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与创新

2023-03-28刘娟娟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创新

刘娟娟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类期刊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困境,但是,作为助力教育的一分子,必须要提升自我、提升服务,守正创新。在传播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共同致力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类期刊 教育强国 守正 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这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奋斗的方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所有人的努力。

镌刻在中华书局入口处的,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先生的一句话 “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2]无不体现了书业,即今日的出版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同图书、报纸一样,是出版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文化传承与思想传播的载体,是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全面宣传思想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我们通常是以期刊内容的属性作为分类的依据。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学术定位和发展目标,而教育类期刊是 “指以教育理论、教育学、教学管理及各级各类教育为主的刊物”[3]。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人民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助力教育强国、出版工作的一部分,教育类期刊同样深感责任重大,与教材打好配合战,在传播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争创国家一流甚至世界一流刊物。

一、教育类期刊的发展困境

目前,部分教育类期刊与国家一流刊物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类期刊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

一方面,无论是从出版形式还是期刊栏目,抑或是期刊内容,有的教育类期刊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一成不变的期刊封面、期刊栏目和出版内容。另一方面,大多的教育类期刊“在刊名、栏目名上也都大同小异;在期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方面也缺少创新”[4],限制了教育类期刊本身的发展。

(二)传统教育类期刊的转型困难较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阵营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更新,信息和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类期刊在融媒体能力方面转型较慢,特别是囿于纸质出版的传统模式,传播平台及传播模式更新速度较慢。

(三)部分教育类期刊的时效性不足

约稿周期长、审稿周期长、编校周期长等因素制约了部分教育类期刊的及时、有效出版。尤其是高水平的编辑、复合型人才的缺失,致使教育类期刊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四)教育类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5]目前来看,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教育类期刊还比较少。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部分教育类期刊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教育类期刊发展的路径探寻——守正与创新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教育类期刊作为助力教育的一分子,必须要提升自我、提升服务,守正创新,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积极努力。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6]

(一)守正

为了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教育类期刊需要坚守以下几个方面。

1. 守住教育类期刊的宗旨与原则

教育类期刊是党宣传教育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传播我国教育政策与方针的窗口,是引领教育领域专业发展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7]

教育类期刊作为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支力量,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就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专业引领,传播先进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自身的宗旨和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守住教育类期刊的质量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中要求“提升我国报纸期刊整体质量,完善报纸期刊出版优胜劣汰机制,调整报纸期刊结构,优化报纸期刊布局”。期刊作为研究成果的载体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阵地,质量的重要性可谓是举足轻重。守住出版质量是教育类期刊一以贯之的要求。教育类期刊亦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由优秀学科编辑参与质量把控,充分协调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参与审稿,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术编辑和责任编辑进行完美配合,确保期刊的高质量出版。同时,提高教育类期刊的学术品质,更好地实现教育类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好地为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目标服务。

3. 守住教育类期刊的发展方向

我们以教育类期刊为纽带,着力加强与各级各类学校等进行合作,在内容组稿、刊物定位、学科联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致力于整合教育类期刊资源,建设矩阵型培训体系,打造品牌化产业高地,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培养、学科建设助力。

4. 守住教育类期刊的人才

教育类期刊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高水平的编辑、复合型人才的支撑。第一,选聘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科素养优的人才作为教育类期刊的主编,担当重任,扛起大旗,确保教育类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建立较完备的人才激励机制与培训成长机制,全面提升教育类期刊编辑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激发广大教育类期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熟悉教育领域且编校水平高的队伍对于教育类期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初审环节的遴选稿件到编校过程的打磨稿件,教育类期刊编校人员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准确地对文稿的价值做出判断,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作者的写作,对文章进行提升与优化。

(二)创新

教育类期刊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

1. 形式上,创新栏目设计,做好主题策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8]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期许。教育类期刊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助推学科发展,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引导,围绕重大教育政策发布节点和重要教育政策策划好专题或主题传播,聚焦人民普遍关注关心的教育热点、痛点、焦点、难点等进行栏目设计,起到教育政策的宣传与思想引领的作用。以主题或者专题的形式聚焦教育热点,把握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才能引领教育方向,吸引作者和读者与期刊同向同行。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进行了多层面的改革,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教育类期刊上,诸多研究者围绕这一政策背景下所出现的教育话题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面对这类问题或现象的时候,教育类期刊要深入教育一线,深入基层,了解各层级学校的教育需求,抓住各级各类教师的需要,组织策划满足广大学生家长的专题,“既要体现期刊内容接地气,也要彰显教育类期刊的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9]。

2019年,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中要求“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聚焦内容生产,鼓励多出精品,提高出版质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着力推出更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优秀出版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出版一部分的教育类期刊必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借助数据分析,抓取互联网热搜热词,根据相应的热点问题聚焦相应话题”[10],引领教育话题的传播,引导正向的话题舆论。

2. 内容上,紧抓时代教育主题,发表教育的前沿观点

教育类期刊经过多年的运营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渠道资源,如师范类院校主办的教育类期刊都有相关学院、学科以及名师、名家的支持,便于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开发,可以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

3. 创新增值服务,升级合作模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已经进入了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的新时代。在这一时期,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是新趋势。如此一来,在新时代,教育类期刊一方面是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各地的教师,需要下大力气拓展教师资源整合中心,建构面向广大教师与教研员的资源平台,建构云平台,并充分利用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抖音、微信等短视频平台,“将教育类期刊与人工智能有效融合,借助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算法推荐,能够更好地推进教育类期刊出版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个性化,有利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也能构建起优质精品内容资源生产服务的全新产业链”[11];另一方面是开发学科类竞赛教辅、竞赛培训课程,参与组织各级学科竞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教育类期刊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产业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共同拓展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助力教育学科的发展。

三、结语

出版工作是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教育类期刊的工作人员,我们将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行动指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坚守教育类期刊的出版阵地,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使命,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类期刊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既要传承文化,又要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6] [7]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20,43-44,34.

[2] 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32.

[3] 张凤瑞,吴体钢.期刊编辑出版200问[M].上海:书海出版社,1995:4.

[4] [10] [11] 乔彦鹏.教育类期刊的出版管理模式创新对策[J].新闻传播,2022(15):86-88.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6.

[9] 郭晓霞.新时代教育类期刊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86-90.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