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象切入,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

2023-03-29田廓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张孝祥念奴娇洞庭

田廓

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一些教师会选择从“意象”切入。但是,如何从意象切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的美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究与实践。下面,就以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为例详细地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寻找意象,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

词这种韵文,从晚唐五代发展到北宋初期,已从歌筵酒席之间本来不具有个性的歌词,发展成为能够展现作者的修养、品格、学识、怀抱的一种文学样式。《念奴娇·过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受谗言的影响被罢官后自桂林北归的途中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湖景色,下片抒发“肝肺皆冰雪”的高洁胸怀。其词境界疏朗空阔,情调凄凉萧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寻找其中的意象,以此来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押“仄”声韵,韵脚为“色”“叶”“澈”“说”“雪”“阔”“客”“夕”,读音短促有力。在读的时候应当作适当的停顿。整首词平仄交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对“更无”句中的“一”字、“玉鉴”句中的“三”字和“着我”句中的“一”字均应重读。下片中的“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气势豪迈,需字字重读。读上下片的结句时要用徐缓从容的音调,呈现出飘逸之色彩。

等学生诵读完全词,教师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内容。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扁舟”“素月”“明河”等意象。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幾个方面来回答。在词的上片中,词人描写实景,将地点、时间、人物、场景交代得非常清楚。“洞庭青草”点出地点为洞庭湖与青草湖。“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着我扁舟”交代人物与出行工具。临近中秋,作者泛舟在洞庭湖和青草湖间。月色澄明,万里无云,平静的湖面如“玉鉴琼田”,无边无际地铺展开去。月亮与银河一起倒映在湖中,呈现出一派澄澈明净、纤尘不染的风光。天地无垠,湖光澄澈,反衬出一叶扁舟的渺小与词人的孤寂。这样的景象的确是只能意会,难以言说,难怪词人会用“妙”字来概括。

都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精妙绝伦的一个句子。在教学中,我们还需引导学生找一找词中最关键的句子。细读全词,学生会发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是全词的高超之处。词人自做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当客人,舀尽西去的长江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个刚被罢免的人,竟然如此自信,竟然有如此大的胸怀,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浪漫主义情怀。抓住词中精妙绝伦的句子去品味整首词,学生能感受到其在拓展词意、传递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二、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意象之美

在上片中,词人用极其朴素简洁的笔法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临近中秋,在皎洁的月光下,洞庭湖水宁静无波,清澈无比。作者荡舟于湖上,心境也与皓月、清水一样澄净。他感觉自己的身心与天宇相融。月光不仅洞照了宇宙万物的形神相貌,而且洞照了自己的肝胆肺腑。在下片中,词人驰骋想象,要用北斗作杯,西江作酒,邀自然万物同饮,然后在这宁静无人的夜晚放声歌唱。作者的胸襟与气度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展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我们还需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活动,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的意象之美。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这样描写洞庭湖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景物描写这一方面来看,它与本词的上片有何不同?”经过讨论,学生会发现,《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等句描写的是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了洞庭湖的波涛汹涌,“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的湖面之广阔、水势之浩渺。《念奴娇·过洞庭》的上片主要描写月下洞庭湖的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碧波万顷,如洁白明净的玉鉴琼田。词人仿佛附身于明月,在天上遥望远方。“玉鉴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玉”突出了湖水的清澈透明,“万顷”表明湖面非常广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重探究一下词作中的“风色”二字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妙处。

先看“风色”二字。我们都知道风有方向、强弱,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依据的:李白《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静谧之中凸显澄澈。

再看“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样的光辉。“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其长天一色的美景。“表里俱澄澈”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非常美丽、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词人所处的地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如琉璃般的世界;二是扁舟上的词人也如秋月、秋水一般,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大丈夫。“表里俱澄澈”与后面的“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相呼应,既是在写月,又是在写人——明月下不忘初心、襟怀磊落的自己。词人独坐于扁舟之上,短发萧疏,衣衫单薄,感受着初秋夜间的凉意。由“月”这一意象,学生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境界高远。他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了一体。

三、拓展延伸,带领学生研究“月”这一意象

人们都说词人是美术大师。张孝祥在词作中描绘了非常美丽的景色。那么,在描绘这些景色的过程中,他着重写了哪一个意象呢? 很明显,那就是“月”。这首词所呈现的最突出的意象就是“月”。古往今来,写秋夜月色的诗词文章是非常多的,唐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妙句,宋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的绝唱。而张孝祥的这首词却写得最为明澈清冷。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很少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的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写词方面有意地学习苏轼。一些评论者也认为二人的作品极其相似。汤衡曾说:“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出自《张紫微雅词序》)《全宋词》收录苏词360余首(包括残句),“月”这一意象就出现了103次。张孝祥的这首词同样也写了“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带领学生一起去探寻一下张孝祥作品中“月”的特点。

张孝祥曾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这首词是他被谗言中伤,从广西落职北归,路过湖南洞庭湖时写成的。整首词洋溢着洒脱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了词人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和《观月记》。

观月记

[宋]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盤,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念奴娇·过洞庭》和《观月记》分别为张孝祥同年途经洞庭在观月后写下的一词一文,可以请学生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品析词、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叶嘉莹说,一首好词的标准就是“兴发感动”,将强烈的感情传达到读者那里,引领读者体验人生百态。《念奴娇·过洞庭》中的“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词人的壮志豪情。张孝祥没有像苏轼一样“扣舷而歌之”,而是伴随秋月,“扣舷独啸”,让读者的情绪也随之激荡开来。不得不说,词人已融入这秋夜与月色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以上是笔者从意象入手,开展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一中)

猜你喜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洞庭谣
张孝祥三问
钦点状元张孝祥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念奴娇 ·白衣兴颂
《星月一舡压洞庭》
洞庭情缘(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