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珍珠球活态传承研究

2023-03-28阎娜佟云龙陈庆国梁彩荣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研究

阎娜 佟云龙 陈庆国 梁彩荣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满族珍珠球活态传承进行研究,文章探讨了其价值、 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包括弘扬文化归属感;培养专业指导力量,共创可持续发展;协力共推活动,点燃参与热情;创新推广手段,助力文化传承。

【关键词】珍珠球;活态传承;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74—03

近年来,我国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相继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明确了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推动传承发展的具体要求。2021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强调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工程。诸多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使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及技艺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十足进展。满族珍珠球是一种结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体育竞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起源于吉林省,相继被确立为省级、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对满族珍珠球项目保护和传承方面给予了更加深刻的关注。[1]

一、传承价值

(一)历史价值

珍珠球的根源追溯至清朝初期,当时在吉林东南部地区,满族部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球类活动,后演变成今天的珍珠球运动。这个活动见证了满族人民在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世代繁衍生息,为研究东北地域史和民族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逐渐演化为集体娱乐活动,并在满族社区中传承发展,珍珠球不仅记录了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为东北地域史提供了珍贵实证资料。珍珠球见证了社会演变,也提供了对满族人民日常生活、社交结构和文化传承的实质见解。[2]

(二)文化价值

满族珍珠球运动承载着深厚的东北地域文化和满族民俗文化,成为满族标志性的体育运动。传承满族珍珠球,实质上是在弘扬满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和发展当代少数民族文化和东北地域文化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项古老的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是满族文化的载体和延续。透过珍珠球运动,人们能够感受到满族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如团结、合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满族民俗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满族珍珠球运动的传承既是对满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化和东北地域文化的积极推动。[2]

(三)健身价值

珍珠球运动的实践在锻炼身体和心理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效果,促进了全面的自身健康发展。参与珍珠球的个体通过这一锻炼形式,不仅能够摆脱心境的低迷,重振精神以焕发身体活力,还能够消除身体疲软感,使肌肉充盈踏实,为身体注入崭新的能量。这种参与形式有助于调节和提升个体身体潜能,为负面情绪提供了良好的宣泄途径。

(四)社会价值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推广珍珠球运动有助于提升全民健身参与度,增强城乡居民高质量文化生活的获得感。这项运动既具有娱乐性,又能够作为一种全身性锻炼,符合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珍珠球运动作为一项适合各年龄段的健身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通过组织珍珠球比赛、推广相关活动,可以在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们的运动积极性,促進身心健康。全民参与珍珠球运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为构建健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珍珠球运动的推广对于提升体质、锻炼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将珍珠球运动引入校园,组织校际比赛,可以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珍珠球运动的推广还能够打造体育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支持。通过建设专业的珍珠球场地、举办赛事和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观赏。这有助于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3]

二、传承困境

(一)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对于珍珠球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不够充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珍珠球难以在社会层面形成更广泛的认同。其次,媒体在传播珍珠球文化方面亦存在不足。珍珠球的传统价值和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媒体关注,缺少专门的珍珠球宣传渠道。相较于其他更受关注的体育项目,珍珠球未能在媒体上占据足够的篇幅,这导致社会群体对其了解的途径相对匮乏。宣传力度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社会层面珍珠球参与者对这一传统项目的文化认同感。由于缺乏对珍珠球文化的深入了解,社会层面的爱好者难以在项目中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珍珠球的参与热情,也限制了珍珠球在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归属感的降低导致社会层面的爱好者在珍珠球运动中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参与层面,而未能深入体验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这种认同感的欠缺,使得珍珠球在社会中无法形成更为广泛的共鸣,也难以在新一代人中传承下去。[4]

(二)专业指导力量匮乏,持续发展性较低

专业指导在体育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专业指导力量匮乏,珍珠球爱好者们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受到了较大限制。其次,专业指导的不足影响了珍珠球运动的技术传承。在传统项目中,技艺的传承通常依赖于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士。然而,在现代社会,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导致珍珠球技术的传承较为薄弱。爱好者们往往只能通过自主练习和交流,而缺少专业的系统指导,限制了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再者,珍珠球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项目,其技术层面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来挖掘和传承。传统体育项目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专业指导正是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注入到技术训练中,使得运动更具深度和内涵。在社会层面,由于专业指导力量匮乏,珍珠球技战术的发展相对较为平面,难以挖掘和传承其中的更多文化内涵。[4]

(三)文娱活动开展欠缺,参与热情性受限

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未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得各方面资源难以集中,难以形成合力推动珍珠球活动的发展。文娱比赛的不足是限制珍珠球活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比赛是珍珠球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参与欲望。然而,在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尚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和推动机制,导致文娱比赛缺乏规模和频次。这使得珍珠球活动缺乏足够的舞台,无法真正吸引和激发人们的积极参与。此外,对珍珠球运动的认知度和宣传力度相对较低也是问题之一。相关部门和学校在宣传推广珍珠球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很多民众对于这项运动的了解有限。[5]

(四)传承技术手段贫乏,全县覆盖面狭窄

珍珠球传承技术手段的贫乏,不仅包括缺乏系统化、阶梯化的教学材料,也包括缺乏规范的培训资源。这意味着传承人、教师在进行传授时缺乏可供参考的标准化材料,难以将珍珠球的技艺系统地传递给学习者。[5]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传承过程显得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限制了珍珠球文化的深入传承。其次,传承手段有限表现在传承人数量稀少、传承机构规模狭小,传承活动范围面狭窄等,导致了这一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播受到限制,影响了更广泛地推动珍珠球文化的传承。

三、传承路径

(一)弘扬文化归属感

通过制定相关方案,提供场地设施和经济资助,为珍珠球的传承、推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组织珍珠球比赛、文化节庆等形式,将珍珠球文化融入社会生活,提高人们对其的认知度,推动相关研究项目,挖掘珍珠球运动的深层文化内涵,为其在国家文化体系中找到更准确的位置。共同策划并推出专题报道、纪录片等内容,深度挖掘珍珠球运动的历史渊源、传承人物及其故事,引导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这一文化传统。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媒体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对珍珠球的热爱和自豪感。媒体的线上线下互动也是建构珍珠球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手段。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互动活动,鼓励民众分享与珍珠球相关的个人故事、照片或视频,形成社群效应。同时,媒体通过开设专栏、节目,邀请专家学者和珍珠球传承人进行深入解读和访谈,进一步传递珍珠球文化的价值与魅力。[6]

(二)培养专业力量,共创可持续发展

加强珍珠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珍珠球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珍珠球专业力量。珍珠球教育不仅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珍珠球指导员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理解和解读珍珠球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能够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或日常培训训练中。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教授珍珠球,激发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教练和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体育精神以及文化自信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珍珠球运动,不仅培养珍珠球爱好者、学生的身体素养,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这样的教育不仅促进珍珠球在校园与社会中的传播,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7]

(三)协力共推活动,点燃参与热情

协力共推珍珠球活动,旨在点燃社会对珍珠球运动的热情,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这一合作努力将为珍珠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社会层面培养更深厚的文化认同感。通过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多方合作,举办定期的珍珠球比赛,不仅能够促进珍珠球运动的传播,还为参与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开展珍珠球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这项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点燃他们对珍珠球的热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互联网媒体等渠道,深度挖掘珍珠球的文化内涵,推动相关报道和纪录片,将珍珠球运动推向更广泛的视野。同时,社交平台的活跃宣传也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吸引更多人参与并分享他们在珍珠球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建立珍珠球文化的展览和培训中心,是协力共推珍珠球运动的重要一环。通过展览,将珍珠球的历史、发展以及优秀传承人的故事呈现给公众,增强人们对珍珠球的认知和兴趣。同时,培训中心的设立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培养更多的珍珠球教练和传承者,助力珍珠球运动更好地发展。[8]

(四)创新推广手段,助力文化传承

为助力珍珠球文化的传承可以开拓多样的传承手段,通过创新方法激发更广泛的兴趣与参与,确保珍珠球传统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借助数字化平台,创建珍珠球传承的在线学习资源。通过专业的网课、教学视频以及互动式学习平台,让有兴趣的人随时随地学习珍珠球的技巧和文化内涵。这样的在线资源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一代,也能够方便有远离传统教学场地的学习者,从而实现珍珠球知识的更广泛传播。积极推动珍珠球文化的艺术表达与创新。组织艺术家创作以珍珠球为主题的绘画、雕塑、音乐等作品,将传统融入当代文化创意中。这样的创新表达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人对珍珠球文化产生兴趣,也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艺术活力。建立珍珠球传承体验馆,提供互动式的学习和体验环境。通过展示珍珠球的历史、器材制作、传承人故事等内容,让参观者全方位了解和感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馆内可以设置珍珠球体验区,让来访者亲身感受珍珠球运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举办珍珠球文化节,定期开展各类庆祝活动,将珍珠球文化融入社区、学校和城市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文化节能够通过庙会、表演、讲座等多样活动形式,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培养他们对珍珠球文化的浓厚兴趣。[8]

参考文献:

[1]梁文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7.

[2]徐涛,段凯.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运动文化整理与编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付海鹰,杨霄.满族珍珠球在我国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9).

[4]李美娟.全民健身视角下珍珠球发展与推广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5).

[5]李岩,金苹.对满族珍珠球在高校推广、普及的研究[J].西部皮革,2020(4).

[6]罗悦廷,张高华.体育强国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再出发——民俗文化视角下满族珍珠球运动的变革与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3).

[7]佟云龙,吉学武.满族珍珠球运动的发展史及在高校教学推广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2(8).

[8]王梓丞.傳统体育项目珍珠球走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路径研究[A].见2023年首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策略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LJY202200595617)。

作者简介:阎娜(1997—),女,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