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脾汤加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患者(气血两虚型)MMP-9、NKG2D、VEGF及免疫功能影响*

2023-03-28潘朝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汤加减气血肺癌

潘朝林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 3320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临床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具有极高致死率,此病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1]。目前,多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方案)进行治疗,但随患者病症发展、治疗方案应用的广泛性,其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有研究显示[2],GP方案对NSCLC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多。因此,寻找其他治疗方式尤为重要。中医治疗癌症晚期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着重治疗机体应激反应,可达到有效稳定肿瘤体积、减少化疗毒副反应等效果,近年临床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本文即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血两虚型)患者为例,采用GP方案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期望为该病提供可靠的治疗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血两虚型)患者70例。采用信封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均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5.33±5.31)岁。对照组: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5.32±5.21)岁。组间基础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患者与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意图、过程均知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允。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过影像学、病理检查等方式分析后确诊;(2)符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0》[3]中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干咳、痰中带血、肺部感染反复发作等);(3)符合中医对气血两虚型的诊断标准:乏力、面色萎黄、舌淡白、脉细沉等;(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不能耐受化疗者;(2)研究药物过敏者;(3)肝功能异常障碍;(4)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GP方案治疗:第1~3天,静滴顺铂25mg/m2,持续2h。第1、8天静滴吉西他滨1 000mg/m2,持续30min。21d为1个化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归脾汤方剂为山慈菇、蛇舌草各30g,炙黄芪20g,茯苓、炒白术、酸枣仁、生牡蛎各15g,人参、法半夏、陈皮各10g,炙甘草3g。气滞者加用佛手和郁金各9g;血瘀者加用炒桃仁和红花各9g;痰饮者加用瓜蒌和薤白各9g;热毒者加用菊花12g与双花9g。每剂采用煎煮法取汁300ml,每日1剂,分上午与下午2次,各服用150ml,于每个化疗周期的首日开始同步服用,每服用14d则休息7d,共计维持治疗2个化疗周期。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4]: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与进展(PD)。CR:肿瘤病灶消失。PR:肿瘤最大垂直直径及最大直径乘积降幅>50%。SD:肿瘤最大垂直直径及最大直径乘积降幅<50%。PD:肿瘤体积未见改变。临床总有效率=CR率+PR率。(2)血液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检测方式:抽取患者静脉血液5ml,离心处理,速度3 500r/min,时间10min。其中,MMP-9、VEGF采用ELISA法测定,NKG2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4)免疫功能: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患者的CD3+、CD4+、CD3+/CD8+,注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实施。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42,P=0.039<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χ2=4.629,P=0.031<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标比较[n(%)]

2.3 两组MMP-9、VEGF、NKG2D指标比较 观察组NKG2D高于对照组,且MMP-9、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MMP-9、VEGF、NKG2D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发病原因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免疫能力、职业以及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肺部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发病初期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往往无法及时诊断,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当就诊时一般病情已发展到晚期阶段[5-6]。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该种治疗方式具有较多的副作用,预后并不理想。中医学归属于“肺积”范畴,认为正虚是引发癌症的病理基础,正气亏虚且气虚日久会累及血分而影响血液生成,最终导致气血两虚证[7-8]。多项资料表示[9],归脾汤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有效中药方,可达到健脾扶正与益气养血的作用。

现阶段,采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虽可快速杀死肿瘤细胞,但在其治疗过程中也会对机体免疫细胞造成攻击性,促使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为了减少GP方案治疗期间的副作用,联合合理的中药治疗十分关键[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归脾汤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效用价值,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肿瘤负荷。药方炙黄芪为君药,利于补益肺脾;人参可养血、补元气,促使机体正气修复;白术则利于燥湿健脾,茯苓能够渗湿健脾,法半夏与山慈菇均有助于散结消肿,陈皮能够达到理气和胃的作用。由于机体血虚所以心神失养,而酸枣仁则能够养血安神。生牡蛎利于散结,蛇舌草可达到清热、解毒、抗癌的作用,炙甘草则调和药性。众药齐用,能够达到健脾、调和气血、活血散瘀、抗癌之效,与GP方案治疗联合应用,其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基于此再进行加减治疗可发挥出最佳的协同疗效优势性。除此之外,本文显示观察组NKG2D高于对照组,且MMP-9、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归脾汤加减治疗有利于预防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细胞转移,能够促进病情相对快速的康复。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提示,联合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GP方案的用药安全性,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气血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GP方案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血清学水平,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汤加减气血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