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中的广电网络安全建设探究

2023-03-31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白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3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网络安全

■ 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白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对传媒行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传媒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媒体也在不断寻求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融合方式,以此在新的时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单一的电视节目和业务内容能够转向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互动。因此,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之中,无论是5G技术还是各种网络媒体都使得视频素材的来源进一步丰富,也使得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进一步拓展了电视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如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并不仅仅局限在狭小的演播室内,需要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帮助,获取更多的视频资源和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电视台的网络系统结构产生了冲击。

在广电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制作还是在播出广播电视节目时,都需要遵循特殊的安全规定,也需要保证工作流程的独立性,一般会通过内部局域网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与外部公网进行有效的隔离,以此提高各项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因此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广播电视台的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和平台进行安全对接,如何将其他媒体上的不同格式视频素材进行有效兼容,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满足不同视频平台上的媒体播放需求,如何确保广播电视台不同业务板块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目前需要充分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1.广播电视台系统现状和需求

目前,许多城市的广播电视总台不仅拥有相应的广播频率、电视频道、报刊品牌,同样也具备较为全面的网站设计和移动电视全媒体平台,推动了广播电视总台各项工作业务的数字化发展,能够实现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节目录制、节目采集、节目编辑和节目制作,并且能够确保整个播出流程在动态的监控管理之中。广播电视台的网络架构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办公OA网络系统、对外发布网站、高清电视剧上载制作网、高清非编制网、高清广告制作网、播出系统等,能够有效的处理电视台内的各项办公业务,也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种对外发布活动,还能够实现各种自办节目的制作,并完成电视剧的播出。

随着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需要立足于目前广电媒体的制播系统,对相关节目和数据进行有效的编制和处理。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融媒体中心和广播电视台的其他网络暴露在互联网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病毒防御机制,也没有相应的安全设备提供有效保护,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就对网络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因此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首先需要针对广播电视总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更加完整、兼容性更高的安全问题解决策略,同时也能够满足网络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大数据交换需求,才能够推动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为广电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与此同时,网络攻击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广播电视台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广电行业的特殊性对网络安全同样提出了较高的需求,因此如果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网络安全保护手段,将无法真正有效抵御外界网络的攻击,也不能满足行业的特殊需要,甚至可能在广电数字化的进程中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对广电的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能力产生影响,从而不利于广电公信力的树立和长远发展。因此广电应该立足于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网络安全防护的新理念和新理论,学习更多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传输知识,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立足于广播电视台的网络架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更加全面的网络安全传输方案,搭建起更加先进、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的信息传输平台,确保接入平台的各子网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病毒防御机制,通过两层的防毒过滤手段和防攻击系统抵御恶意攻击,有效阻绝外网各种病毒和木马的恶意攻击和资料窃取行为,并通过统一认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接入系统的安全性,明确不同层级、不同人员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操作权限,同时对子网之间的信息传输速率进行智能优化,确保广播电视台内部的网络系统始终处于安全快速的数据传输交换之中,保证广电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2.广电网络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广电网络安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系统操作管理更加安全、更加合理。这也就代表需要对接入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权限划分,明确规定系统中的管理者角色、操作者角色和用户角色,有效落实权限的分层功能,进一步提高广电网络使用的安全性。

只有网络系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才能够使广电网络系统在较长的时间内实现有效运行,并且能够与广电网络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有效对接,有效的减少了异构现象导致的数据错误问题,避免数据传输中出现失误或者遗漏。

通过设立广电网络日志管理功能,能够更加明确地记录各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进行的系统操作,也能够明确传输的文件数量和文件内容,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记录病毒查杀的结果,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地管理广电网络安全。

2.2 可扩展性

在进行安全中心平台系统的设计时,除了要立足于广播电视台的实际需求,满足广播电视台建立融媒体中心的相关条件和要求,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广播电视台的未来发展趋向,以便推进安全中心平台系统的进一步扩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未来的视频会朝着高清和超高清的方向发展,因此数据的传输量会进一步增加,而人们对于传输速率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给网络安全系统留下充足的拓展空间。其次,未来的网络文件种类仍然会不断增加,各种格式的新文件会出现在广播电视台的素材库中,因此安全中心平台系统的设计同样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文件类型的发展,为未来的进一步兼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由于不同的客户会使用不同的应用体系,也会存在不同的网络状态,因此所产生的广播电视观看需求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设计安全中心平台系统时,要留下二次开发的空间,或者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定制服务。

3.广电网络安全平台架构设计

在构建网络安全平台时,通过无IP方面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和网络交换体系。既能够实现有效的多点传输,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的效率,从而形成一种星型结构的高速安全传输平台。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够通过相应的措施对不同网络进行有效隔离,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的快速传输,并且能够与其他平台实现跨业务的交互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平台的业务生产效率,促进多媒体环境下的融合共享。在这样的需求之下,要确保信息在跨平台和跨网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既能够实现有效的内容交互,又能够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并且满足系统平台的安全性要求。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根据相关的内容传输要求和应用分析对安全平台构建进行有效的设计。

在融媒体中心中,云平台是最为关键的基础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承接海量的信息传输,与其他网络和其他平台实现有效的交互。在星型结构下,组网的信息交换产生了不一样的要求,需要各子网的相关信息和文件在统一安全传输平台的帮助下实现有效的传递,从而提高传递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即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场景拓扑图。

图1 数据传输应用场景拓扑图

3.1 融媒体中心的安全方案

立足于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相关建设需求,并分析融媒体中心的网络安全需要,在设计融媒体中心的安全方案时应该包括如图2所示的几个部分。

图2 融媒体中心安全解决方案

因此根据融媒体中心的实际组网情况,分析融媒体中心实际承担的各项业务,建立起统一安全文件交换平台,既能够满足融媒体中心的不同信息和文件交换需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1 发送节点功能

在完成了媒体文件的摆渡工作后,发送方应该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或者源数据,其中应该详细地写明素材的名称、元数据以及缓存的存放路径,同时还应该详细给出应用目标的接口地址。

3.1.2 接收节点功能

在通过安全交互平台的信息传输之后,接收节点可以直接获取到相应的配置文件和源数据。随后接收节点会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实现解析结果的有效传递,使其能够更加快速的到达目标应用系统的接口,在完成了相应的执行操作之后,由目标应用系统及时将执行结果进行反馈,以此生成相应的源数据和配置文件,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发送节点。

3.2 多点传输和数据交换架构

多点传输和数据交换架构一般会采用菊花链结构,从而使任意两点之间都能够顺利实现文件交换,使交换的数据量超过6Gbps。

在进行多点交换设计时,不能采用传统的TCP/IP协议,而且也不能将IP协议加载进去,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系统的恶意破坏行为,避免网络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崩溃现象。在这一系统之中,任何两个子网络之间都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并且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传输机制主要是进行高效的文件传输,将文件发送到对应的端口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文件进行杀毒,在传输机的两端分别设计了内嵌式三杀毒引擎,能够有效的对文件进行杀毒处理,确保文件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病毒的侵扰。其次,对文件进行伪装甄别,能够有效的评估文件是否达到了发送策略的要求。最后,通过PCI-E模式将文件进行传输。

这种架构具有十分灵活的调度空间,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和接收的质量与效率。目前这种架构下的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2GB/s,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架构的传输速度能够进一步扩展到2GB/s~4GB/s,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这一架构的所有链路都与PCI-E交换机相连接,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3 统一安全文件交换系统架构

统一安全文件交换系统能够帮助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中心实现不同子网的文件交互和数据传输,根据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3.3.1 内容汇聚中心

这一模块和外界的其他系统相互联系,实现对信息、数据和素材的有效采集,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和检测,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在这一模块中可以通过有效设置自定义检测策略,能够更加高效的过滤不符合要求的文件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3.3.2 数据传输平台

在内容汇聚中心完成了数据的汇聚之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将各种数据导出形成相应的文件,并通过有效的加密措施对文件内容进行加密,随后将文件传输的任务进行有效分配,从而实现有效的无协议化文件传输。在传输工作完成后,通过杀毒监测的方式进一步净化文件,如果发现文件携带病毒则可以立刻采取隔离措施。随后对安全文件进行解密,并将文件导入到数据分发中心中。

3.3.3 数据分发中心

在数据分发中心中,对接收到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数据和文件完整、合法。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应该立即停止导入流程,在问题解决之后继续进行有效的数据导入,同时需要对各子网的接口进行确认,将接收到的数据和文件发放到不同的模块之中。

3.3.4 流程监控平台

这一模块能够将上述三个模块的操作流程清晰地显示出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数据传输的状态,掌握数据传输的进度,及时发现数据传输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4.网络安全平台实现功能

在网络安全平台的顺利构建之后,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中心实现了更加高效的业务互联和数据互通,进一步提高了内部网络的信息传输效率和传输安全性。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平台通过PCI-E技术构建了新系统,并且使用专用铜缆将不同设备的连接网络进行了有效隔离;同时,建立起了更加完善的总线交换体系,并在内存交换技术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促进了文件传输的安全性提升。

从稳定的角度看,由于融媒体中心各种业务和系统的使用既要满足及时性的特点,同时也要满足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确保融媒体中心中的各类大数据能够被快速查阅并实现跨平台和跨网传输。网络安全平台通过最新的技术标准建立起了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通过总线扩展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双向通讯的效率,确保各类大数据安全有效的传输,也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率。

从效率上看,网络安全平台进一步实现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控制内部数据传输的范围和方向,同时还为未来的数据安全传输发展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也为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融媒体是未来媒体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广播电视台也在积极探索融媒体的发展道路,为拓展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对网络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网络安全平台的有效构建,既能够满足融媒体中心多样化和多渠道的发布需求,也能够实现广播电视台内网与外部网络的有效互联,同时也提高了广播电视台内网的安全性,确保了各项数据和文件传输的效率与质量,这同样为广电的融媒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融媒体中心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网络安全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