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统编本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浅探

2023-03-29陈晓茹

高考·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悲秋学习任务群古诗教学

陈晓茹

摘 要:当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认知偏颇化、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目的功利化等问题。在课标修订和教材更换的双重改革背景下,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展开,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教学,从依托教材文本,设定任务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设置有效问题、提供必要资源,拓展群文阅读、鼓励追根溯源,链接实际生活等方面展开古诗文学习,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古诗教学;“悲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安排设置为十八个专题学习任务群,其中与古诗文相关的占七个[1]。“学习任务群”打破传统局限于教材与单篇课文的教学形式,要求开展具有广域性的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也超越简单线性的逐项训练技能、逐点解析知识的单一化学习任务,形成具有情境化、系统化、合作类、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言语实践和专题学习活动[2]。同时,以群文教学和专题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双线组元的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课标》和教材更换的双重改革,这无疑为高中古诗文的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思路和组织模式,也势必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带动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深层变革,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登高》(杜甫)为依托,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展开,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群文阅读,深入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主题意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缩影,古诗文语言精练、意蕴无穷,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教学内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教学认知偏颇化。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对于古诗文教学认知存有偏颇,往往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在古诗文教学中偏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讲授教材选编的古诗文内容和巩固课程知识,忽视了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忽略重构语文知识结构[3]。学生往往只掌握古诗文的表面意思,难以实现鉴赏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化。高中阶段课程时间紧张,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与教师的语文教学时数有限,教师为更好把控课堂教学过程、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自行把握课堂节奏而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造成禁锢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出现恶性循环。

第三,教学目的功利化。在高考巨大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往往对于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产生一种普遍性的错误认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取得最高的分数。这在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之一的古诗文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不少高中语文教师的古诗文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强调考试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化地记忆标准答案,以传授应试技巧为重点,偏离了古诗文教学应有的意境、感情、精神内涵等的鉴赏和理解,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课标》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多次提及可采用比较阅读、专题教学等方式展开教学。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需要优化教学设计,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为依托,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展开,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言语实践和专题学习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结合《登高》(杜甫)深入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和主题意蕴,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依托教材文本,设定任务主题

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展开,需要以教材选编的古诗文文本为依托,以《课标》的相关要求为标准,在对学生学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设定适合度更高的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教材选编的古诗文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与文本的写作背景,这有助于学生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确定教学目标后,从中提炼与设定主题,确保为学生提供规划清晰的学习任务群的后续操作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古诗文学习思维形成刺激,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杜甫《登高》一诗编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全诗借登高所见悲凉、萧瑟的“秋”景,以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老病孤愁、常年漂泊不定的悲傷之情[4]。通过对《登高》一诗展开分析,可以发现作者“悲秋”主要包含了三方面内容:第一,自然之“秋”。前两联所列的“风”“天”“猿”等八个意象,带有明显的悲凉、凄清色彩,是由作者登高所见之秋景所引发的“悲”情。同时,结合写作背景以及后两联,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处于“人生之秋”,人生理想尚未实现,且故乡难回。第二,所悲之秋还带有壮志难酬而又漂泊不定的悲生命之“秋”的第二层内容。加上作者受关心民间疾苦、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所言“艰难”除自身际遇之艰难外,更带有对“安史之乱”后国事之艰难的感叹。第三,作者在人生之“秋”登高见到自然之“秋”,感慨国运之“秋”,“悲秋”厚重、深沉。自“千古悲秋之祖”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秋之叹”后,“秋”作为中国古诗文里面最为常见的典型意象之一,“悲秋”也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一种抒写习惯和共同心理结构,成为中国古代诗文史上重要的文学主题之一。笔者在对《登高》文本的深入解读后,设定展开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主题: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

(二)创设真实情境,设置有效问题

《课标》指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于“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之时,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境而展开,其中注意虚拟情境的合理性,特别是得充分考虑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相结合,努力还原语文学科知识的产生与具体应用的背景,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等关键能力,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应在学习任务群主题的统摄下,以设置有效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任务更为清晰,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5]。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带着任务走进古诗文,深入探究古诗文的主题意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在“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这一学习任务群主题的引领下,设置情境:揭秘中国古代文人“悲秋”的心理综合征。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杜甫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秋”字的诗歌有四十余首。教学中笔者首先一方面设置“任务问题链”:认真阅读杜甫诗歌中含有“秋”意象的诗歌,思考:在“诗圣”杜甫诗歌中“秋”的特点;诗人为何对“秋”情有独钟?诗人用“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秋”会成为中国古诗文中经典意象的原因?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務问题链进行诗歌的文本细读。另一方面,笔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能更好地“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笔下之“秋”所呈现出的凄清、萧条、寂静和落寞的“悲秋”色彩。

(三)提供必要资源,拓展群文阅读

有效拓展延伸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和任务需要,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选择要求以学习任务群主题为统领,对主题集中切近的学习资源进行归类、重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精力、知识积累与能力水平。这也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资源定位,选择具有相同背景或体裁的教材资源以及课外资源进行精准补给,以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方便展开后续的专题和对比的群文阅读[6]。同时,需要教师突出整体意识,也就是要在学习任务主题及教学目标的统领下,重新进行整合资源和学习内容,将其分散或分解到展开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各个具体环节之中,展开具有情境化、系统化、合作类、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特征,以及适合学生发展的言语实践和专题学习活动。

在文学史长河中“悲秋”之声不绝于耳,成为中国古诗文中重要的文学主题之一。笔者以时间为序,为学生印发《诗经·正月》《诗经·谷风》《诗经·蒹葭》《诗经·氓》《九辩》(宋玉)、《燕歌行》(曹丕)、《天净沙·秋思》等文本中与描写“秋”相关的诗句、段落,引导学生展开专题性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对于与“秋”这一意象相关的中国古诗文有着较为清晰的线性发展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秋”这一比较点,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古诗文展开比较阅读,了解古诗文中“悲秋”主题的发展:《诗经》与“秋”相关的文本中,如《氓》中桑叶的变化,“秋”的作用更多地在于引出后文所吟咏之事,亦即其“秋”的意象刚开始只是作为比兴手法。直到《九辩》开创“悲秋”先河,便使“悲秋”与古诗文结缘,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失落情绪和忧患悲凉色彩。

(四)鼓励追根溯源,链接实际生活

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更多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合作、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完成围绕主题而设置的系列问题和任务,追根溯源,让学生从阅读的初体验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深度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显体现了“任务驱动导向”和“学习项目倾向”[7]。同时,为更好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教学中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链接,通过多样认知活动的创设,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任务群学习能力。

在问题的引导下,笔者为学生提供《中国古典诗的春秋与夏冬——关于诗歌的时间意识》(松浦友久)和《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等与“悲秋”主题形成原因这一比较难的问题的相关探讨的书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四个季节为何选择“秋”?而“秋”为什么会“悲”?“悲”与“秋”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内在关系?结合阅读材料,组织学生探讨: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秋”主阴,时序与万物有着相对关系。秋天万物凋零、草木摇落,萧条肃杀之气明显,对应着衰败,感性观念随着时间积累容易变为理性认识,“秋”便含特有的文化积淀[8]。古代不少文人怀有强烈的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与济世使命意识,但又容易受诸多因素限制而壮志难酬,故而容易形成悲感意识。

加上中国古代文人的失落心态与秋天的萧条肃杀之悲凉感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文人笔下将秋景与哀情统一,将物象与情感统一,这就导致古代与“秋”相关的不少古诗文带有“悲”情,形成“悲秋”意象。通过如上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深度了解中国古诗文中“悲秋”这一重要的文学主题的美学定型:读者阅读以审美经验为基础,文人创作中以较为含蓄的方式通过“秋”来表现和寄托“悲情”这一相对稳定的情感,因此“秋”会成为中国古诗文中经典意象,“悲秋”也就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主题之一。

此外,通过开展诗画结合活动或文学短评活动,让学生将自身学习感受与诗文内容进行巧妙结合,并以绘画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或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视域下综合性点评多篇诗文,强化学生全面化、整体性的诗文学习能力。笔者设计作业:中国古诗文形成“悲秋”的传统,但也存在着“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作品。请找找赞美秋天的古诗文作品,并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情感?通过对比,让学生强化对“秋”意象的理解,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确定主题到设置问题,从整合资源到创设情境,从群文阅读到追根溯源,学生在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展开过程中逐步走向古诗文的深度阅读与思考。以《登高》一诗为依托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探究中国古诗文中“悲秋”的文学现象的发展和成因,让学生对于古诗文“意象”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古诗文的魅力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也培养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32,48.

[2]张琨.语文学习任务群:情境、内容、方法、资源的整合[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35(4):60-64.

[3]李蓓蓓.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实践中的困境与挑战[J].中学语文,2023(27):97-98.

[4]张傲阳.深度阅读,主动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高考,2023(3):18-20.

[5]李晓晗,宋扬.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3,9(10):38-41.

[6]陈碧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大概念教学:以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8):27-30.

[7]黄梅洪.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4):18-20.

[8]刘慧莹.古诗词中“秋”意象的文化解读[J].中学语文,2018(30):78-79.

猜你喜欢

悲秋学习任务群古诗教学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