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

2023-03-29潘学俊

高考·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能力培养

潘学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性格形成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思政课堂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学生的背景、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基于此,文章对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展开了探究,先是分析了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意义,然后指出了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原则,并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旨在为高中思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中思政;差异化教学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科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千差万别,因此,采用一种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广泛的学习需求。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法。在此教学方法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等差异,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内容,进而创造一个更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深度参与,最终指向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探究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通过差异化教学,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多元需求。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兴趣、学科特长和学习方式各异。差异化教学下,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能够找到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第二,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有助于有效推动教育公平。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教学方式相对固化,一些学生因为个体差异而面临学科学习的障碍。在差异化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关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有助于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第三,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有望提升思政教学效果。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科学习,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更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使学科知识更深入地融入学生的思维体系中,达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第四,通过差异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从而更有动力地学习。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原则

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应遵循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原则为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差异性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满足他们的差异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应被视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公平性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1]。差异化教学不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群体,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和关注。教师应努力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

(一)综合考量,划分层次

通过全面而细致的综合考量,差异化教学的层次划分才能够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个体化的思政课程提供坚实基础,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科发展需求,还能够激发其学科兴趣,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划分层次前,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考量。第一,考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即教师需要通过日常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思政课程相关能力上的水平,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等[2]。第二,考量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需求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学生更希望提升理论素养,有的学生更关注实践应用。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期望。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生交流、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在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比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确保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将学生分为理论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和目标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思政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分层,以确保差异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根据差异,设置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在思政课程中的发展。

高层次的学生能力相对较强,对思政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对于高水平层次的学生,目标的设定应着眼于深度拓展其思政领域的知识面。通过设立高难度、高深度的学科目标,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这有助于使他们在思政课程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为未来的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思政领域核心理论,并对其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进行深刻而独立的分析;学生具备开展独立研究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能夠提出并解决与思政领域相关的复杂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社会和政治现象,深刻洞察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学生具备对不同思想观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能够理性评估各种观点的优缺点;学生具备将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和解决方案;学生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引导、带动其他同学进行思考[3]。

中层次的学生能力水平一般,对思政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因此,目标的设定应注重渐进性和实用性。通过制订阶段性的学科目标,引导他们在逐步提升中建立自信,形成持续的学科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实际运用思政知识的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做好准备。例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思政课程内容的要点和难点,包括主要理论观点和相关概念;学生通过逐步难度递增的学科任务,能够逐渐提升对思政领域的理解深度,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外学科活动,拓展学科兴趣。

低层次的学生能力相对较弱,对思政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因此,目标的设定应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设。通过明确而简明的学科目标,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思政领域的初步认知,培养基本的思政素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科兴趣,为他们打下学科学习的坚实基础。例如:学生能够对思政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掌握思政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运用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并重点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同时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4]。

(三)制作微课,因材施教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等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制作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实现精准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且微课是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无限次地使用和传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微课内容,为教学过程中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教学更加灵活和高效。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化的网络教学相结合。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答疑和指导,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依次形成混合式差异化教学。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新授课中的针对性辅导、复习课中的个性化学习、在线教学的差异化尝试。首先,是新授课中的针对性辅导。对于学困生,可以采用基础知识类微课进行针对性辅导。这类微课主要关注思政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这样的微课内容可以紧扣课程的基础概念,帮助学困生厘清思政知识体系,缩小基础差距,为他们建立起思政学科的坚实基础[5]。对于中等生,可以引入思维发展类微课,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欲望。这类微课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工具,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个性化的引导方式有助于中等生主动参与学科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科态度。对于学优生,可以利用学科思想类微课,支持他们进行深度学习。这类微课通常涉及思政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思想观点,通过深度解析和拓展性的知识呈现,激发学优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样的微课不仅可以满足学优生对知识深度的追求,还能够拓宽他们的学科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是复习课中的个性化学习。复习课阶段,个性化学习得以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制作复习课中的微课时,可以设计差异化的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和掌握程度,设置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复习内容。并借助技术手段,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习水平进行智能匹配,使每位学生能够在适宜的难度下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是在线教学的差异化尝试。在在线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上传并分享微课,并利用智能化的学习管理系统,推荐适合其水平和需求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在线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微课实现实时互动和反馈。教师可以借助在线平台进行即时答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对微课内容的理解和见解,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这样的互动性不仅能够弥补在线教学的缺失感,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求[6]。

(四)数据评价,共同进步

数据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客观、准确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数据评价,师生可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要利用定期的学科测评,收集学生在思政领域的学科表现数据,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对思政课程的学科兴趣等方面,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思政学科中的个体差异,为后续的差异化教学提供指导。其次,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也是数据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思政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获取学生对差异化教学的感知和期望。这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科需求,实现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收集实时的教学数据,包括学生的互动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反应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点,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考量、划分层次,根据差异设置目标,制作微课因材施教以及数据评价共同进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实施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思政课堂差异化教学路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淑霞.思政教学中高中生问题探究能力培养策略解析[J].高考,2023(9):53-55.

[2]周世杰,许洁.差异化教学如何落地:以二次学习微视频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3(1):83-88.

[3]张晓丹,郭多华.差异化教学: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6):55-58.

[4]朱焱.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養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3(1):39-43.

[5]彭贤则,万诗诗.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活动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2,21(5):39-41,49.

[6]赵雅哲.高中思想政治课分众式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21(13):199-201.

猜你喜欢

差异化教学能力培养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解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