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艺术赋能梅山剪纸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2023-03-28连芷平陆浩越刘润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非遗

连芷平 陆浩越 刘润东

【摘 要】梅山剪纸文化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湖南益阳安化等地区流行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梅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且风格大胆,手法独特、形式多样,梅山剪纸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 、生育 、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纸影戏)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在地拍摄记录以及访谈传承人,深入了解梅山剪纸文化,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艺术为其赋能,融合现代发展趋势传承梅山剪纸。

【关键词】梅山剪纸文化;多媒体艺术;“非遗”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38—03

引言

梅山剪纸文化历史悠久,清·嘉庆十六年《安化县志》中便对梅山剪纸进行了详细记载,且一直保留至今。一方面原因是梅山剪纸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梅山剪纸文化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湖南益阳安化等地区流行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1]。梅山文化是古梅山地区劳动人员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积淀的原始文明形态,因地理环境因素,梅山文化在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碰撞的过程中,造就了梅山文化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梅山剪纸多数通过大胆、写意的风格,用拙朴而简洁的手法塑造各种角色,用粗犷、质朴的造型元素,并在细节之处附以细腻的情感表达[2],给观者一种“大巧假设拙”的美感,也使得整个梅山剪纸作品变得活灵活现,充分的表达出当地人民淳朴的风情。

另一方面,梅山剪纸文化承载了世世代代梅山人的精神寄托。梅山剪纸文化既依附于梅山文化,也是梅山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其存在几乎贯穿了梅山人的一生。梅山剪纸多是用于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大多是表达梅山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梅山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再加上自然环境险恶,人民骁勇抗战,便把对万物生灵的敬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剪纸中。梅山人在婚嫁、丧葬、治病及节庆等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上,都具有独特的习俗[3],梅山剪纸在其中也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凸显出梅山民俗特色以及梅山文化底蕴。梅山剪纸在2021年被例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艺术制作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剪纸,除了内容上体现了明显的梅山文化特色之外,手法上也更加独特,梅山剪纸形式多样,分剪花和锉花两种类型,有平面、立体、单色、套色、画彩等多种形式。

深入了解这些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制作过程等方面,更进一步为我们的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打下基础。经过文献分析,我们了解到,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媒体艺术发展及结合创新上已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与探索:如刘铁生认为梅山文化可以借助数字化摄影技术、虚拟化图像处理等方式,对梅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的收集和整理[4];邓世维等研究者提出,梅山剪纸的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从图形转译、维度转化 、媒介转载三个方面来实现[5];陈旎妮则探索了如何利用多媒体创新设计打破时空局限,将剪纸手法元素符号等进行分析、整理及分类,最终利用声音影像结合创造动画[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基于梅山文化和梅山剪纸文化,借助新媒体媒介,将多媒体艺术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赋予剪纸艺术全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梅山剪纸艺术,认识梅山文化,从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及非遗艺术。

一、梅山剪纸文化的传承考察

在梅山文化活动中,可以用土纸剪成各种图形符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安化先溪镇有这门手艺的剪纸师傅祖传四代,并且保留了140多年前的剪纸图样模板和制作工艺的技术,是研究梅山民俗文化和传统剪纸的重要实物资料[7]。生长在安化县仙溪镇光明村的剪纸艺人向亮晶提供了大量传统剪纸资料,反映和佐证了益阳市近代剪纸活动状况,益阳市2009年通过相关专家论证,确定该生存状态的剪纸艺术为益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山剪纸一般是以平面的二维图像,用于节日婚庆等特殊活动中以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祝福和愿望。技艺上包括了以下手法:(1)矬花。锉花是梅山剪纸的主要技法,用香樟木墩做成垫板,铁质鏨刀为工具,用大拇指或食指在手柄顶端发力,多次垂直向下点刀进行造型。(2)剪花。剪花类似于传统剪纸,多采用对称图案,通常一次能剪4—6层。(3)装饰。为了增强装饰性,梅山剪纸往往会用白色加图点线,或者涂以色块突出效果。

在类型上,梅山剪纸包含了祭祀剪纸、门笺剪纸、婚庆剪纸和鞋底花等。梅山地区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之间,会在大门上贴门笺纸,民间对有这样的描述“贴了门签纸,辞了讨账客;扯了门签纸,辞了拜年客”。此外,梅山剪纸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婚庆剪纸,梅山地区的婚庆剪纸以鹅为主要图案,传统民族文化中不能缺了鹅,有无鹅不成婚礼之说。婚庆剪纸除了表示喜庆之外也是有禁忌的,一般会以主人家的房间数量来进行剪纸活动。

鞋底花是指在老人祝寿的鞋底贴上荷花剪纸,寓意脚踩莲花。一般在老年人寿诞或者去世时使用,在年纪较大的老人传统祝寿礼仪上,做儿女的为其准备的寿衣寿鞋,可以是普通的大众鞋袜,也可以是等亡故时穿戴的,贴上剪纸荷花,意思是死后能进入仙境,表达祝愿父母长寿的意思。还有老人死后入殓时穿戴的鞋子也贴上剪纸莲花,意思也是相同的。

现代梅山地区剪纸艺人向亮晶,根据“包豪斯”的“立体构成”理论,结合自己的设计思想,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立体剪纸,“梅山剪纸”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是中国的剪纸艺术一枝绚丽的花朵。

梅山剪纸文化的另一分支是益阳纸影戏。湖南影戏的演出自形成时期开始一直使用指引。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是目前国内少见的既有着悠久历史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8]。传统纸影制作技艺的核心分布区是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在与之毗邻的桃江县、沅江市、南县、宁乡市、湘阴县等相同文化类型地区亦有分布。益阳传统纸影继承与保留了宋代“素纸雕刻”遗风,以纸作为影偶制作的主要材料,制作技艺历史可以追溯至清乾隆十三年来沧水铺镇定居经商发家的朱以发。“康乾盛世”促进了影戏的长足发展,从事影戏雕制的传承人明显增多,技艺也得到极大提升。朱以发后嗣及其徒弟一直将该技艺传承至今。

益阳传统纸影由影偶、头像、帽饰、场景等构成,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其制作技艺大致可分为制浆、制壳、拓样、贴样、固定、修样、双雕、合成、单雕、收毛、填色、上油、组装、靠肩、上杆、开脸、制帽、开光等18个步骤,工艺繁琐,均需要手工制作完成。传统纸影帽饰头像灵活运用,可任意分开、组合,在造型上吸收了剪纸、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养分,刀线、结构、花纹、图饰力求多变。不同时期的益阳影偶在形制有所区别,传统影偶的头谱为半侧面,即“七分相”,通常描绘两只眼睛,身段衣着为全正面;在20世纪60年代,头谱为出现一只眼睛的正侧面,即“五分相”,身段则为半侧面;而现代影偶的风格则多种多样,会针对不同角色制作专门的影偶形象[9]。

益阳影戏多为民俗节庆、祭祀类的剧目,备受民众欢迎,经久不衰。近代以来,传统影戏充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改编大量新剧目,还融入相声、快板等说唱艺术元素,观者耳目一新。传统纸影制作技艺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目前已发展为融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教育传承等为一体的多元传承方式,产生了朱龙、曾美等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纸影制作技艺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平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殿堂里不可缺少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的剧装制作技艺,是皮影戏文化生态的重要保障,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纵深发展。通过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影响,梅山剪纸结合自己的文化艺术魅力,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以极高的观赏价值、珍藏价值成为民间艺术精品[10]。

二、梅山剪纸文化的创新思索

(一)基于非遗传承的梅山剪纸数字化保存

剪纸是梅山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承载着梅山人质朴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情感。在当代,我们可借助数字化摄影技术、视频档案等方式,对梅山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收集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设计师可以将梅山剪纸进行视觉转化,并针对色彩、构图、主题进行相应类别的造型构图,将梅山剪纸进行视觉转化,让观众能够通过数字化渠道真实地感受到梅山剪纸的艺术魅力和地域特色。

(二)基于资源共享的梅山剪纸数据平台构建

互联网平台能够更好的将企业、社区、传统手工艺人、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实现快捷、方便的有效沟通,并且不受地点时空的限制。梅山剪纸文化的传承可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资料、口述材料、文献材料等资料,构建公信力较高、共享程度较高的梅山剪纸文化数字资源平台,一方面搭建梅山剪纸文化与外界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梅山剪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梅山剪纸数字化创新

在数字化浪潮下,可以看到动画文化的传播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形态,数字化创造动画艺术新的业态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不断满足着人们更新的消费观念,拓宽了人们的选择渠道,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11]。对梅山剪纸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可通过 “线上展览”“剪纸数字化教程”“剪纸动画”“剪纸益智游戏”等一系列梅山剪纸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优化交互体验,以新的思路与方法传承梅山剪纸的文化与工艺,并积极探索梅山剪纸及其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结语

在多媒体时代,我们应努力于引导传统“非遗”的产业转型,提升其文化附加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趋势。这个产业能够打破有形和无形的藩篱,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和民族资源作为原料,通过加值将之转变成可销售的产品,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能够升级传统产业,并开发新的价值。

将媒体数字艺术赋能于梅山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够为梅山文化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相关区域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俊.梅山剪纸艺术视角下的旅游工藝品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2]莫丹华.浅析梅山剪纸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4(8).

[3]龙彦静.安化地区廊桥建筑艺术与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4]刘铁生.梅山文化驱动的乡土产品品牌构建与数字化传播策略[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4).

[5]邓世维,黄曦,刘宸宇,等.梅山剪纸数字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20(10).

[6]陈旎妮.剪纸元素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2(5).

[7]田茂军,向亮晶.梅山习俗与梅山相衣剪纸[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

[8]李跃忠.湖南纸影戏历史及纸影雕制工艺简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9]杨颐珠.益阳民间纸影艺术探析[J].民艺,2021(4).

[10]刘欣雨.非遗品牌传播视角下的梅山剪纸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2(S1).

[11]苏智,肖沛昕,杨思,等.梅山张五郎形象的数字三维重塑与文创研究[J].湖南包装,2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媒体艺术赋能梅山剪纸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项目编号:2022115271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连芷平(1974—),女,汉族,福建人,博士,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陆浩越(2000—),男,汉族,江苏人,大学在读,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刘润东(2000—),男,汉族,广西人,大学在读,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非遗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湘西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与创新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