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03-27杨斯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杨斯文

摘 要:基于传统价值观念,一些人主要将劳动用于谋生,使得劳育存在狭隘化与弱化等问题。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劳育高度,引起社会重视,积极建立评价体系。对此,本文阐述了劳育评价内涵,分析了开展研究生劳育评价工作的意义,介绍了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5.035

0 前言

提高劳动教育力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要想提高劳动教育力度,落实劳动教育工作,应该构建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会议中指出,需要积极建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有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提升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关键构成内容,体现出劳动教育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所以,基于全面推动劳动教育背景,进行评价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劳育评价内涵

对于劳育评价来讲,主要指评价人员按照劳育目标,通过合理途径与方法全面分析劳育特色、教学效果、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等内容,对劳育课程外在效用、内在品质进行判断。就是课程内容是否满足预期要求以及是否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研究生在能力、品质与观念等方面要求,进而充分推进劳育改革工作,促进德智体美教育体系建设。

2 开展研究生劳育评价工作的意义

基于新时代背景,党中央在劳育工作方面提出新要求,并进行一些部署。在高等教育中,对于提升研究生劳动精神、涵养与素养等方面需求非常迫切。对于研究生而言,独立进行劳育必修课,结合劳动组织、劳动法规、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等设计劳育内容,将劳育评价调节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等全面体现出来,对研究生劳动教育效果进行科学分析,能够充分提升劳育实施效果。所以,建立劳育评价体系对于劳育本身与学校发展等均可以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1)引导研究生充分尊重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始出现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以及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現象,劳动中育人价值未得到充分尊重,导致劳动教育活动出现弱化以及淡化等问题。该问题并非仅仅属于青少年的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学校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以本质角度分析,就是在思想层面不尊重、不重视劳动。因此进行劳育工作时,应该在思想层面引导研究生构建正确劳动观,使其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2)行为方面积极劳动。对于行为层面,应该基于思想层面展开内化提升,内化过程属于复杂、长期的过程。劳育工作主要难点就是在具体劳动行为中融合正确劳动价值观。思想层面洗礼可以是春风化雨,但是行为方面的实践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开展劳育活动时,应该对劳动方式与内容加以重视,积极考虑研究生身心特点与劳动认知规律开展劳育工作,促使研究生在行为方面可以勤于劳动,可以中参与劳动活动。

(3)能力方面善于劳动。《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应该注重积极结合“双创”理念,根据研究生专业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勤工助学以及专业服务等,积极应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与新知识,创造性处理问题。《意见》对“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应用”重要性进行了明确。就是要求进行研究生劳育工作时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能力方面实现善于劳动目标。另外,教师开展劳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将知识重要点深入其中,持续强化研究生劳动能力。

3 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策略

3.1 基本原则

(1)可行性结合科学性。劳动教育具有良好实践性与知识性,教育内容与对象体现时代性。其评价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所以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科学性。建设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将研究生成长内在规律与劳动教育客观规律反映出来,同时还应该对劳动教育组成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根据研究生课程特点,对指标内容的标准进行精准描述,提高评价过程可行性,便于操作,保证评价结论真实性。

(2)可比性结合独立性。开展劳育评价活动时,应该积极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就是基于课程本身,将劳动教育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之间差异性呈现出来,另外还应该和其它专业或是学校研究生展开横向对比。需要在建设指标体系时,可比性、独立性特点较为突出。开展自我评价活动时,借助指标体系,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生劳育评价工作的独立性。与其他学校之间开展横向对比时,应用指标体系能够考察其研究生劳育工作落实状况,获得定性、定量分析数据,以充分明确自身缺项,借鉴经验,弥补不足。

3.2 构成要素

为了展开综合评价,应该分析劳动教育基本要素。以课程观层面分析,课程要素涵盖知识、课堂、学生、教师、取向等。基于系统性思维,研究生思政课程一般涵盖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因此,课程要素不仅需要包括课程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应该结局课程具体要求与情况展开科学平板,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与劳育工作特点,课程要素需要涉及师生、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

(1)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方面,教师是重要主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应该具有良好修养与职业道德,另外需要具有教育学课、专业学科等知识结构。同时,要求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方面教学能力较强。

(2)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研究生为直接对象,也是教育任务直接作用对象。开展教学教育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左右学生全面发展,使其能够理解劳动价值,同时发展为研究生的自觉行为。

(3)课程设计。此方面一般是根据劳育计划,科学编写劳育教材,全面把握课程状况。劳育具有实践性与理论性,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动脑和动手结合,做到手脚并用。其次,与现实生活贴合,选择可以促进研究生发展、满足未来趋势的内容。再次,根据研究生专业特点,和其他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4)课程实施。对于课程实施,属于动态性、连续性过程,在课程改革中,学生、教师与学校具有主体地位,自主权较大。课程实施涵盖设置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开展劳育活动,内容需要结合劳动实践、技能、知识、思想等方面进行。

(5)课程效果。实施结果即课程效果,在劳育教学中,研究生为主要参与者。劳育效果需要体现在研究生是否充分掌握劳动技能、发扬劳动精神以及树立劳动理念。以人才培养角度分析,需要充分符合社会对于劳动人才的要求。

3.3 评价体系的设计

收集、整理与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课程设计、实施效果设计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指标的确定,三级指标为3个,二级指标为12个。其中,一级指标即课程设计、实施与效果。相应二级指标如下: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劳育目标、劳育标准、教材与特色。课程实施:课程队伍、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课程效果:社会认可度、掌握水平、课堂反应。

第二,将研究生劳育评价体系分成递阶层次,同时对自己指标开展权重赋值处理。课程设计为0.4,课程实施为0.4,课程效果为0.2。

第三,描述指标体系。按照劳育评价体系的框架,根据学校定位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定性描述二级指标中评级标准。

U11(指导思想),对是否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坚持培育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等进行考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全面发展理念,另外对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生具体状况进行充分考虑。

U12(课程目标),主要是对劳育是否与研究生教育要求紧密结合并体现专业特征;是否正确理解劳育意义,同时形成正确劳动观念;是否对研究生劳动技能进行有效锻炼;是否引导研究生热爱劳动与热爱劳动人民等方面进行考察。

U13(课程标准),该指标为研究生劳育工作知名方向,是劳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一般是考察是否促进劳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融合程度,能够构建针对性、实践性劳育课程体系。

U14(课程教材),是对劳育内容和研究生实际、专业特点是否相符、实践和理论分配合理性、不同章節衔接自然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U15(课程特色),对于劳育课程,设计知识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弄,是对课程在研究生劳动知识掌握状况方面的重视程度进行检查,产生系统性劳育知识体系,同时将研究生专业课程作为依托,积极指导研究生通过劳动活动不断反思,提升自身劳动技能。

U21(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目标开展教学哦,涉及劳动技能、实践、知识、思想等。实践内容是对学时是否可以基于研究生“双创”基地以及其他实践平台组织研究生开展劳动活动。

U22(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教师是否可以根据劳育理论内容与课程特点,对多媒体与其它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行,进而拓展与深化知识点进行考察。

U23(教学过程),描述为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教学时间比例合理性,研究生有没有对课程进行整体把握等。

U24(课程队伍),是指学校是否设置兼职教师与学校专职教师结合的教师退伍,定期组织教学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师资队伍中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之间科学性,需要具有良好专业水平,教科研成果良好。

U31(课堂反应),主要是否有效实施研究生为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理念、教师和研究生之间默契性、劳动活动中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U32(掌握水平),对研究生成长过程重点关注,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体现出来,以多角度确定评价内容。

U33(社会认可度),描述为研究生的劳动精神、劳动能力能否充分促进自身发展,并获得社会全面的认可。

4 研究生劳育评价模型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FAHP(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属于一种定性结合定量的分析方法,在最优选择以及最优方案确定等方面具有良好意义,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方面。所以可以选择FAHP对劳育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予以科学确定,并引入专家打分法进行定量计算,进而获得评价结果。

4.2 评价集的确定

对于课程评价来讲,主要涵盖差、中、好三个等级。对于劳育评价,可以选择两个层次展开细分,评价集定义为Vn,n={1,2,3,4,5},代表从高值低评价结果,v5为较差,v4为差,v3为一般,v2为重要,v1为非常重要。

4.3 建立评价体系

在上述一层指标与二层指标中,一层评价因素是UiUi,i=1,2,3,权重向量是ω,ω= [ω1,ω2,ω3 ]T。第二层为Uij,ij=11,12,…33,权重向量是ωij。ω= [ω1,ω2,ω3 ]T。第二层为Uij,ij=11,12,…33,权重向量是ωij。选择专家咨询方法,选择1—9位法量化评价因素集,对同一层次中因素展开两两对比,之后获得R(判断矩阵)。之后按照矩阵合理计算指标权重,并积极开展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RI代表随机一致性指标)CI=λ-nn-1CI=λ-nn-1,若是CR数值在010以内,可以将接受该一致性;若是超出0.10,那么需要进行有效调整。R的λ(最大特征值)对应ω,开展归一化操作,获得因素集权重向量,见表1。

5 研究生劳育评价的实证分析

5.1 根据权重开展评价工作

按照指标权重情况,并采用B=AR公式评价,以精准确定评价等级。对相应权重进行整理,形成A,即一维向量,A为01374,01374,00516,00516,00220,00610,00272,01560,01560,00527,00433,00433邀请专家整理评价集,获得最终的R。可以邀请10位研究生导师全面评价课程,评语主要是结合评价集予以确定。如,开展劳育教学时,50%导师认为U21这一指标重要程度为v1,25%导师认为U21这一指标重要程度为v2,25%导师认为U21这一指标重要程度为v3,没有较差与差的评价,那么R21={05,025,025,00}R21={05,025,025,00}。

5.2 实证分析

按照B=AR,能够计算获得研究生劳育综合评价结果如下:B=AR={03982,03212,01845,00837,00124}B=AR={03982,03212,01845,00837,00124}。最終计算结果显示,劳育为v1程度是3982%,为v2程度是3212%,为v3程度是1845%,v4程度是837%,v5程度是433%。按照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原则,能够获得研究生导师认为实施劳育非常重要,具有一定必要性。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对《意见》进行落实,对劳动教育与评价体系意义进行明确,对劳育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建立评价体系,进而形成高效研究生劳育模式。让研究生在劳育活动中可以建立正确劳动观,提高自身劳动品质,掌握符合时代发展的技能。在建立评价体系过程中,注意基本原则、构成要素、评价体系的设计等要点,保证评价体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杰,宋乃庆,张菲倚,等.小学劳动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探索 [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06):6168.

[2 ]纪付荣,李海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下现代物流专业群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6):163166.

[3 ]沈锦荣.家校社协同构建“三园”一体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上海市崇明区崇东中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J ].现代教学,2022,(10):2629.

[4 ]邓宏宝,刘策,吴东照,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施——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01):611.

[5 ]李剑,陈章建,钟文,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我爱劳动”课程为例 [J ].教育科学论坛,2021,(32):5155.

[6 ]雷静,翟向军.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以兰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为例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7):12+9.

[7 ]刘小惠.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建构与课程实践路径选择——以人大附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为例 [J ].创新人才教育,2021,(02):3137.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