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探索

2023-03-28罗登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精神

罗登义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标记,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全体国民“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历史发展新时期将红色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我们要把红色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的“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本文谈谈自己对红色文化教学实践的探索。

一、拓展教材,丰富学习内容

初中语文入选多篇体现红色文化的文章,这是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我们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适当加以拓展,丰富红色文化学习内容,将红色精神融入学生的灵魂,塑造学生崇高的品德。拓展的范围很广,这里只谈两个方面。

一是交代写作的历史背景。红色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距甚远,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感到陌生,增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能让学生明察历史,走进作者,产生共鸣,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加深入地解读课文。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若不了解写作背景就难以解读其中深刻的意蕴。诗歌写于1921年,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渴望变革社会的青年郭沫若对“五四”以后的美好期望迅速破灭,从此陷入苦闷。诗人写缥缈的星空,目的在于表达追求自由光明的心愿,唤起人们为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抗争。了解当时的历史,就明白了诗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理想、斗志坚定的心态,能激发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发愤读书的理想。

二是介绍文本内容涉及的地域。作家莫言曾说:“文学创作的故土情结是难以磨灭的。”这说明地域对作家的写作观念和取材内容都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有历史标记的特殊地域本身就有熏陶教育作用。如革命圣地延安就是这样。教学《回延安》,我们可以介绍延安的地理位置,介绍当年延安军民开展生产自救的艰苦生活情景,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十三个春秋在延安領导全国人民抗敌的历史,介绍“延安精神”对全国人民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资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红色延安的敬仰之情,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

二、借助多媒体,强化教育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便捷等优势,在学习红色文化教材时,我们可以将相关内容引进课堂,比如播放红色影视剧片段、配加红色音乐、展示红色图片和文字资料等。这样能渲染红色文化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教育效果,将红色精神更直观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如学习《沁园春·雪》,为了让学生感受伟人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领悟伟人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笔者播放了电影《毛泽东》中精彩感人的片段,让学生从青年毛泽东身上感受到他胸怀天下的气魄。进而展示他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讲述了伟人每每在革命历史紧要关头力挽狂澜的领导作用,学生由此也充分理解到当今“风流人物”的具体内涵。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笔者播放了解放军冒着枪林弹雨强渡长江的感人视频,还展示了系列精彩瞬间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前辈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浴血奋战的精神。学习《纪念白求恩》,文中有一句“凡亲身感受到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而怎样的情景令人感动,学生缺乏形象的感知,笔者播放了白求恩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奋力救人时手被感染,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也不下火线的动人情景的视频,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什么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什么是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借助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以达到形象教学的效果。

三、品味语言,探究人物思想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媒介,人物的精神风貌都是通过语言刻画来表现的。余映潮老师曾说:“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语言运用这一根本。透过文字描绘,我们能探索到人物思想情感。”红色文化教学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说教式地灌输红色精神,而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品味文中词句,从而感受红色精神,接受崇高思想的熏陶。

诗歌《梅岭三章》中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中的“去”字显示出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招”字写出了革命家的号召力和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后一句表现出革命的力量声势浩大,显示出作者的革命信心和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中“国门悬”是引述春秋吴国伍子胥“眼悬东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一个“须”字表现了诗人忠于革命、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投身革命即为家……取义成仁今日事……”,这几句中作者忠于革命事业之心溢于言表。他尽管危险将至,也不忘勉励“后死诸君多努力”,要用胜利的喜讯来祭奠和告慰自己,希望天下劳苦大众获得自由幸福。

从这些词句,我们能探究到作者甘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根源。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鉴赏分析能力,也从革命家身上感受到一种伟大的革命情怀,受到红色文化精神的教育。

红色文化教学是实现语文学科素养中“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重要目标,我们教学在突出语文学科特点、落实语文学习要素的前提下,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教育,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