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23-03-29蔡莎

高考·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特征

蔡莎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而且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教师需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全新教育思想为引导创新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基于此,文章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特征,解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并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特征

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至关重要,是高中生学习并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学科受到更多关注度。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需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应实现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的目标,使学生养成优良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坚持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结合语文教育特征,运用自主、探究等方式,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1.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为了发挥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教师需要通过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明晰的思维方式。语文课程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拓宽人文视野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

2.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教学不应仅限于传统的文本解读和记忆,更应强调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通过实际写作、口头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水平。同时,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和潜能。

3.构建开放性语文课程,加强语文实践

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知识框架,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创设多元化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构建开放性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加强跨学科的整合,使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促使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需求,树立生本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其教学的显著特征。开展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了解高中生的学情与需求,重视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以满足学习需求为目的带给其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1]。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应为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并构建知识,有效提升其探究能力。

2.明确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内容明确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在实际探究中,经常会出现主题不当、重点不明等问题。因此,为了让高中生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提高探究学习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提前明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重点和方向,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3.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课程改革倡导高效化课堂的构建,语文教师教学不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不断拓展知识,拓宽知识面,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通过构建高效化课堂,全方位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与创新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2]。

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以文言文为主,这些知识晦涩拗口,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未能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来掌握一些语言知识,不仅影响了学习效率,而且为后续知识学习埋下了隐患。

(二)教学方法不够恰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确立,应当符合学生实际学情,充分考虑其个性化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将先进教学方式合理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学方法与学生实况相适宜。但是,一些教师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机械化地沿用名师示范课程或者对这些课程进行刻意的模仿,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不利影响,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即知识、能力、价值观等角度。只有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教学开展提供目标导向,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观望态度,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所制订的语文教学目标比较机械化,虽然可行性强,但是很多教学目标是为了任务而设定,并未发挥目标导向作用,难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3]。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其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需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课堂,将其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促使其主动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心理动向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根據进行教学安排的调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此外,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投放学习资料,如阅读资料等,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真正体悟到语文的魅力[4]。教师在课程内容讲解完成后,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与探究时间,同时创造出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权进行学习和探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整体出发,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任何一节课开始前都需要明确整体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高水平地完成此目标。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小教学单元将几篇同一类型的文本有机编排起来,单元教学目标都比较明确,而且每一篇文本的习题设计都在为单元教学目标提供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整体出发,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个体差异拟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在该目标的导向下设计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难以制订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形下教学,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也无法把握重点,甚至出现知识断层现象,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成效,教师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价值观角度出发拟订出适宜的教学目标。

比如,开展《沁园春·长沙》一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本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背诵全文,结合写作背景深入体会毛泽东同志创作该词时的思想情感。因为高中生已经学习过很多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对他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轻松地进行文章的背诵。因此,在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在文章讲解过程中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将背诵目标、写作背景了解目标和体会思想情感目标有机串联起来,注重词中作者真实情感的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深化对该词的思想情感的认知,引发情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此为导向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固化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埋头学习,很少有机会自主思考与探究,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为学生留出充分的实践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仿写方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仿写方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在不断锻炼中提升写作能力[5]。同时,仿写教学可以锻炼学生思维,促使其将学习与写作有机结合,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写作内容,各方面能力都能有所提升。长此以往,高中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更强。

例如,在进行《过秦论》一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应用该教学方式,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确保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课文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一些学生参照《过秦论》中的写法特点,创作出很多相关的作品,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锻炼其运用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小组讨论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讨论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该教学方法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该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没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小组讨论法,将该教学法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同时,教师应当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增强团体意识。

比如,在讲解《故都的秋》一课中,语文教师可将该教学法应用到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并在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小教师,打造出一个个小教师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学习内容,并分享小组探究成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表现较好,对文章中的细节进行了讨论,包括描写手法、展现特征等;有的小组表现不太好,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所分享的探究成果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对文章细节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在完成小组自评与互评之后,教师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小组讨论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做出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显著提升了课堂学习实效。

(五)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多媒体资源泛滥等问题。一些教师不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时较为随意,也未能将其与学生实际学情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学生实际情况,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将网络课件资源进行本土化处理,根据办学特色,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打造出高中生喜闻乐见的趣味课堂。

以《荷塘月色》一文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中包含很多情境、环境的描写。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精准把控教学目标,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件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力度,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等的形式,将作者描绘的夏季雨夜情景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荷花开满荷塘的情景有直观的了解,感受到景色的静谧与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情与需求探究教学策略,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小组讨论法、应用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仲兵. 新教学策略与传统教法结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2022(21):40-42.

[2]林保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新教师,2021(6):64-65.

[3]李慧英.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评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食用菌,2020,39(4):29.

[4]郑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94-95.

[5]陶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多样化教学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2(4):80-8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特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