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3-03-28蒋红武
蒋红武
群文阅读是当下初中语文阅读中极具创意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有效突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视野狭窄、阅读量不足的教学局限,引导学生展开更为多元、更为广泛的深度阅读学习,从而在切实提升初中生整体阅读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将以初中语文文本阅读中极具文学探究价值的“鲁迅文学作品”为例,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展开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假借他人之口,走进鲁迅,感受鲁迅形象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鲁迅文学作品的群文阅读学习,首要的也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晓鲁迅,感受鲁迅形象。由此,教师便可确定出一个群文阅读教学话题——“走进鲁迅”。让学生从分析阅读、解析思考多篇他人描写鲁迅先生的文章来认识鲁迅,走进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不仅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反动者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同时也体现出了鲁迅先生的高尚精神与品质。对于初中生来说,鲁迅这一名字并不陌生。学生普遍都知晓鲁迅弃医从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伟大事迹,但对鲁迅先生的形象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影响着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对于此,教师就可以“走进鲁迅”为群文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在《回忆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三篇文章中感受更加丰富饱满的鲁迅形象。
(一)《回忆鲁迅先生》
出自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之手。萧红在此文中选取了几件稀松平常的生活琐事刻画了饱满的鲁迅形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此文时,教师就可基于此文的人物细节描写特点,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总结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其一,鲁迅先生笑声明朗,乐观积极;
其二,鲁迅先生为人爽利,随和自然;
其三,鲁迅先生善于观察,是一个细致、善解人意的人。
(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在鲁迅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公而忘私的人。周晔在文中写了几件与自己伯父鲁迅先生交往的小事。学生在阅读此文时,便可从鲁迅逝去、伯父鲁迅与“我”讨论《水浒传》、送“我”书、全家放炮竹、治疗拉车师傅的脚等几件小事中,深刻地体会到鲁迅先生的博爱、无私和伟大,感知鲁迅先生对学习的认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旧社会的痛恨。并且,在实际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到周晔的视角,由衷地产生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与怀念。
(三)《许广平眼中的鲁迅》
许广平是鲁迅先生的妻子。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如同亲历一般,体会到鲁迅先生为人夫时的细致入微、体贴周到;领会到鲁迅先生为人父时的宽厚慈爱。
上面三篇文章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方式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特点的。在以“走进鲁迅”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通过阅读感受更为饱满的鲁迅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循序渐进地掌握到更为细致、多元的人物描写方法,实现读写一体化的综合语文学习。
二、提炼作品体裁,追忆鲁迅,体会鲁迅精神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了6篇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鲁迅文学作品体裁主要为散文和小说。故而,在初中语文鲁迅文学作品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体裁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作品的鉴赏阅读。
一方面,出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均是回忆性散文。教师可借散文中所描写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读有所感,与作者鲁迅产生情感共鸣,促进文学品鉴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出自《呐喊》小说集的《社戏》《故乡》《孔乙己》无一不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痛恨讽刺,对穷苦人们困苦生活的同情,这也使鲁迅先生的精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显。在引导学生鉴赏阅读鲁迅小说时,教师就可以小说之间的共通性,让学生在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深入掌握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描写事物上的精巧构思。并向课堂之外进行延伸拓展,为学生推荐鲁迅《阿Q正传》《一件小事》《狂人日记》等小说,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更好地感知鲁迅先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思考,并在领会鲁迅精神的过程中,学会敢于说真话,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资源丰富、内容充实、形式灵活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搭建“走进鲁迅”的课后学习平台。如,可在微信中设置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中为学生分享与传递更多鲁迅作品,如除初中生熟知的小说集《呐喊》外的《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病故》、散文诗集《野草》、杂文《拿来主义》、杂文集《坟》《热风》等等。甚至教师还可在学生群文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观看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以此来更好地深化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展开写作活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感受鲁迅的精神品格。
总而言之,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奠基人,鲁迅文学作品常读常新,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在初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展开深度阅读学习,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思考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水平的提升,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与文学造诣的强化同样也有着非同小可的积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情况的分析与鲁迅文学作品特点的研读,借助群文阅读这一多元、创新的阅读教学策略去弘扬鲁迅精神,提升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与阅读理解水平。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走进鲁迅,领会文学风采,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