次会议的议题及内容体现出更多视角、更多维度、更广领域的系统化全方位多元设定,在形式、内容、规模,以及参会人数方面均创下会议历史新纪录。

10月20日上午9时,开幕式在山西吕梁“宫家吹打”响遏行云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教授与“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合作创始人、《磬》杂志主编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先生分别向大会致辞。秦文琛教授认为,“碰撞与交汇”会议聚焦音乐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始终关注历史、当代和未来如何建立联接,始终关注中国和世界如何通过音乐形成更紧密的联系,是一个具备崭新的全球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现实观察,以及蓬勃学术活力的重要交互平台。荷兰学者高文厚先生自首届“碰撞与交汇”会议暨第22届“磬”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以来,连续三届出席大会,他对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并对延用“碰撞与交汇”作为会议主题示以肯定和赞许。贾国平教授表示,会议主题准确地表达了中外音乐交流互鉴互进的主旨,要坚持跨学科、多视角、开放性的办会理念,热切期望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中国音乐研究者参与会议,共助中国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随后,六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音乐学者围绕大会四个主要议题进行主题发言。高文厚先生的发言集中讨论了中国音乐在海外传播中所存在的差异等现实问题。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斯蒂芬·琼斯(Stephen M.Jones)教授,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国音乐作品的分析,诠释了20世纪以来作曲家对中国民歌的不同表现及处理方式,进而探讨中国音乐特性的本质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的李淑琴教授则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她构想了一幅“以专业音乐创作促进世界音乐都市之再现”的理想蓝图,并借用社会学的“机制”理论,评现状、展优势、找差距,认为中国当下具备实现理想蓝图的条件和可能。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迈克尔·富尔(Michael Fuhr)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讨论了世界音乐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可持续性的意义。中国戏曲学院的海震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张伯瑜教授则分别阐述了京剧口头创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学者们的发言鞭辟入里,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及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中所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观察和讨论,形成了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互鉴共荣,引发了参会者的深层思考。

尔后,研讨会进入紧凑有序的学术讨论和广泛的交流互动中。发言学者涉及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音乐戏剧、音乐教育和音乐美学,以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各音乐专业领域。研讨方向包括:从全球视角到中国视角,从历史考察到中国当下音乐发展,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交融到本国多样民族音乐建设,从专业音乐创作到民间音乐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其学科之多样,视角之多元,无不体现出“碰撞与交汇”这一具有包容性的会议主题。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四个突出内容。

一、两个热议关键词

“跨文化”和“中国性”作为会议的两个关键词,集中出现于会议第一和第四议题的研讨。前者基于全球视角考察音乐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及突出现象,后者则将中国音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探究。围绕两个议题的研讨多达15个单元场次,59位学者参与发言,成为本届会议的两大热议话题。

(一)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音乐现象与创作研究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联系不断强化升级的历史变迁过程,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领域日益走向深度融合与相互依存,相对于国家意识的全球意识逐渐上升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1)檀有志:《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及未来方向》,《人民论坛》,2021年,第13期,第17页。“跨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发生在文化领域的一种突破认知局限的现象。与会学者是由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以及不同专业背景的多元学者群体构成,他们将目光投向全球文化视域,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视角来考察世界音乐。

在“跨文化”音乐现象研究方面。南京艺术学院麻莉副教授对“跨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发展现象,以及表现特征进行了详细阐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李佳心与来自德国各大学的学者所组成的研究小组,共同展示了一个广泛用于音乐心理学研究,可以捕捉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和特性,较为准确可靠的测量工具,即金史密斯音乐素养指数(Goldsmiths Musical Sophistication Index)。研究小组对该工具进行了开发、翻译以及验证,为“跨文化”现象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另外,“跨文化”现象的出现也对学术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Asian-EuropeanMusicResearchJournal)期刊合作主编吉娅·贾妮珍(Gisa Jaehnichen)在发言中指出,办刊的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加深人们对差异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在面对各种全球化挑战时,能始终保持多元化的观点,为适应世界多样文化流动与跨界研究做好准备。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邢媛媛副社长表示,出版社始终关注中国当代专业音乐的创作与发展,陆续出版了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创作中心”组织创作的19部中国当代原创音乐作品,并积极推进海外出版,推动中国当代专业音乐的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为世界音乐添砖加瓦。

在“跨文化”音乐创作研究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张一禾对伊朗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中央音乐学院李富杰对印度赋寻音乐的形态、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央音乐学院王鲲对瑞士作曲家爵士与交响乐结合创作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吴洁、南京艺术学院巫沁蔚和中央音乐学院闫冠男对日本能剧、尺八和“歌垣”音乐的表现特征及发展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臧婷和张颖对俄罗斯的复调音乐和埃文基人传统音乐的创作及发展研究,中央音乐学院陈朝黎副教授对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的塔若卜音乐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毕乙鑫对中缅音乐外交历史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傅元对塔吉克斯坦帕米尔人的传统音乐研究,以及西藏大学教师米久单增对中国西藏宫廷“卡尔乐舞”表演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研究,澳门城市大学李宝佳和集美大学教师王荟对澳门音乐的四维叙事转变研究等,均以世界音乐的整体发展为考察核心,结合音乐史学、世界民族音乐、音乐戏剧以及作曲技术理论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对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形态、历史文化演变、艺术价值以及在全球音乐生态环境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透过外交场合或举措促成的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对音乐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中央音乐学院安平教授在闭幕式中表示,对于学者们开始从中西合璧的音乐研究,向更宽广、更多元的世界音乐研究格局转变感到欣慰。他认为,中国音乐创作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中国、西方与世界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音乐创作的“中国性”研究

“中国性”一词在本届会议中掀起了持续性的讨论热潮,其源于2022年由贾国平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本届会议将该项目作为特别议题纳入讨论,旨在通过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讨论,加深对音乐创作“中国性”的认识,促进研究向更为深层、更接近本质属性的方向深度钻探。研讨内容不仅涉及对音乐文本、音响特征、音乐现象的探讨,还包括从音乐美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视角的深层挖掘。

由于该议题围绕中国音乐创作的形态特征分析及文化表达等内容展开,因此有众多作曲理论研究方向的学者参与研讨。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刘鹏以中国传统乐器竹笛的音响为研究对象,从声音元素形态出发,阐述了竹笛音响独特的腔化特质形态。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田景伦以陈晓勇的室内乐作品《喑、晰、逸》为研究对象,关注作品中具有中国意韵的“声音”材料,以及“声音”所特有的延展过程,映射出中国当代作曲家从“音”到“声音”的观念转变。山东艺术学院李如春副教授从音高组织层面研究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泛五声调式和调性的组织方式,认为这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上海音乐学院王瑞奇副教授从音色与音响扩展的角度,分析了贾国平《风越苍茫》和周湘林《打家业》两部作品中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队相混合的结构配置,认为中、西方音乐语言的融合性实践为世界和中国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苏州大学吴翊丞副教授在对姚晨的室内乐歌剧《琵琶弹戏》研究中,阐述了作曲家专为琵琶和昆曲念白设计的一种特殊记谱法,并考察了音乐轮廓与作品叙事性结构之间的联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郭三刚则展示了一个原创的音乐分析理论,通过分析贾达群的《序曲·梨园鼓韵》展现了此理论的操作方式及其可行性,为当代音乐分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方法。

除音乐本体分析外,音乐学领域的学者们则是通过多维度视角更为深入地探讨了音乐创作“中国性”问题。如中央音乐学院孙冰洁以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用典”手法为参照,观察和分析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引用、拼贴及改编等现象。中国音乐学院专职研究员张品以传统音乐的学理框架为底本,提出了“重复、模仿、求变”三种可助于当下创作的实用策略。上海音乐学院梁晴教授阐述了周文中、贾国平和徐仪三位作曲家的创作与《溪山琴况》在思想及审美上的关联。中央音乐学院班丽霞教授则在中国古典文化语境下,探讨了山水美学与自然精神。她指出,历代山水诗、画与文人音乐经过承继、演化已凝结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性”的文化记忆。她通过四个维度,对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的多部山水题材音乐作品进行了阐释和思考。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的发言不仅打破了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壁垒,拓宽了对世界音乐研究的视野与格局,也加深了学者们对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的深入理解,同时对该课题的研究进程起到了推进作用。正如班丽霞教授所期待的那样,希望通过“碰撞与交汇”会议的互通有无打破不同学科的局限,使东与西、古与今、雅和俗都能打破原有的界限,呈现出关于创作与研究更丰富、更多元、更开放的面貌。

二、两个学术热点

在音乐的历史、文化及创作研究中,音乐工作者似乎总是离不开对于两对关系的探讨与反思,即“历史与当下”“传承与发展”。它们不但在各时代学科建设中是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同样也在本次会议中被着重讨论。

(一)历史视角下的中国音乐发展前景与创作研究

以史为镜,鉴于往事,方能有资于寻乐道。因而,对于历史及学科发展历程的不断剖析和揣摩,是当下中国音乐在学科建设、教育与传播、创作与研究等方面不断向前迈进的源动力。

在历史视角下的学科建设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段蕾副教授和吴叶副研究员分别对我国专业声乐创作和古琴音乐创作两个专业领域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指出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专业创作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作品,作曲家在作曲技术、乐队编制、演唱方式和演奏方法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对音响和音色的全新探索。在历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与传播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闫宜瑾梳理了我国前辈学者对西方前沿性、经典性理论著作的翻译和引进历程,并对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探索,为20世纪现代音乐技法在我国的初步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历史视角下的音乐创作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陈曦对比了相同题材创作中,不同作曲家在音乐结构以及各音乐元素布局中的共性与个性表达。中央音乐学院张思捷则是对比了朱践耳《翻身的日子》的两个版本,分析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思维下所呈现出的形态和效果差异。另外,中央音乐学院的郭新教授和硕士生文子洋分别阐释了基于同一音乐素材的不同创作版本(民间乐曲《江河水》的四个版本;琴曲《梅花三弄》的三个版本)中的作曲思维与创作技法的演变,阐明了各版本的创作对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方面,共有27位学者进行了成果宣读。他们的研究涵盖了作曲理论、声学理论、音乐评论、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学科的交互讨论。研究对象涉及室内乐、管弦乐、歌剧、民间戏剧、艺术歌曲、多媒体音乐等多样体裁形式。在历史观照下,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其中,上海音乐学院李博副教授对中国当代作曲家在国际范围的音乐创作成果进行了总结。他提道,当代中国作曲家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很多荣誉(如普利策和格文美尔作曲奖等),在不同国家的重要音乐机构担任主要职位。随着不同国家著名乐团的委约创作增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作曲家愈发重视,他们在国际舞台中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让世界听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表达,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贡献了卓越力量。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与创作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年1月25日。中国数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承载着宝贵的中国精神和民族情怀,是给予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取之不竭的音乐宝库。

在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创作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对江南丝竹、泉州南音、台湾北管、蒙古族长调和“潮尔”,以及戏曲等音乐形式和要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这些传统民间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在音乐考古研究方面,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的杨广泽以人类学与仪式研究为基础,尝试通过分析先秦雅乐思想中的乐器象征意涵,从而探索中国青铜器时期符号物质性的建构成因,以及在仪式中所隐喻象征的宇宙观与权力意识。在乐器和乐曲的传承与保护方面,上海音乐学院岳美辰通过对四部包含琵琶文曲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综合性技术分析,阐明了琵琶文曲的价值,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作曲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精神内核的文人精神。上海音乐学院的陈玉倩则梳理了浙派古筝艺术从民间走入校园的历史脉络,以及这门艺术对教育所贡献的力量,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在海外中国传统民间乐社的保护研究方面,上海音乐学院的朱笑仪介绍了来自新加坡的民间乐社“陶融儒乐社”。该乐社创立于1931年,是随着早期中国沿海地区民众南渡东南亚国家,在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汇聚了华侨、华人的民间乐社。它以中国传统的汉剧、外江音乐和潮州音乐为重要的音乐体裁,经历近百年仍执着、坚持于凝集乡谊乡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促进中新文化艺术交流架起了桥梁。

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对中国音乐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精华,可提升当代音乐理论研究者与作曲家的预见能力,以从容应对将要面临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使学者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而完成这一重任需要学者们以建成“中华优秀音乐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为目标,在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方面贡献力量。同时这也激励作曲家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音乐作品,弘扬中华音乐文化,进一步提高中国音乐的全球影响力。

三、三个特色专题

研讨会除了四个主要议题外,还设有三个别具特色的专题。

1.“周文中音乐创作研究”专场。周文中先生被认为是具备文人独立精神与鉴识力,还具有文人的使命感和勇气的作曲家。因他从小接受中西兼并的教育,自身具有跨文化和多元化的属性,成为世界文化汇流的宝贵桥梁。该专题共有4位学者参与发言,星海音乐学院刘斌副教授基于美国音乐理论家华莱士·贝利(Wallace Berry)的分析方法,立足于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产生、增长、消退)的特点,对周文中钢琴作品《柳色新》的调性、节奏、力度和织体逐一剖析,从而探寻音乐中的线性运动、音高交汇等特点对音乐音响产生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孙珂和上海音乐学院朱则彦则分别对周文中先生独创的新型调式进行了阐述。中央音乐学院吴京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人意蕴与声音抒写”的发言中,探索了文学与音乐的相通性,她将中国古典诗词格律与音乐语汇相联系,从诗词格律模式与规律的角度出发,剖析周文中《花月正春风》的多样化音响形态以及音乐结构特征,从而探寻古典诗词意蕴与当代文人音乐之间的关联。

2.“反思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专题论坛。共有12位学者参与讨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刘彦玲副教授作为论坛主持人,对论坛主题进行了阐述。她提道,从古到今,由东到西,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叉从未停止,而在“相遇”之下所呈现的景象不见得是对彼此的充分理解,反而可能是对彼此的误解。讨论小组从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等角度出发,通过对多个事例的论证分析,探讨了引起误解的成因。另外,研究者们也对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从全球音乐史史观、后殖民主义、现在论(Present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等多种视角进行反思,从而拓宽了音乐研究的学术视野,回应更具当代特性的学术问题。

3.“德国视角下的文化可持续性中的音乐与应用民族音乐学”工作坊。来自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和媒体大学的杜咏霏女士和雷蒙德·沃格尔斯(Raimund Vogels)教授,以及迈克尔·富尔教授出席工作坊。工作坊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第一,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探讨在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的音乐合作,以及展示在德国学术领域中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成果。第三,全球文化流动中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变革研究。针对上述内容,各专家学者就音乐研究和音乐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讨。

三场专题研讨会议着眼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围绕创作、理论、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反思全球音乐交流中存在的跨文化特征与文化差异现象,提倡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热潮,以更为平等的对话方式促进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积极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世界音乐的健康发展献力。

四、一次多元化的音乐展演旅程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会议期间,组委会安排了三场音乐会和一次泉州实地采风形式的展演,与每天的研讨会构成跨维度的音乐对话,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音乐会的内容与形式上看,既包括民间传统音乐和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同时又覆盖了传统民间器乐合奏、中西混合室内乐与民族室内乐多样化的器乐体裁形式,体现出古与今、中与西的多元音乐文化交融。

第一场是“古韵新声”——山西宫家吹打专场音乐会。山西宫家吹打是一支来自山西吕梁的家族乐团,目前已成为吕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宫家家族乐团传承至今经历了十多代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曲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贡献。此次展演中,他们共演出6首曲目。随着宫家班将民间音乐带入校园,同样实现了一次文化的“碰撞与交汇”,这也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而为方便参会者尽快了解宫家班,会务组在音乐会开始前播放了一部音乐影像志《古韵回声——山西宫家吹打的传承记忆》作为导赏,该影片是以宫家吹打为研究对象制作的音乐田野工作纪录片,对宫家班的家族历史,乐谱和乐器的保护工作,以及不同场合的音乐表演活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音乐会演出格外成功,获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时代回响”——中国当代作曲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和“弦歌今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选取了中国当代9位优秀作曲家的11部匠心之作,凭借中国当代杰出演奏家的精湛技艺,奏响中国当代之声。两场音乐会分别选用不同的乐队配置,前者以中国独有的中西方混合室内乐形式呈现,体现出中西方现代音乐语汇的交融。后者则以纯粹的中国民族室内乐形式呈现,展现出传统与现代音乐文化的交汇。两场音乐会均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石,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充分体现出中国作曲家的民族情怀、文化内涵与时代哲思。

除了音乐厅中的舞台展演外,会议在会后还安排了一场泉州采风音乐展演活动。泉州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会者通过深入民间聆听被誉为中国音乐文化“活化石”的泉州南音,共同领略当地梨园戏、打城戏等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及多彩的音乐文化景观,从而体会到既纯正又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在激发作曲家创作灵感及音乐学家捕捉民间音乐文化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整个音乐展演旅程,实际也是一次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在音乐文化上互促互进的过程。这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加完善和直观的感性体验,也为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了良好条件。

结 语

从2019年至今,“碰撞与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始终秉持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办会理念,以引导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概念的提出,促进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推动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

在本届大会紧凑而丰富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似乎总围绕着一个问题,即“音乐研究者与作曲家应以何种方式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基于会议讨论结果,暂且可以做如下回答:在当前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音乐工作者应坚持跨学科和多元化的研究理念,进一步开阔视野格局,突破认知局限,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迎接全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音乐研究者与作曲家也要重视对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研究和挖掘,并积极从中汲取养分,正如贾国平教授在会议中提到的,“要打通传统和民间音乐以及当代音乐创作的关联。同时要在全球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中看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个性,思考中国音乐在未来的出路和走向。”如果不了解传统,就无法看清过去和现在,也就不知道未来要向何处去;如果不了解世界发生了何种变化,就无法找到属于中国音乐的特征和定位。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需要广大学者以历史为参照,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同时面向世界,兼收并蓄,在多学科、多维度、多思想、多方法的“碰撞与交汇”中,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中国音乐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创作音乐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走近音乐的世界》系列之三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告诉你 艺术让人学会感受幸福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