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教学的边界

2023-03-28祁智

关键词:童话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祁智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童话单元,由《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组成。经典童话没有好坏之分,怎么选择,标准在于是否合适。符合标准的篇什不少,究竟选哪一篇,是选中之选,由不得个人的好恶,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这也恰是选文的边界。文本决定了内容,内容决定了主题,主题框定了边界。对童话这类想象大胆、故事奇妙的文体,对节选后的课文,教师尤其要有边界意识和掌控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童话教学;边界意识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童话单元,由《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组成。三篇童话的选择有其标准,教学也有各自的边界。

一、合适:童话文本的选择标准

三篇童话,作者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他们都是童话创作大师。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作者张天翼,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中国童话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人物;《巨人的花园》的作者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海的女儿》的作者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中外作者一对二,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揭示了一个事实:在童话创作上,国外时间更早、作家作品更多、表现更多样、影响更广泛。

王尔德、安徒生都是19世纪的作家,他们在当时就把现代童话创作推向了顶峰。中国的现代童话创作,集中在20世纪。中国第一篇现代童话,是叶圣陶的《稻草人》,发表于1922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冰心的《寄小读者》,1923年起陆续发表;中国第一部长篇童话,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1932年1月开始在杂志连载。《宝葫芦的秘密》出版于1958年。

王尔德、安徒生和张天翼,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家。即使王尔德与安徒生都属于19世纪,也相差了几十年。他们国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际遇不同,创作语言也不同。但就作品而言,除了张天翼的作品有“同志们”这样特定的称谓之外,他们之间的差别只体现在风格上。共同点众多,如想象丰富、语言通俗、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适合孩子阅读。

这表明,19世纪、20世纪,世界文学及艺术(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发展迅猛、流派众多,但童话“我行我素”。这是因为,童话为孩子而写,阅读主体是少年儿童。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了阅读内容的简单美好。这就如同,孩子将来可以低吟、高歌,最初只会牙牙学语;孩子将来可以奔跑、跳跃,最初只能蹒跚学步。

《宝葫芦的秘密》是长篇节选,《海的女儿》是短篇节选。为什么这样选择?

《宝葫芦的秘密》共有41章,篇幅太长,只能节选。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为什么节选第一章,而不是第二、第三或者任何一章,甚至是结尾呢?

《海的女儿》也因为篇幅而节选。这篇课文在新教材中有所改动——改动之前节选的是结尾部分,改动之后节选的是开头部分。为什么要改动?

我以为,这两篇课文最大的共同点是合适,即节选的部分,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适合四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为了合适,教材编者也在不停地修订,有的调整甚至是颠覆性的。将《海的女儿》头尾置换,应该是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广泛听取了意见。这样做,是为了更合适。

《寶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毕竟都是节选,虽然可以相对单独成篇,但有“不完整”之憾。而《巨人的花园》,可以让学生学到一篇完整的童话。而且,无论篇幅还是内容,《巨人的花园》都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经典童话没有好坏之分,怎么选择,标准在于是否合适。符合标准的篇什不少,究竟选哪一篇,是选中之选,由不得个人的好恶,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这也恰是选文的边界。

二、童话教学尤其要有边界意识

(一)教《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尊重童心

我在不同场合,听过几位教师上《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公开课。他们毫无例外地让课堂指向批评“王葆”动歪心思、想歪点子,成天异想天开,企图不劳而获。

评课的时候,我问:“我反复读这篇课文,没有找到一丝批评‘王葆的意思,你是怎么找到的?”老师说:“书上有。”“哪本书?”“《宝葫芦的秘密》。”我指着课文说:“书上没有。”老师拿着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教材中没有,这本书里有。”“你是上教材呢?还是上课外读物?”老师想了想,找到课文后面的练习“选做”题: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如果我不感兴趣呢?”“那怎么行!”“这是选做题,不是强制性作业,谁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感兴趣?即使感兴趣,但我没有原著怎么办?”“我有。”“如果你没有呢?谁能保证每一位老师都有原著?”老师被问住了。

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必须经得起推敲,都必须周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其实就做好了有人不感兴趣的准备。

关键是,感兴趣未必就能更好地学习“这一篇课文”;同样,不感兴趣也不会影响“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因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是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的事情,王葆有烦恼,也是在“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之后的事情,和学习这篇课文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以为,这篇课文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王葆有了宝葫芦“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通篇无一字传递这些信息,而是一个少年喜欢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由此产生拥有一个宝葫芦的向往——这是多么自然、多么美好的向往。

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是什么?王葆不肯洗脚、不肯剪指甲,然后和奶奶讲条件,要奶奶讲故事。“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可以和奶奶讲条件吗?当然可以,条件就是奶奶讲故事。甚至可以这样说,王葆讨价还价,其目的就是为了听故事,因为他“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奶奶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一次一次由着他;奶奶也懂孩子,讲来讲去都是神奇的宝葫芦。

祖孙俩的规矩,烟火气十足,生活气息浓郁。类似的故事,总会令人感到亲切。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童话素材,是张天翼童话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区别于西方现代童话的基本元素。

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深入王葆内心,让王葆很自然地产生幻想:要是我有那么一个宝葫芦——做数学题就不会“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种的向日葵就不会“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得到一个宝葫芦,多好啊!

奶奶的故事中,宝葫芦是神仙给的、龙宫里得的、地里掘的,来源不一,仿佛随时可得、随处可得,又让王葆的幻想充满希望。

说实话,有多少孩子不想得到宝葫芦呢?“如有神助”,可能是每个人童年最大的期盼,甚至可能是一生的梦想。王葆的渴望在这里就与学生产生了“共情”,从而形成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意义:拥有一个宝葫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童心在这里受到了尊重,“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被激发,才可能成为“感兴趣的同学”。

如果学这篇课文是为了教育孩子不能不劳而获,那为什么不节选《宝葫芦的秘密》的中间段落,或者干脆节选最后两章呢?如果是那样,那就是另外一篇课文,主题截然不同了。

(二)教《巨人的花园》:宽容巨人

我听到的《巨人的花园》的公开课,都注意到了这篇童话的美、想象奇特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等。这是不错的。但是都存在一个问题,即把巨人定性为“自私”“冷酷”。至少在巨人转变之前,巨人是无情的,好在巨人“知错就改”。

我不这么认为。

《巨人的花园》的第三小节写道:

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之前,他离家去看朋友,在那里一住就是七年。现在他回到家,看见孩子们正在花园里玩。

这里至少交代了五个信息:

1.巨人出去了七年。

2.七年来,巨人没有回来过。

3.巨人是有朋友的,而且与朋友相处得很好,否则,不会专程拜访,并且“一住就是七年”。

4.巨人不认识孩子们,因为他离开家的时候,孩子们还没出生,或者孩子们还很小。

5.孩子们不认识巨人。

一个出去七年的人,现在回到自己的家,看见不少孩子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第一反应是什么?

巨人当然可以很客气、很热情,分一些糖果給孩子们,让孩子们继续玩,甚至还可以陪孩子们一起玩。

但是,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还有一种可能。巨人第一反应就是责问孩子们“你们在这儿做什么?”,然后表明“这是我自己的花园”,让孩子们离开。

这两种可能,有对错吗?

第一种情况,当然不错。皆大欢喜,很理想。

第二种情况,将心比心,也不错。人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如果法定是“我的”,那首先就是“我的”,至于我愿不愿意分享,另当别论。因此,巨人让孩子们离开,并不能说明巨人自私、冷酷。而且,孩子们“吓得跑开了”,很大程度不在于受到“叱责”,而在于巨人高大,“叱责”的声音相对也大。

那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有错吗?当然没有。他们从懂事起,就没见过花园的主人,花园也没有围墙。这种情况,不要说孩子,即使成年人都可以随意逛进去,只要不在里面搞破坏。而且,因为有人类活动,花园才生机勃勃。

同样,“那些可怜的孩子们现在没有地方玩了,只能在高墙外面转来转去,谈论着墙内美丽的花园”,是巨人的错吗?当然不是。孩子们的乐园,却是巨人的花园。现在“主人”回来了,“客人”自然要搬出去。巨人有权修筑围墙,宣示领地,只要他不把别人的地圈进来。

至于巨人为什么筑“高墙”,主观上不是为了阻挡孩子们,这是作者赋予他的权利,因为他是“巨人”。巨人筑墙,高度当然要与身高成正比。这就如同身高2米的人用的讲台,应当要比常人用的讲台高一些。

作者的高妙就在这里,谁都没错。

但是,巨人的问题来了:高墙筑了,清静了,春天却“来得这样迟”,凄凉了。

这是高墙惹的祸——作者为什么要把花园定为“巨人”的,我们恍然大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墙太高,挡住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春天进不来;二是墙太高,挡住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孩子们进不来。

于是,巨人面临选择:要围墙,继续清静、凄凉;不要围墙,迎来热闹、欢乐。

巨人选择了后者。但这种选择,绝不是知错就改,因为巨人没有错。他只不过重新选择了一次。巨人需要朋友,也确实有朋友,否则他不会去远方的朋友家“一住七年”。而巨人需要的,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一拍即合,实现双赢。

可能有教师会说,巨人不是说“我多么自私啊”,他自己都说自己自私。这是巨人的自省。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自省,就给他扣一顶自私的帽子。何况,巨人自私了吗?

至于有的授课教师在“巨”上做文章,认为“巨”是讽刺,因为“巨人”心灵不美,没有大爱,其实是“小”,而那些孩子才是“巨”。这就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

(三)教《海的女儿》:善待好奇

《海的女儿》这篇课文,目录上标明“略读”。这是提示,也是要求。简单地说,这篇课文不需要像《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那样教。

略读的课文前面都有学习提示,《海的女儿》也不例外:

这篇课文是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用较快的速度读一读,说说你觉得奇妙的地方,再和同学交流那位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地读读这篇童话,说说你对最小的公主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课文在改动之前的提示是这样的:

这篇课文是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先听老师讲前面的内容,再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地读读这篇童话。

从这两段提示上不难看出,区别明显。除了把开头换成结尾之外,省去了“先听老师讲前面的内容”,把交流“打动你的地方”改成“那位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还增加了“说说你对最小的公主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为什么课文改动前需要教师讲前面的内容,课文改动后不需要教师讲后面的内容?我理解,“讲”的要求很高,必须全面掌握、理解深刻、归纳准确、提炼科学、取舍得当、重点突出、表达清楚。我听过不少节课文改动之前的课,教师“讲”清楚的不多,不是原文照读,就是语焉不详。既然教师普遍难以达到要求,不如不提要求。但教材不提,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要——这是后话。

为什么把“打动你的地方”改成对“那位最小的公主”的印象?我理解,“打动你的地方”可以不止一处,而对“那位最小的公主”的印象,则聚焦小人鱼。

课文改动前与改动后的提示中,不变的有两处。一处是“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另一处是“交流”。

关于“用较快的速度”,有教师说,这是在训练、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以为,主要是在对应“略读”。“略”是简单扼要,也是省略。怎么才能获得“较快的速度”?按“提示”来,简略其他,即聚焦“那位最小的公主”。

关于“交流”,有教师说,这是在训练、检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为,首先是在检验“用较快的速度”读的效果。

至于“有兴趣的同学”读整篇童话,完全可以不在“这篇课文”上考虑。一是允许有同学不感兴趣,没有读;二是既然指明了是谈“新的了解”,一定是在这篇课文学习之后。

提示放在课文之前,开宗明义,说明非常重要。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大多没有落实课文前面的提示,上得与《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一样。比如,正字正音、朗读、分析课文、课堂讨论,等等。

这有问题吗?当然有,因为没按要求做。但退一步说,问题不大,无外乎要求“略”、操作“详”。如果对“略”没有把握,“详”一点也无妨。

问题出在交流上。

學生交流,一上来中规中矩:小人鱼有好奇心;小人鱼为了理想持之以恒;小人鱼不满足海底世界;小人鱼对人类感兴趣……

渐渐地,交流的内容变得“生猛”:王子忘恩负义;公主不诚实;小人鱼不肯做“第三者”;小人鱼太可怜;王子就算没有公主,也不会和小人鱼结婚,因为人和鱼不可能成为夫妻,结了婚也不会幸福;王子和小人鱼结婚了,将来生的可能是鱼人;巫婆太坏了;小人鱼应该把成为最好的人鱼当成理想;如果不是小人鱼异想天开要成为人,就不会发生惨案;小人鱼不热爱生命……

——学了课文《海的女儿》,怎么会产生这些让人胆战心惊的感受?把课文的每一个字掰开,也找不到“王子”“巫婆”“结婚”等字样!

问题出在学生读了《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海的女儿》是短篇童话,教材刚有改动,结尾部分好找,学生很容易读到。老师又把学完课文之后的“读全篇”,提到学习之前,学生都读了。也就是说,学生学的是“开头部分”,交流的却是读了全篇的感受。这就混淆了“课文”的概念。

但即使读了全篇的《海的女儿》,就可以有这样的感受吗?改动之前的课,我也听过不少,学生的交流连中规中矩都没有,直接“生猛”。

学了课文《海的女儿》,或者读了举世闻名的《海的女儿》,获得了这些感受,是不是太不正常了?

这就要回到“略读”上,回到“较快的速度”上,回到“那位最小的公主”上。课文《海的女儿》,选用开头部分,说的是小人鱼要不要“浮上来”;选用结尾部分,说的是小人鱼要不要“活下来”。因此,学了课文《海的女儿》,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小人鱼充满好奇。“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读了整篇《海的女儿》,增加的了解是小人鱼充满爱意。即使是改动之前的课文,最打动人的地方也应该是小人鱼的爱意满满。

否则,单元页上的人文主题“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怎么体现?单元页上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怎么感受和体会呢?

从《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三篇童话课文的教学中,我听得出,授课教师很用心,课前不仅读了整篇的《海的女儿》、整本书的《宝葫芦的秘密》,还查阅了不少评论原著的文章,甚至了解了安徒生写《海的女儿》的复杂背景。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发散思维,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职责所在。但上课必须依据教材文本。文本决定了内容,内容决定了主题,主题框定了边界。对童话这类想象大胆、故事奇妙的文体,对节选后的课文,授课教师尤其要有边界意识和掌控能力。即使学生大胆发散,教师也要及时纠偏。否则,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就成了对王葆的批评,课文《巨人的花园》就成了对巨人的道德绑架,课文《海的女儿》就成了对小人鱼行为与情感的质疑。如果这样,还要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干什么?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