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2023-03-30林丽明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教学活动教学法

林丽明

体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运动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不过受限于传统教育思想,当前初中体育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难以彰显体育运动的魅力,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不高,影响到体育教学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兴趣教学法为例,就如何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各项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当前一线教育人员的共识。身体是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本,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锻炼,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体育课程是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特征和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更为先进、高效的体育课堂授课模式和方法,实现对体育教学的优化创新。兴趣教学法是一种有着较强趣味性的授课方式,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心理,将其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体育素养。

1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激发兴趣

学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运动成效。虽然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体育课程有着更强的趣味性,对于初中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体育运动难度的较大,再加上教师教学所采取教学方式的不当,部分学生会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基于兴趣教学法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变的趣味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让体育课堂始终充满乐趣,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保持持久兴趣。

1.2 优化课堂

体育课堂是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合理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运动成效。不过受限于传统教育思想,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依旧是采取“理论传授+动作演示+训练指导+成果检测”的固定授课模式。虽然这一体育授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化的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未能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甚至将体育运动视作一种负担,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基于兴趣教学法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则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增强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运动成效。

1.3 促进成长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增强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但在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中,多是以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培养所有欠缺,影响到体育教学目的的有效达成。而基于兴趣教学法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发展需求,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应用存在的误区

2.1 教学设计兴趣点少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优势,因而越来越多的初中体育教育人员开始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对该教学方法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只是简单的将一些趣味教学方法应用到体育课堂中,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参与意愿,导致兴趣教学法与学生的兴趣点的契合度不高,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教学成效。

2.2 兴趣教学法形式单一

兴趣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但部分教师会将兴趣教学法固定化、形式化,并且在开展兴趣教学法时,也未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让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比如,初一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部分个子高的男生喜欢打篮球,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运动兴趣。而部分体育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就会将篮球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导致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篮球训练。长期以往,学生会逐渐对篮球运动失去兴趣,甚至还会将其视作一种负担。

3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3.1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兴趣教学法实施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兴趣教学法的研究,准确把握兴趣教学法的实施要点和要求,结合体育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和组织趣味教学活动,让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充满乐趣,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出兴趣教学法的优势。

3.2 多样性原则

相较于传统体育授课方式,兴趣教学法有着更强的趣味性,對于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如果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只会采取单一的趣味教学方法,长期以往,学生也会逐渐对兴趣教学法失去兴趣。因而初中体育教师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根据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积极引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始终保持着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持久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3.3 开放性原则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较大的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基于兴趣教学法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借助各种趣味教学法,营造出一个相对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优势,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4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4.1 组建兴趣小组

由于初中生在运动能力和运动偏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不符合兴趣教学法的实施原则。因而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的方式,将具有相同运动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并结合各小组的实际需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并且在一个兴趣小组的成员都是有着相同运动兴趣爱好的,他们可以共同探讨关于运动项目方面的内容,彼此相互交流想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也可以保证学生的运动效果。比如,在球类运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选择,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1至2种运动项目。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多个兴趣小组,如果有部分运动项目选择人数过多,则可以设置多个同类型的兴趣小组,保证各组人数的合理性。接着教师再根据兴趣小组的选择项目和实际运动需求,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训练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竞技活动,可以是小组与小组的对抗,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对抗,获胜队伍或个人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4.2 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虽然体育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但在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保持持久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引起重视,并根据初中生都热爱游戏活动的特性,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相结合,让体育课堂始终充满着乐趣,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为了保证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事前做好调查分析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最爱的游戏活动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增强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阶段,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在体育游戏设计中,教师则不能一昧的沿用传统的体育游戏内容和方法,而应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适时引入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游戏,如追击游戏、拉绳游戏、乒乓球识字游戏等,这些游戏内容新颖,能够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运动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乒乓球识字”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队,其中一队打乒乓球,另外一队则认出乒乓球上面的字,最终哪个队伍识字正确数量较多,哪对就取得了胜利。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即可以锻炼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4.3 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文化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实际上,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引入情境创设法,将一些比较枯燥、抽象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通过教学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运动兴趣和天赋。这是因为当学生对情境中的运动项目感兴趣后,就会主动去接触和了解相关方面的内容,提升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体操”这一运动项目的理论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之前并未深入接触和了解过体操运动,故而对该项运动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体操的发展演变过程、重要赛事、类型、我国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体操运动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部分对体操感兴趣的学生,则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并在后续的实训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则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建成体操兴趣小组,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4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训练活动

很多初中生对体育学习难以产生持久的兴趣,这不仅与体育训练难度较大有关,还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方式单一有着很大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等教学活动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比如,在竞技类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中,教师则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后,开展团体对抗赛。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多个运动小组,并让学生开展对抗赛。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以“排球”运动为例,教师则可以在传授完运动知识和技巧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对抗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对排球运动技能和运动规则的认知,并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

4.5 实施激励性评价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感变得尤为细腻、敏感,这也使得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性的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有效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因而初中体育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并巧妙的使用激励性评价艺术,促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过程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并采取语言、动作等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各种学習上和心理上的困难。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全体学生,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也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

5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教学法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不但可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而且也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提升体育教学效益。因而,初中体育教师应意识到这点,并结合体育课程特征和学生的运动偏好,精心设计趣味教学活动,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将体育课程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教学活动教学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呆呆和朵朵(1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