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 睿智 了悟
2023-03-28项香女
项香女
读完《于漪全集》是在2020年那个不寻常的春天。当宅在家里,一切都慢下来、静下来的时候,恰是读书的好时光。玻璃封闭的阳台,可以挡住疫情却能让阳光透进来,在融融的暖阳下,面壁曝背,手捧书卷,眼前闪耀着于老师温暖的笑容、清澈的目光、炽热的情怀、通透的思想,让人心暖眼明,通体明亮。
一向不喜读序言书信类的我,却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常翻阅于老师全集中的第18卷——序言书信卷。这本书从广阔的视角全方位地传递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因为它是应人之约且没有预设的写作,这样的写作,要对不同的作者恳求以及林林总总、覆盖面极广的专著或编著予以灵活机变的应答,它直接考验作序者对原著内容能否作深入的阅读和精准的把握,还间接考验作序者自己对原著相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生发。作为教育专业领域的出版物,本卷涉及教育方针、教学原理、学科性质、课堂规划、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作为语文学科专著,还涉及阅读、写作、表达等板块,内容异常丰富。需要作序者对上述方面有全面、深入而专业的思考,这是最能见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
这本书选编了于老师自20世纪80年代至本书出版前近40年为他人著作写的序言,共计104篇,内容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且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于老师的赤诚、睿智与了悟。
赤诚
不管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还是素昧平生的新人,不管是德高望重的同事,还是稚气未脱的学生,不管是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还是专业路上的小小尝试,于老师都诚恳地接受,真挚地写作。为与她共事多年的陈小英老师的著作《守望杏坛》作序,是“由衷的乐意”;为素不相识的徐利老师《走过高中》作序,是“因为她把学生的日记结集出版”,被“这份爱心感动”;为著名的范守纲老师的《作文评说》作序,担心自己“力所不能及”,是“勉力为之”;为一年级小学生阮项的《我用拼音写日记》作序,觉得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且把它当成“研究小学生教育,研究子女教育的参考读物”加以推荐。每当接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书稿及作序的要求,于老师总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是他们对她的信任和厚爱。总为自己能“优先阅读”“有幸先读”而“兴奋不已”,在阅读这些老师和同学的作品时,总是真诚地感谢这些作品给她“带来启发”“引人遐思”。在为《新时期中学教师修养》一书作序时,她说使她想自己中小学时的教师,称他们是“可亲可敬”的“光辉榜样”,自己对他们“怀有无限敬意”,这样沉浸式的阅读来稿触发对自己中小学时期老师的回忆,更是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真挚的感恩。
当然,更多的书稿引发她对专业领域深层次思考,她会真诚地分享自己在某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比如,在本书的首篇《〈中外名家读写趣闻〉写在前面》一文里,她不仅谈了精读与泛读两者缺一不可,还说了两种阅读的“要求不同,读法不同”,就连“读书的姿势也不一样”:“精读时正襟危坐,全神贯注;泛读时随便翻翻,身心轻松”,因为这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到状态的契合。甚至在作序上,她也要求自己认真地保持和书的内容、格式的一致性。在为《初中生600字作文》写序时,她自我约束,把自己的序言也写成600字的短文以契合初中生的作文要求,“使它能站在书的前面”,因为她认为“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引莎士比亚语)。当然,最多的是对作者和读者的鼓励和期望。
在收到广西壮乡五位中青年教师编的一套三册《缪斯的金钥匙》书稿后,于老师“为他们刻苦精神所感动”,并给予他们高度的肯定,认为“他们是热情的攀登者”,“已得其门而入,来日必能更上一层楼”;在看到程红兵老师的第一部著作问世,她作为“一名教师对语文的教育事业的赤诚至爱”,看到“新竹展枝,生机勃勃,喜悦之情充盈胸际”,看到“中学语文教育充满希望之光”,正因如此,她寄予程老师厚望:“愿他在今后语文教学征程中,步履更为坚定,视野更为开阔,善于博采众长,精于继承创新”,当然,程红兵老师也正如于漪老师所愿,正如他在于漪老师从教70周年的大会上发言的那样,自己是在于漪老师的鼓励和引领下走到现在的。
此外,在诸多的序言中,于漪老师都没忘告诫读者怎么去读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专著。在《新时期中学教师修养》序言中,于老师告诫学习本书的同志:“凡学习某一道理,都要力求真正学懂;学了,能把道理原原本本讲出来,不一定真懂,真正懂的标志是能做到。”于老师是深懂学习之道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没有行动的学习是没有结果的学习。可见,于老师是希望教师真正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并表现在行动上的,而且希望教师在德才两方面不断地加强修养,做学生的引路人和国家的好园丁。这样的希望在全书中随处可见,她认为自己奉献的是教师的一颗赤诚之心,陶本一先生认为她“一身洁白,通身光明”。
睿智
人是情感的动物,许多时候,情感往往会遮蔽理智,但我们在于老师的著作里,不太可能看到这一现象,也正因如此,于老师对教育的赤诚里多了一份睿智。
于老师的睿智在这本书里,表现在对书稿价值清醒的判断和对来稿的深入研读,以及由此带动的对当下教育教学现象全面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
在她为自己的文集作的序里,她认为自己是“做了一辈子教师”,可是仍然是“一辈子学做教师”,因为学无止境,而且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教师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教师不断学习和永不知足,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基于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对教师职责精准的研判,于老师始终在做教师和学生的引领者及示范者。她认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源泉中产出来,人格的力量来自学术水平、教学能力、道德情操三者完美的统一,所以,她在为《中学语文教师成长进阶丛书》作序时指出“语文教师的阅读、写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语文教学的质量”,她智慧地感觉到阅读对学生未来的正向影响,在阅读这个开放的系统里,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才是属于学生真正的阅读和成长,并且认为“教师不能替学生成长”,写作也是一样,所以,她替郑桂华老师的《新语文个性化写作》作序时指出,书的可贵之处在于“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视个性的发挥与张扬”,并且认为“文章能不能站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的人有没有真切感受,有没有见地”。在当下以文本教学为主的语文课堂里,于老师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除了文字推敲以外,“还应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审美价值观念,还得要做些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序》),语文课堂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课堂教学只有以此为价值,才能克服见分不见人、只见知识不见人的缺乏灵魂的教学现象。并且,在“上海教师教育丛书·知困书系”的前言中,引述钱学森先生的一段话:“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小看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她认为,年轻人的灵魂中,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对母语的认识——“特别具有灵性”(《〈成语新解创意作文词典〉序》),对汉字的判断——“一个方块字就是一片天地,就是一部历史,就是祖先的回忆和希望寄托之所在”(《语文的尊严》前言),对中国优秀古诗词的功用理解——“能为学生打下文化的底子、做人的底子,對他们情感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华经典诗歌鉴赏与诵读〉序》),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它对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的哺育,对他们成为中国脊梁的功用是不可轻忽的,也只有有民族特质的中华文化,才能赋予中国人民族精神(《〈读懂中国〉序》)。而“语文的生命在于它是文化的存在,彰显的是文化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语文教育是培根铸魂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判断力、教育的判断力”,在承认中华文化中一些优秀价值基因跨越时空的同时,于老师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中的落后因素、糟粕部分,所以,她希望教师要有自己的批判力、思考力,希望语文教师站得高,不只是去追求抽象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生命滋养与展开的过程。
在整本书里,于漪老师对教育指向人的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文化对人“成长”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职责等,都依据来稿作了深入阐述,其中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时弊的剖析、对学科教学的思考等都充满了智慧,所有这些,都缘于她的“教育自觉”, 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对国家、民族强盛的使命感。
了悟
不管是对不同的人来稿索序一一应允,还是阅读书稿引发的对教育教学深入全面的思考,其实都是因为于老师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清醒认识和觉得自己应该为教育多做些有意义的事的了悟。
了悟是极不容易的。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这种了悟来自她自己丰富的职业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考,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来自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读于老师的全集,尤其是第21卷(这一卷是她带有自传性质的《岁月如歌》,有单行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她少年时代经历的日寇入侵、逃难流亡、求学不易的切身感受以及入学后她受到的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教育。《苏轼牧羊》的深情激发,《最后一课》的心灵震动,《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爱国情怀,“学习和做人一样”的真诚告诫以及在复旦大学教育系所受的全面教育等。当然,从教之后的转行教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遭到的打击、批斗以及受到的鼓励、获得的惊喜等,使她心中有了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国家发达并强大了,才能不被侵略,不受欺凌,而国家的强大,必须要依靠教育,她认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而我们教师,“一头挑着孩子的今天,一头挑着祖国的未来”,所以,于漪老师对同行、对后学、对学生都是至真至诚,她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希望每一位教师的“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智能、素质的一部分”(《〈启迪言语智慧〉序》),更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位阅读者、思考者、写作者,是一位文化传承者,所以,她为陈小英老师《守望杏坛》作序时说“当今教师必须有相当的职业敏感,具有当代意识,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这种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和觉悟,使她为后学的成长高兴,尤其是程红兵老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两手抓”,成为“教文育人有心人”时,陈学法老师显示出“对语文教学兢兢业业、执着追求”时,陈军老师的《作文新视角》透露出“敏锐而又深刻”的思考时,她都由衷地高兴,哪怕是学生的作文选中,“习作稚嫩,不完善处甚多”,仍是觉得让学生“以精品为师”“以习作为友”,学习、探讨、对话、交流、潜心思考,也一定会从中获得借鉴,激发自我心声的倾吐。
她自己一辈子做教师,退休之后仍然服务于教育,不辞辛劳培养后学,不停耕耘著书立说,接待年轻教师来访,回复各地教师来信,无不体现她内心深处的教育自觉。如果说她对当下的一些教育不良现象有痛斥,那也是因为爱深责切,她希望教育尤其是文化教育能担负起“人生信仰驱动”“社会共识引领”“国家价值导航”的责任,她认为“人一辈子都活在价值取向中”(《〈向上的力量〉序》),而这样为教育做一辈子的人,是以爱作为情感源泉的,这种源泉,“为的是引领学生打好扎实的做人的基础,走好有价值的人生之路”(《〈我走过的路〉序》),她说的是龚德元老师,可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写照呢?
于老师在这篇序中,写到了龚老师的善良之性、仁爱之心、坦荡之情,认为她的为人之道、为师之道,那么质朴坦率,亲切自然。在《我走过的路》中,我在龚老师身上,同样看到了于漪老师的相同品质,我更看到了她对同行对学生的真挚情感,对教育对教学的智慧理解,对民族对国家的真切使命感,她的赤诚、睿智、了悟在整本书中处处闪耀,致敬于漪老师!
在这280页近30万字的“序言書信卷”中,我们还会看到于老师对教育的炽热之心,为教育发声的深远之虑,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对人对事的谦恭冲和;我们还会发现于老师有极高的语言涵养,优秀的思维品质,严谨的逻辑推理,广博的知识积累。仅是104篇的序言就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于老师的渊博和厚重,因为于老师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大书,一本值得所有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虔诚拜读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