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3-03-28李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木兰古诗文语文课堂

李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太过遥远,以至于学生对传统文化会抱有敬而远之的心态。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寻找合适的策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呢?

一、创设传统文化情境,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加专注,所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让学生能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此外,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也应当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教学《木兰诗》一文,《木兰诗》被誉为是“乐府双璧”之一,其行文优美流畅,叙述详略得当,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篇目。教师在《木兰诗》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入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前给学生播放关于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戏剧、讲解木兰从军的故事等方式来预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作为课堂的开端和引入,而后再进行《木兰诗》具体文本的阅读。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木兰从军的故事是有所了解的,教师在进行情境引入时,也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再到课上进行分享。这样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能够在清楚本堂课主要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花木兰忠孝两全的事迹的认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较少,这也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了学生对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传统文化渗透没有概念,使得课堂效果不佳。

教师在打造传统文化氛围时,也应当从所学文章出发,根据文章蕴含的传统文化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教师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即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当是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参与感的。

如《桃花源记》一文描绘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国度”,寄托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在学习这一文章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陶渊明所盼望着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了解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百姓的生活是如何地困苦以及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陶渊明本人的理想和抱负,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对桃花源这个意象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桃花源记》中记载的故事为蓝本,排练一出简单的舞台剧,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桃花源记》的故事,让学生沉浸于故事中,营造文章所描写的氛围,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如教学《〈礼记〉二则》中的《大道之行也》一文,这篇文章同样描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天下大同”。它表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教师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天下大同”概念的阐释,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营造相应的传统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同”的概念。在课堂上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实现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传统文化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可以在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举办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再是浮于表面,也让学生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

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首词主要描写了中秋佳节之时,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在对这一首词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组织与中秋节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古代关于中秋节的记载,然后在课堂上对所查到的相关习俗进行分享,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中得到深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收集到的古代习俗在课堂上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复古中秋节”庆祝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了解传统文化。而对于一些描写了古代习俗的课文,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等等。其次,以《〈世說新语〉二则》中的《咏雪》来进行举例说明。在这一节中,作者记载了两种对雪的描写方式,将雪的形态描写得十分逼真。而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先播放与雪花有关的短片,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短片中看到的雪的形态,模仿《咏雪》当中的句子来描写雪花。组织与课堂和传统文化都相关的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对课本教材的理解更为深刻,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更为熟练。

四、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古诗文当中凝结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古诗文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在课堂上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同的古诗文在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古诗文来进行分析。

比如,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对于高洁品性的追求。在《爱莲说》一文当中,作者极力赞扬了莲花的高洁品性,教师则应当以这一点为切入点。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学生感悟到我国古代对于高洁品性的推崇和赞扬,以此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性情,将古代的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陋室铭》时,也应当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情感追求。通过对这些追求高洁品性的古诗文品读,将传统文化中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融入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里。再比如,我国的古诗文当中,对于家国大义的描述数不胜数,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也十分看重对国家大义的恪守。教师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时,除了对这首词的雄浑气势以及作者的用词进行赏析之外,也需要将作者在词中所传达的想要再次为国家征战沙场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过零丁洋》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讲述诗文中“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对本首诗的学习感悟到古人对于家国天下的追求,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过课文的大致内容后,应当将作者所流露的心忧天下的情感也传达出来。并且,除了教材上的古诗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了解古代优秀的诗篇,更好地感悟这些古诗文中所传达的传统文化。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及组织相应课堂活动,都是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入语文课堂的辅助策略,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控和自身的素养。因此,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素养,以教材为根本,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木兰古诗文语文课堂
木兰剧片段展示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