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下肢肌肉骨骼疾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2023-03-30赵红波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限制性骨骼骨关节炎

肌肉骨骼疾病是损伤肌肉、韧带、骨骼等影响运动系统的疾患,也是导致全球残疾生命年的最大因素。截止2021年,全球约有17.1亿人患有肌肉骨骼疾病,约占所有流行病学的三分之二,主要因素有腰痛、骨折、骨关节炎、其他损伤、颈部疼痛、截肢等。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产生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预计未来几十年内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数量还会迅速增加,此类疾病对个人及社会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压力。

1 血流限制性训练的概念

血流限制性阻力訓练是在四肢近端使用充气加压的血压袖带或止血带限制动脉的血流量,伴有低强度阻力运动的一种方法,也称“加压训练”。1970年被日本博士Sato(佐藤义昭)提出设想,于1983年正式确立此项技术。血流限制系统装置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和压力,常位于大腿近端和上臂近端,压力设定根据不同个体动脉闭塞压力的百分比,或者绝对压力范围50mmhg至220mmhg。另外,动脉闭塞压力大小与袖带的宽度、肢体的围度、血压等因素相关。

2 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的研究现状

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主要增加肌肉力量。Gr?nfeldt等系统综述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传统阻力训练相比有氧运动大腿围度增加更明显。1970年被日本博士Sato(佐藤义昭)提出设想,随后证实血流限制性训练与高强度阻力训练产生的效果很相似,于1983年正式确立此项技术。Hill等对20例爱好运动的健康女性进行4周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股四头肌肌肉厚度、同心峰值扭矩和最大自主等距收缩扭矩呈现二次增长。Bj?rnsen等表明17例未经训练的健康男性短期内股四头肌肌肉体积和肌肉力量增加,在训练后10-24天中达到高峰。

肌肉骨骼疾病多见于老年人。Labata-Lezaun等研究血流限制性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肌肉肥大的影响的系统综述中,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与高强度阻力训练相比,肌肉力量增加会更少一些。但是,Vechin 等血流限制阻力训练(RT-BFR)和高强度阻力训练(HRT)组间对比,股四头肌肌肉横断面积增加无显著差异。Gronlund等综述项研究表明老年人在血流限制性训练中定时坐立测试、起立行走测试、行走速度测试、肌肉力量测试、平衡测试等项目均没有跌倒风险。

有些研究者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联合低强度阻力训练和高强度阻力训练效果相同。Dos Santos等系统综述到,血流限制性训练联合低强度阻力训练可以是替代高强度阻力训练的一中方法。血流限制性训练是肌肉骨骼疾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国内共有十几篇关于血流限制性训练,仅有一篇关于骨骼肌肉疾病患者的相关研究。目前血流限制性训练对该疾病的使用策略和临床应用效果仍不明确,因此,该综述为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骨骼肌肉疾病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 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肌肉骨骼疾病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

查阅2015年至2022年相关文献,共11项被纳入研究,涉及423例受试者,国外文献11项,国内1项属于硕士学位论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

3.1 血流限制性训练的临床应用

术后制动或关节疼痛导致患者无法主动运动,应用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运动训练改善肌肉的萎缩及废用。纳入本综述中,肌肉骨骼疾病包括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膝关节骨关节炎、髌骨不稳定、髌骨疼痛综合征,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术后。此项技术应用目的是解决无法高强度训练的患者。临床运动方案主要采用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抗静态的阻力训练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如:等速肌力训练仪、坐姿蹬腿训练器。其临床作用是改善膝关节周围肌力力量及功能。

3.2 肌肉骨骼疾病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

3.2.1 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

4项研究考察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的影响,均为随机对照研究。3项研究为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1项研究为单纯血流限制性训练。Kacin Hughes等研究发现,血流限制性训练阻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膝关节伸肌的肌肉横截面积和力量得到显著改善。但是,Curran、Erickson等研究学者表明,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体积及肌纤维类型等结果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的结果具有争议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2 膝关节骨关节炎

4项研究考察血流限制性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均为随机对照研究。3项研究为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1项研究为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步行训练。Ferraz、Segal、李震等人的运动干预方案较为一致,每周3次,每次4组,共“30/15/15/15”次。Petersson等研究表明,10周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步行训练后,痛觉模拟量表评分降低,站立、步行、爬楼梯、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提高、但膝关节骨关节炎结局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会降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觉评分、增加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和体积、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3.2.3 其他疾病类型

膝关节镜手术常用于任何韧带、骨或其他软组织重建。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术后急性期不适合高强度阻力训练,会造成关节疼痛和僵硬。Tennent等是膝关节镜术后3-6周内开始进行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每周4天,共3周。与单纯低强度阻力训练相比,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大腿围度及各项功能评定等具有统计学意义。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将患者的退化的软骨置换为人工的关节,针对严重或晚期的膝关节疾病人群。Franz等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6周自行车训练仪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每天50min,每周2天。其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大腿围度、6分钟步行测试等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效果。

髌骨疼痛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膝关节前侧髌骨周围出现疼痛,也称为“跑步膝”。Giles等研究表明8周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增加、疼痛模拟量表及髌骨Kujala评分得到改善、但肌肉厚度无改变。提示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对膝关节周围的结构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感觉等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的肌肉骨骼结局指标具有争论性。Charles等系统综述到,3项研究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会增加股四头肌横截面积。Curran、Erickson等纳入研究表明血流限制性训练对股四头肌的力量、横截面积及纤维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运动训练方案及血流限制性使用方法较为一致。国内仅有一篇相关学位论文。2022年,Jardim等提出一个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设计方案。其特点是在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中进行分组,进一步研究不同低强度的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是否具有意义。另外,Brightwell等还提出血流限制性训练对髌骨不稳定的研究设计方案。骨骼肌肉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功能障碍。近五年,前交叉韧带术后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较多。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术后、髌骨不稳定、髌骨疼痛综合征等骨骼肌肉疾病对血流限制性训练的应用研究较为少见,还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综述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多见于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的应用。有研究者表明,Ampomah等提出四肢通过血流量限制性训练是否诱导作用交叉转移到躯干伸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竖脊肌和股四头肌的肌肉横截面积无统计学意义,未能证明四肢运动对复发性非特异性腰痛伸肌的影响有交叉迁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Miller等系统综述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运动对全身干预的效果,不仅增加远端肌肉的力量和横截面积,还对心血管、内分泌及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Brandner等研究肱二头肌的血流动力学,表明血流限制性低强度阻力训练使运动心率、血压、心输出量显著增加。血流限制性的应用不单是增强肌肉力量,还对全身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对血流限制性训练的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5 小结

综上所述,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是一种新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目前血流限制性阻力训练的肢端压力、运动时间、频率、强度、方法的标准应用较为统一,应避免运动不当引起肌肉损伤和神经反射过快,出现不良事件。此项技术临床应用下肢较多,常见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等。以血流限制性训练结合低强度阻力训练或有氧运动的治疗方式为主。该项训练方式对骨骼肌肉疾病主要作用是增加肌肉力量、降低疼痛感觉、改善功能活动。目前,血流限制性训练对骨骼肌肉疾病的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纳入研究发现结果具有争议性,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简介:赵红波(1997年),女,汉,山西省,学生,教育学硕士,首都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专业,慢性病与老年病康复。

猜你喜欢

限制性骨骼骨关节炎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骨骼和肌肉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