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2023-03-28易燕娥
易燕娥
作业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部分,具有巩固课堂知识、做好教学反馈的功能。“双减”政策对作业优化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业设计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新理念下的作业不但具备巩固知识、反馈效果的功能,更要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作业设计问题,而后从确立数学内容,明确作业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炼作业内容;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丰富作业形式,着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
当下数学作业的设计问题:(1)目标片面。目标是引导教学开展的导向标,于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一定程度来讲,作业设计是新课标理念的反映。但当下的作业目标片面,过分关注知识教学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2)作业类型单一。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涵盖知识、能力、数学思想等诸多方面。但当下的作业以习题为主,关于调查、实践等作业较少,所以无法让学生真切感知到数学的乐趣,自然应付了事。(3)作业缺少层次。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数学作业大都“一刀切”。但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是不同的,“一刀切”的作业势必会抑制学生的发展,同样削弱了作业的功能。(4)未能与生活联系起来。教材内的知识是对生活实践的高度概括,作业设计也是如此。因此,数学作业设计要向生活延伸,通过将生活与作业设计整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看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策略
(一)确立数学内容,明确作业目标
目标是指引教学前进的方向,作业设计也是如此。为了提升作业的指向性,教师不仅要将作业设计纳入备课环节中来,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如此才能设立合理的作业目标,确保作业设计的有序开展。例如,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一课的学习中,从生活经验来看,部分学生对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分类的标准缺少系统的了解。因此,结合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原始数据分类,然后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整理数据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讨论整理后的统计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关于数学作业的设计,着眼于文章上述提到的几个目标,可以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相应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究的热情。因此在作业布置之前,教师要把握好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设计作业,才能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同时明白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
(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炼作业内容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一个教学理念,对学生优秀品格的发展、关键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夯实了基础。因此双减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明确好核心素养的理念。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中,在学生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长度单位,按照它们之间的进制关系,将其转化为小数进行表示(见图1)。在学生分析、计算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方法,同时又再一次帮助学生巩固了长度单位的知识。
(三)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的生活背景、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其学生在数学学习表现的能力和思维反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数学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不同。“一刀切”的作业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要秉持“差异化”的原则,对学生开展差异教学。为了提升差异化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在课前通过谈话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通过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合理的差异作业。一般情况下,对数学作业的差异化设计,体现在作业量、数学题的难易程度、作业形式这三个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对他们做出合理的评估,通过适时的调整教学,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例如,在“小数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后,教师便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差异化的作业:(1)基础作业:了解生活中商品的价格,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小数的具体含义。(2)变式训练:以元和米为单位,探寻生活中的小数,然后说一说它们具体的含义。(3)思考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大家想一想这与我们之前所学的整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基础部分的题,鼓励学生主动完成变式训练,关于思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完成,在完成与之相应的作业上增强学习信心。
(四)丰富作业形式,着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以往机械化的习题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但单一的形式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甚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突破这一点,教师要在作业设计形式上下功夫,力图通过丰富的作业形式激活学生的能动性,同样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汲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文章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为例展开了分析。
1.布置单元作业,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往的数学学习以课时为主,作业布置也较为散乱,难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单元作业的设计,则可以很好地优化这一情况。例如在完成“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之后,教师便要布置如下的单元作业: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大家利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的方式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家的整体认识比较清晰,如表1中“小数的初步认识”作为本表的核心关键词,下设二级关键词分别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组成、小数的比较、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计数单位,然后在二级关键词下面又进行了细分。在学生完成单元知识归纳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合等能力。
2.布置生活化作业,深化学生的认识
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他们以自我感知来认识事物。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生活类作业,来强化学生的认识。通过完成课前作业和课堂学习,学生建立了小数的初步概念,为了深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教师可以为他們布置生活类的作业:请学生利用直尺对文具盒、作业本、电脑桌的长度进行测量,然后走进水果店,调查苹果、鸭梨、香蕉以及草莓等水果的价格,也用小数表示出来。如下是班内一名学生的作业:文具盒的长度是0.28米,作业本的长度是0.18米,电脑桌的长度是1.2米;苹果是3.5元/斤,香蕉是2.5元/斤,鸭梨2.97元/斤,草莓14.56元/斤。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测量的知识,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明白了小数在生活领域的具体应用,深化了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3.设计合作类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
应试理念下的作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一个人完成。新课标明确了合作教学的要求,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教师也要秉持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组合搭配,让每个人在完成作业中发挥潜能,共同完成作业。同时合作作业的设计,还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完成“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后,教师布置了合作类作业:测量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要求每10个人为一个合作小组,最终将测量的结果用小数的形式进行表示,然后整理成一个表格。合作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表示方法,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4.设计竞赛类作业,发散学生的思维
从本质来看,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新课标明确的一项目标。因此,教师要通过设计竞赛类作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掌握了小数表达方法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请同学們用3、0、9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如下是一名学生的详细解题过程:
由3、0、9三个数和小数点组成的小数,分为三种情况:
(1)以0开头,有0.39、0.93;
(2)以3开头,有3.09、30.9、39.0、3.90;
(3)以9开头,有90.3、9.03、93.0、9.30。
在竞赛类作业中,学生会认真观察,不断尝试,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避免遗漏还运用了排列的方法。在解决上述的作业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向上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知识是紧密相关的,更关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体系。
5.设计游戏化作业,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
小学生正是爱玩、好奇的阶段,将作业融入游戏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在玩中掌握了知识。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秉持寓教于乐的设计原则。为了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力,教师布置了“换名”的游戏作业:铅笔2角=( )元,汉堡10.5元=( )元( )角,杯子的高9厘米=( )米。如下是班上一名学生详细的解答:
铅笔2角=(0.2)元,角与元之间是10进制的关系,所以2÷10=0.2元。
汉堡10.5元=(10)元(5)角,10.5元=10+0.5,10表示的10元,0.5元即5角。
杯子的高度9厘米=(0.09)米,厘米和米之间是100进制的关系,所以9÷100=0.09米。
上述的游戏作业让学生灵活地掌握了小数的有关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要增加游戏的难度,如设计“迷宫闯关”,借助积木提前摆好积木,学生需要闯过迷宫回答问题,答对者会掌握下一步迷宫探险的路径,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作业是数学课堂的一部分,有效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知识巩固、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双减”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下,教师要看到当下作业的弊端,通过多方面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完成中来,进而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与支撑。也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作业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将作业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编辑:陈鲜艳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编号:Fjxczx22-35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