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业在单元主题教学中的作用
2023-03-28丁道婧
丁道婧
(广德市柏垫初级中学 安徽宣城 24220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要求全面缩减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政策出台后,教师开始了对传统作业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并踏上了作业设计的新征程。
一、反思传统作业
教师要想在作业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达到省时、提效、减负的效果,就必须反思传统作业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形式单一。各学科都是上完一节课完成相应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完成作业就像是在完成任务。
其次,内容机械。所谓“机械”,指的是任何学生通过花时间都可以完成,且在完成的过程中不需要去思考。比如语文中的抄写字词、抄课文等作业。学生完成这些作业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但并不能收获与所花时间成正比的效果。
再次,封闭性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基本是独立完成,不需要去集体讨论和探究。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局限,不能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最后,评价单一。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主要停留在这些层面:正误的评判,等级的评判。这些评价较机械,不容易激励学生,同时也掺杂了教师的主观判断,相对来说不够全面。
整体而言,传统作业耗时长、效率低,改革势在必行。
二、作业改革的方向
认识到传统作业的弊端是我们行动的起点,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简称“新课标”)的出台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笔者从点中提取了与作业改革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大主题教育要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二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减负提质;三是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参考以上三大原则,我们英语作业的设计需要在单元主题的大框架下,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方向。
三、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主题联结统领下的作业大框架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为例,其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教师可结合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综合设计作业。
作业的设计需要与教材内容呼应。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每个课时在单元目标完成中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辅助目标达成的作业。以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英语教材为例,笔者分析了其单元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其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个部分。Section A较基础,着重听说训练,呈现单元语法;Section B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文字的输出。单元结构为“先听说,再读写”。
笔者结合小节内容分析了每个课时的内容设置和教学目标。
表1 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和目标分析
(二)结合教材的作业设计前分析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时作业设计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结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针对每一课时我们要有所侧重地布置相应的作业,以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
表2 作业设计前的分析
表3 作业设计的方向
(四)作业设计意图及范例
由上面的表格分析可见,课时在单元主题的推进中有着各自的任务,但都指向同一主题。设计作业都主要从这几方面出发:一是为话题“暖场”,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或储备信息;二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内化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三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话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做好课时的衔接和过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建“脚手架”,在课时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建构学生对话题的认知体系。
课前作业:课前作业通常为材料收集类作业,目的主要是避免学生对话题陌生,降低话题推进难度;同时,学生课前收集材料除了能丰富知识储备,开阔眼界,也会给课堂带来生成性资源。
布置课前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会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人力资源等。课前作业没有固定答案,弹性很大。
范例一:Section A 1a-1c
人教版八下Go For It,Unit 6,第1课时,学习传统中国故事。课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找出三个中国传统故事,写出其英文名。
2.选择其中一个,简单讲一讲:主要人物, 事件,时间,地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如果在课前没有准备,即使知道一些传统故事,也会因为语言盲区而不愿意“冒险”;有的学生虽然能够勇敢站起来表达,但因为英语知识储备不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自信心会受到影响,表达欲渐渐丧失。而这样的课前准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思考自己已知的知识储备,他们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会自查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查找、了解不清楚的地方。这样我们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可以侃侃而谈。这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呈现,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训练。
课后作业:不同的课时,课后作业的设置也不一样。有的课时目标是训练学生在主题情境下的交际能力;有的课时目标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相关主题的思维能力,如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有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主题意义下文章的结构、内容的组成、语言的组织等;有的课时还承担了为后一课时做铺垫的作用。针对不同的课时,课后作业也有多种存在形式,有口语作业、归纳型作业、探究型作业、习题类作业等。口语作业可以有编对话、校园采访、汇报、话剧编排等;归纳型作业可以是画思维导图、复述等;习题类作业可以是教师的精选题推送,也可以是小组查找编写针对性较强的习题,以组间PK赛的方式来相互较量。
范例二:Section A 2a-2d
人教版八下Go For It,Unit 5,第2课时,学生接触了过去进行时,并进行了有一定梯度的听说训练。课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项小组作业:
1.确定一个过去的时间点,如昨天早上七点,制作采访表格,组成一个采访小队;
2.用英语采访五名八年级的学生,记录好他们做的事情,采访过程用学生平板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
3.展示采访的视频,并用本单元所学的目标语言(过去进行时)进行汇报。
Student A负责制做采访表,填表Student B负责采访Student C负责拍摄和后期字幕添加Student D负责汇报采访结果
语言的内化需要经历三个过程:presa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输出),学生在课上,经历的主要是presentation和practice两个过程,要想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一定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自然地使用目标语言,了解“Learn to use it.”的内涵,同时对话题有初步的认识。
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再现了目标语言;另一方面主动去采访别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
范例三:Section A 3a-3c
人教版八下Go For It,Unit 1,第3课时,学生阅读了关于公交车司机送昏倒老人去医院的新闻消息。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你觉得做类似的好人好事,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说明。)
2.下次你如果想做这样的好人好事,会选择怎样保护自己呢?
这几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了解我们社会上有些人做了好人好事,但却因此惹上麻烦的事件。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做好人好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何去规避这些“麻烦”,在做好人好事的同时保护好自己,而且,学生在阐述其他案例的过程中,他们把握新闻要素和要点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舞台。
范例四:Section B 2a-2e
人教版八下Go For It,Unit 9,第6课时,这是一篇介绍新加坡的阅读短文,文章从地理位置、人口、语言、食物、特色动物园、气温等方面对新加坡这个国家进行了较清晰的陈述。在课上,笔者有意引导学生按这条线去思考。读前讨论:当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会关注哪些要素?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主体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并完成相应思维导图的绘制。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内容,复述的过程也是语言的再次呈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描述一个旅游点的关键信息,为下节课的写作打好基础。那么作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你们想要去旅游的地方;
2.搜集这个旅游地点的基本信息以及值得向别人推荐的信息;
3.制作精致的思维导图海报,张贴到班级的公示栏,并拍照,准备课上讨论。
这种作业是结合读写的作业,为阅读课与写作课架起了桥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在写作课上手忙脚乱,从而写作的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清晰。
以上几个范例是基于单元主题和课时任务设计的几种作业。较传统作业而言,这种作业设计更灵活,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过程和思考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深入研读课标、文本,了解新时代的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单元主题以及每课时在单元中的地位,将作业设计真正做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让作业成为教学的润滑剂,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恰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个懂得学习和创新的教师才能带来教育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