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足球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

2023-03-30刘舒蕾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趣味性足球

刘舒蕾

足球,作为世界上受欢迎程度最高的运动,在全世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将足球运动游戏化,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身体各项技能,还能对幼儿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的开设主要是针对我国三岁到六岁的年龄段的儿童开展的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不仅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的健康体质等方面起到引导鼓励的作用。根据我国最新的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大纲的要求,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爱好的辅导教学之外,还要增加一些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性格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的相关活动。要求不仅要在幼儿跑步、跳跃等方面帮助幼儿提升身体协调能力,还要利用相关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行为。接下来本文就幼儿园足球教学游戏化进行了探究。

1 幼儿园开展足球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

1.1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现阶段,大部分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在六位长辈的溺爱下,幼儿很容易缺失体育运动,没有合理的身体锻炼,肥胖已然成为存在于大部分幼儿身上的问题。在幼儿阶段乃至在青春期一直处于肥胖状态会直接影响身体发育和自信心的建立。为了能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必须展开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而足球游戏可以让幼儿不停地奔跑,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力的同时,有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灵活程度,是非常适合幼儿身体发育阶段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期启蒙足球游戏的兴趣也能够为以后奠定良好的运动习惯。

1.2 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足球是多人运动,幼儿在展开足球游戏时,通过观察附近球员的动向,记忆各个球员的位置,思考如何才能够将足球踢进门框,判断队友或对手下一步的动作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发幼儿的大脑,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除此之外,简单的足球游戏也能够培养幼儿的智力发展。比如,准备一个纸箱分组进行比赛,将每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2~3组,每组的每一位成员仅有一次比赛机会。最后,比哪一组进球次数更多。比赛进球次数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为了进球而去思考和观察。幼儿需要思考该如何踢球或如何发力才能够将球踢进纸箱,或者观察其他幼儿是如何将球踢进纸箱内,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团队比赛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

现阶段许多幼儿为独生子女,在家中通常没有机会与其他同龄人交流和玩耍。足球作为团队性体育运动,幼儿在游戏时需要与队友沟通交流,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2 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足球活动存在的问题

游戏化足球,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足球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对足球这项运动产生兴趣,不知不觉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足球技能;幼儿年龄小,身体骨骼发育及运动能力还不完全,所以不能像中小学的学生那样以技能教学为主,更不能以竞技的形式开展,应该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由于游戏化足球活动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还是一项比较新颖的活动,应该如何去实施,老师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无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器材设计活动

幼儿园除了足球以外,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都很丰富,可以很好地运用体育器材来设计足球游戏活动。但是有的老师或因方便就近取材,或因游戏设计丰富性不够,每次开展活动都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去设计足球游戏活动,让足球游戏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到足球游戏活动中。

2.2 足球活动设计缺乏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有的老师设计的足球活动侧重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技能训练,没有跟幼儿日常生活情境和游戏相结合,不能体现游戏性。枯燥无味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导致孩子参与的欲望不强烈,兴趣不高,从而把幼儿对足球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中了。

2.3 师资团队素养专业性不足

在我们地区,由于足球活动是近几年才在幼儿园发展起来。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对足球游戏缺乏认知和兴趣,对游戏化足球活动也是一知半解,缺乏专业的足球教师,所以培养专业的师资成为了开展游戏化足球活动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

3 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足球活动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足球水平,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转换自己的观念和角色,对足球运动进行宣传推广。教师要多与其他教师进行同伴互助,精心设计足球和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案例,提高自身对足球的认识,改善足球课程的实施。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和落实课程评价体系,使园本课程的构建进一步完善。教师要提高幼儿对足球运动的体验和互动,足球运动与其他的体育游戏相比,内容更加丰富,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更加系统。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心灵感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组内竞争的内容,营造和谐、轻松和公平竞争的氛围,让幼儿遵守比赛规则,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例如:教师在进行幼儿的足球课程前要能够进行整体的构思,让幼儿对足球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足球的欣赏。教师可以利用小红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保证足球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幼儿几人一组进行运球接力比赛,最少的用时小组获胜。接力运球的游戏使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尝试,教师还可以组织简单的足球比赛,让幼儿有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教师要利用足球锻炼幼儿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能力,促进幼儿的成长。足球活动可以让幼儿拥有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教师要保证足球学习的正常进行。

3.2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探索多种活动形式

轻松、愉快的足球游戏氛围,是幼儿愿意参与活动的基本保障。因此,开展足球游戏时,教师应更加关注让全体女生参与到足球游戏中,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如,教师可设置游戏“男生女生碰一碰”的游戏:男生女生各站一队,教师发出指令后,男生队原地站立,女生队按规定的路线用脚内侧运球,找一个男生当好朋友,女生队接替男生队的位置;男生队听指令按规定路线运球,找到一个女生当好朋友,依次轮流,可根据游戲情况增加游戏环节,如,找到好朋友,可击掌、碰肚,扭屁股等动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足球游戏。如,小班幼儿,可设计锻炼幼儿躲闪跑的技能游戏,如:小小指挥官、抢球游戏等趣味性强,幼儿参与度高的游戏,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分组进行,巩固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中班幼儿,可借助器械,如,摘帽游戏,幼儿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处,起点处幼儿将帽子(圆圈)套在锥子上,终点处幼儿将帽子摘下,锻炼敏捷度、反应能力,最终提升幼儿训练速度,还可以开展绕障碍运球、听指令停球等游戏;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可设计相应的合作游戏,如足球对抗赛,幼儿分两队竞赛,与同伴合作将球射进对方球门,在游戏中培养合作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正确分析幼儿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适合本年龄段幼儿水平的游戏,让幼儿从心里接纳足球、爱上足球,促进幼儿全面参与活动。

3.3 巧设情节,增强足球游戏趣味

在足球的实施阶段,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当前的心理需求,要在游戏过程加大趣味性因素,让幼儿在感受趣味性的同时积极参与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过程是否具有相对应的趣味性是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实施阶段质量的保障。因此,在设计环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设计内容中融合进去,也要把握趣味性实施的深度。教师要从幼儿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确保融入的趣味性会被幼儿所感受到。

例如,幼儿普遍对《熊出没》《小猪佩奇》等动画片充满喜爱,应该结合这些动画片中的人物来增添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自己选择想要的角色,教师为其准备相应的道具,可以是动画片人物帽子或者贴纸等,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足球活动中。除过这种方式外,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自己设定足球游戏过程,通过幼儿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实施,可以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自主能力,也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差异化。结合这样的模式,幼儿对足球游戏理解更加深刻,也实现了足球技巧的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自身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教学效率,也为园区优化幼儿教学提供了途径。

3.4 课堂游戏的选择遵从幼儿兴趣优先的原则

游戏的选择对足球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足球课堂的教学成果,就要首先优化课堂游戏的选择。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课堂游戏的选择大多都是由教师进行自主的安排,这就导致了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游戏时,忽略了幼儿的感受,使得幼儿对课堂的足球游戏提不起兴趣,教学的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所以,为了实现更好的游戏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更多地去重视幼儿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优势作用,尽可能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学会根据幼儿的感兴趣的事物,来选择更适合幼儿发展的课堂足球游戏,以更好地满足幼儿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有效建立,让他们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的运动游戏,以促进足球游戏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更多地去关注幼儿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师生间丰富的交流和沟通,去了解关于幼儿更多的喜好和想法,从而为合理课堂足球游戏的选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足球课程中,由于游戏的选择更贴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他们会更加愿意的去加入到足球运动的教学中,并能够在游戏中逐渐培养好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得课堂的学习更加积极,更具活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同时老师在更加了解幼儿之后,也可以通过不同幼儿之间的一个学习特点,生活特点,更有针对性对幼儿进行一个教学培养,让幼儿们在课堂上可以更加自由。

3.5 课堂教学的安排根据幼儿的阶段性特点

经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幼儿教师在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具针对性,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帮助幼儿尽可能地保证课堂的学习质量,幼儿教师就需要更加注重个人教学素质的发展,力求通过扎实的教学专业基础,为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课堂,以满足幼儿的教学需求,使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同时幼儿不同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加无目的性,课堂上就会比较自由散漫,所以为了更好地针对幼儿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活跃课堂氛围,教师也要针对性教学。

例如,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的模仿心理就更为明显,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游戏选择时,就可以更偏向模仿类的游戏。在足球课堂的教学时,组织幼儿进行模仿老师的游戏,由教师示范足球的相关动作,幼儿在进行模仿,并为幼儿设置模仿行为优良的有关奖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幼儿课堂的参与度,使足球的课堂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从而推动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幼儿园中班的学生,相比小班的学生,其心智的发展就更加的成熟,对足球运动的相关内容的认知就要清晰一些,针对这些幼儿,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游戏,组织幼儿开展足球游戏的相关比赛,并设置一些规则来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足球潜能的有效挖掘,并让幼儿对足球运动的理解更加深刻。

3.6 搭建亲子足球运动平台,推动家园共育

游戏化足球活动渗透于家园共育活动中,搭建足球家园共育平台,设计适宜的亲子趣味游戏化足球活动,如: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及亲子游戏特点,将游戏化足球活动转换成适合亲子互动的游戏,并在每个周五将足球亲子游戏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感受游戏化足球活动的快乐,促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开展各种足球亲子活动,使亲子共同参与到游戏化足球课程中,如:组建“爸爸足球队”,每班组建一支爸爸足球队,开展“爸爸足球队”联赛,让家长也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让幼儿在观看爸爸的足球比赛中,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感受足球比赛的刺激,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欲望;举办足球嘉年华活动,幼儿与家长一起在活动中看足球表演、體验足球艺术,玩足球游戏、比赛游戏,在操作区中了解足球文化等,促进幼儿的发展,融洽亲子间的亲情。

4 结语

幼儿园要有效地开展游戏化足球活动,必须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安全性原则,将结合本园足球游戏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足球游戏设计,重视足球环境的创设,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足球专业技能和素养,让足球游戏活动成为我园的特色和亮点,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为尤溪县教育科研2021年度课题《在游戏化课程中培养幼儿足球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xkt2112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趣味性足球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