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探究

2023-03-28谢宜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传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家的历史文脉,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意义和具体方式,以期为培养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合;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172—03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优秀传统文化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受到冲击和边缘化的趋势。然而,随着人们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增强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重新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引导国家发展和塑造公民品质的重要力量。同时,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成为当代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高校在课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加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爱国情感。许多高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成果,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够强烈。其次,个别学生存在功利主义思想,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缺乏爱国奉献精神。此外,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进行教育引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培养和提升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深厚的国家历史、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和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蕴含着崇尚集体利益、忠诚奉献、勤劳智慧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契合。通过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从而更好地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案例和榜样,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优秀传统文化中涌现出许多爱国英雄和伟大事迹,他们的奋斗和牺牲精神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榜样人物和事件,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国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爱国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加深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这种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推动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智慧,是国家的文化基因。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和责任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如孝顺、尊老、礼义等。这些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的核心精神相契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二)社会层面上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如家庭观念、孝道、友善、敬老尊师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社会良好风气、培养公民道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社会层面上弘扬传统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建设和谐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这有助于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社会,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社会成员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深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三)个人层面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可以深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形成自豪和自信的国家身份认同。这有助于个人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尊和自信心,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如诚信、孝顺、仁爱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这有助于个人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积极价值观的人,为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财富,个人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和创造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中华优秀传統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探究

(一)将爱国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学课堂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爱国精神,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社会和谐、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契合。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元素纳入思政课堂,可以加深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渠道,通过引入爱国教育资源,可以为思政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还可以邀请优秀爱国主义教育者或退伍军人等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爱国情怀。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可以在思政课中增设“爱国主义教育”单元,系统性地讲授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通过案例分析、文献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选读,如《论语》《道德经》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道德准则,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

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传统舞蹈、民乐演奏、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增进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或者组织学生参与传统美食的制作和品尝活动,如包饺子、制作汤圆、烹饪粽子等。通过亲手制作和品尝传统美食,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食物与情感、家庭和谐的紧密联系。安排学生参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址和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兵马俑、丝绸之路遗址等。通过亲身参观,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退伍军人进行主题演讲和讲座,探讨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爱国情怀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各类纪念活动,如纪念先烈、革命先驱或英雄人物的生日或逝世日。通过举办座谈会、献花仪式、诗歌朗诵等方式,引导学生缅怀先辈、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红色娘子军》等。通过观影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制作展览和艺术作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可以组织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展览,以及手工艺品、模型等的制作,体现学生对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通过校园宣传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参与爱国主义志愿活动,如参观福利院、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同时组织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戏剧、音乐、舞蹈等节目,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四)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教育工作

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目标,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计划应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确保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选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革命历史纪念馆、文化名城、革命遗址等。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机会,加深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认识。整合基地内的教育资源,如文物、展览、纪念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展示内容。利用展品、图片、文献等,讲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关的故事和历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结合基地的特点和资源,开设爱国主义教育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作用。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和体验,如模拟红军长征、抗战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坊等。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中的爱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协助基地的维护和管理、参与社区服务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开展与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写作、演讲等,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和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理解。

(五)优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环境

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在校园中设置文化墙、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和标语等,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兴趣和关注。利用校园的电子屏幕、广播、校园网等多媒体平台,定期播放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加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如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馆、数字资源库等,收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等,供学生借阅和研究。创建在线学习平台或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资料、课程和视频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动和分享,促进他们对文化和教育主题的深入思考。利用校园空间,设计展览和展示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相关内容。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组织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戏曲表演、音乐会、舞蹈演出、书法展示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艺术表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文艺创作,展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表达。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和认同。通过教师的引领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認同。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我们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了解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将这些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嘎松巴姆.文化自信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与途径分析[J].西藏艺术研究,2021(4).

[2]赵苑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究[J].传播力研究,2020(23).

[3]郭鹏杰,张贺祥.传承与对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8).

[4]王苏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20(13).

作者简介:谢宜冰(1995—),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