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包身工》的“新闻性”
2023-03-29吕静
吕静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散文之间。作者一般会在记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下意识地塑造艺术形象,采用文学的手段去处理一些新闻素材,用文学艺术去反映现实生活。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有新闻性、文学性和争论性,同时具备真实、形象和抒情的特点。夏衍创作的《包身工》就是早期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这篇文章关联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深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其中所用的艺术手法,还要重视文章所具备的“新闻性”。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包身工》的“新闻性”。
一、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视角,体会新闻的客观性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体现在讲究真实。作者一般会以本人的视角或者全知视角进行写作。夏衍先生在创作《包身工》之前,调查和走访了“包身工”这一特殊群体,力求用简单、直观的文字去呈现包身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一开始,作者想将这个题材写成一篇小说,但是考虑到小说会给人带来“虚构感”,难以表现出包身工的真实境遇,所以最终决定将这个题材写成报告文学,使之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新闻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以明显感受到文中的叙述者就是作者本人。作者以全知视角将包身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较为完整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客观且全面地叙述了事实,很好地展现了新闻的客观性。
作者是文章中唯一的叙述者,他就像一台行走的摄像机,全面且细致地记录包身工的日常生活。正是因为作者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记录和叙述,且始终和描写对象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文章才更具客观性。在文章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包身工从起床、吃饭、做工到睡觉等各方面的生活细节。这些都是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真实看见并记录下来的。因为是旁观者和记录者,所以他的语言显得比较平淡,没有掺杂私人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作者的写作视角去感受新闻的客观性。
有的学生发现,在文章的开篇,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床的画面。透过简单的文字,他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包身工的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中写道:“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着太阳上山吗?”学生可以较为直接地感受到: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包身工就像是某种生物一样蠕动着,空气中回荡的全是带工们的辱骂声。作者如此冷静地观察和记录,是为了将事实客观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体会新闻叙事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包身工》的脉络入手,感受新闻叙事的完整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较为顺利地发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还原事件的全貌的,这体现了新闻叙事的完整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跟着作者的思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包身工一天的经历。
文章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它们之间是紧密相关的。作者分别围绕各个时间点,详细描写了包身工的日常生活。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在慌乱中被带工驱赶着起床;接着是四点半,他们身处于一个拥挤又肮脏的环境里,吃着猪才吃的食物;最后是五点,伴随着汽笛声,他们一股脑涌进环境恶劣的工厂,开始了长达十二小时的工作。作者经过长期调查和采访,获得的资料是相当庞杂的。他要记录包身工的日常生活,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作为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他截取了包身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以其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串起一个个场景,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三、带领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入手,感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为了顺利地写出《包身工》一文,作者亲自调查,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其中就有大量的数据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注意这些数据。在阅读时,他们不难发现,文中的数据既有约数也有确数,比如“画十字”“二十大洋”“期限三年”“两千个左右”“五十个以上”等。其中的确数都是包身工的工资制度里的内容。因为制度是固定的,其中的数据就能被准确地抄录下来,所以作者用的是确数。这些也都说明文本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重点留意“画十字”。之所以用“画”字,是因为包身工不会写字,所以他们只能通过“画十字”的方式来签字画押。之后,在提及包身工这一群体的数量时,作者用到了约数。这是因为这个群体比较庞大,他靠走访和调查的方式只能估计大概的人数,很难确定具体的数字。文中的數据都是作者在实际调查中得到的。他在表述时也十分谨慎,在不能确定具体的数字时就使用约数,尽可能地去还原事实。这同样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虽然作者主要描述的是包身工们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身边还有各色各样的人物。想要全面而真实地记录包身工的生活,多少还需要提及其他的人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人物的称呼,进一步感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比如,文中的“猪猡”是带工们对包身工的称呼,“猪猡”在上海方言中是骂人的词。带工们称包身工是“猪猡”,可见在他们的眼中,包身工就和牲口一般,可以肆意辱骂。事实也正是如此,包身工如同被圈养的牲畜一样,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睡觉,吃着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加上很少的碎米、锅巴等煮成的粥,生病了也不能停下工作,哪怕是工作到死也不会被人怜悯……作者将“猪猡”“懒虫”这些称呼放到文章中,是在还原带工们对包身工的称呼。这也有力地体现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总而言之,《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记录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包身工的真实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把握文章所具备的“新闻性”,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