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破冰”思维发掘法治宣传亮点

2023-03-26杨长辉

视听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破冰吴江丝绸

杨长辉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法治吴江》电视栏目开办十余年,以往的节目多侧重于案件聚焦、新法律法规的解读。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赋予了法治宣传报道更多的职责和使命。《法治吴江》把节目的视角延展得更宽,关注吴江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新探索、新实践,乃至新焦点、新突破,让节目在记录的同时,有思辨和展望,共同探索社会发展的文明之光。

一、关注法治进程中的“破冰”动作,是法治进程,更是人文关怀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制化建设更是加快步伐,这既是一种法治进程,更是处处体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

2020 年,吴江区法院启动邱某个人债务清理程序一案,该案作为江苏省高院的试点,是江苏省内的个人债务清理“破冰”之案。在试点的过程中,需要法院的立章建制、债务人的诚信认定、债权人的达成共识、社会认知的相对认同。“破冰”之初,《法治吴江》的法治宣传也进行了跟进,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到吴江区法院制定出台《关于个人债务清理的若干规定》,再到每一次审理和最后的宣判执行,2021 年6月10 日,区法院根据邱某管理人的申请,出具裁定书免除邱某对债权人未予偿还的债务,并决定对邱某恢复信用。这位诚信的债务人迎来了自己的重生机会。这是江苏省首例通过个人债务清理程序使得债务人彻底获得经济重生,并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的案件,见证了“诚信债务人,信用可恢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治进程。

追踪一年多后,《法治吴江》在2021 年7 月制作了法治节目《宽容,让诚信债务人获新生》,本片通过对这例个债清理案件完整过程的剖析,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个人债务清理制度。随着“执转破”工作和破产审判常态化的持续推进,建立健全个人债务人退出执行机制、实现个人破产保护的需求日益迫切,时机亦日益成熟。这是债权人权利保护和个人债务人生存权保护之间法律平衡问题,更是具有宪法意义的破产法问题。该片获第二十三届(2021)苏州新闻奖评论类二等奖、2020 年度苏州市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广播新闻奖评论一等奖。

二、关注百姓生活的摩擦,以法律之钥,解文明难题

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步健全,社会大众权利意识觉醒,但同时交织着矛盾冲突。生活中,一些人希望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一些人不满法律的“束缚”,导致维权与违法交织难辨,不知道如何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摩擦。所以,做好生活的“微普法”,是《法治吴江》的一个着力点。

2021 年5 月《法治吴江》播出了《高空抛物已入刑“头顶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该篇报道的背景是2021 年3 月1 日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高空抛物”正式入刑。2021 年5 月8 日11 点多,松陵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小区3 楼住户往楼下扔酒瓶,差点砸到人。民警、辅警立即出警至现场,经了解,报警人夏先生当时正在楼下打电话,突然一个啤酒瓶从天而降,“砰”一声坠落在离他1 米开外的地上,夏先生惊魂未定,顺势往上看,发现3 楼住户的窗开着,便报了警。民警也对周边住户进行走访,有多名住户向民警反映,这已经不是住在3 楼的沈某第一次扔酒瓶了,有时是啤酒瓶,有时是白酒瓶,楼下就是小区的主要通道,即使没砸到人,玻璃碎片也很容易划伤人、扎破轮胎。而在审讯过程中,沈某只承认当天的事实,对于此前的事却决口否认,即使民警出示了其早前扔酒瓶的监控画面,沈某仍以“看不清楚”“不是我”等借口否认,审讯工作陷入僵局。民警调整思路,走访周边住户一一固定证据,并对照当时的监控,所有证据全部吻合。铁证如山,“零口供”也照办,沈某因涉嫌高空抛物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也是吴江高空抛物入刑第一案。

一直以来,高空抛物就被称之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那些随手抛出的“天外来客”,只需顷刻,就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法治记者在聚焦案例的最后,又做了法条解读,《刑法修正案(十一)》中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样整篇报道以案说法,让大众认识到,那些看似难断的邻里纠纷、矛盾以及由此升级转化的冲突,都有法可依。该篇报道入选了吴江区2021 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另外一篇“微普法”报道《自家门口放垃圾,违法吗?》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情节。很多小区住户都有这样的居家行为:把家里的垃圾放在门外。低层住户为避免家里产生异味而选择把垃圾放在门外;中高层住户由于楼层较高,扔垃圾不便,总是喜欢把垃圾堆到一定程度才会一起拿下去扔。吴江市民小陈的邻居最喜欢把垃圾放在门口,严重影响了小陈一家的出入。小陈前去和邻居商量,可邻居却说:“垃圾放门口又不是不丢,只是等一会再丢,而且门口属于私人区域,放点垃圾怎么了?”那么,把垃圾放在门口的行为是否违法?法治记者就此进行了随机采访,大部分人觉得自家门口就是自家的区域,放个垃圾没什么。那么自家门口放垃圾给他人带来困扰甚至危害时,真的只能束手无策吗?法治记者以《民法典》的规定向市民普及乱丢垃圾是违法行为。在小区的共有部位,不可以乱丢弃垃圾。对于乱丢垃圾的行为,业委会成员和垃圾分类的责任人以及物业公司都有权制止,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除了对乱丢垃圾是违法行为的定性,法治记者还对这一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解读和普及宣传。《苏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规定》都赋予了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对于个人行为,可以对其进行行政罚款50 至200 元,对于单位行为,可以对其进行处罚5000 至50000 元。楼道、居民家门口属于公共区域。乱丢杂物、乱丢垃圾,是把公共区域变成了私人空间来使用,这既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法律规定,所以应当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通过律师解答和法条解读,告知受众家门外属于公共区域,而公共区域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自家门口放垃圾,违法吗?》这篇法治报道获吴江区2020-2021 年度优秀新闻奖三等奖。

三、关注身边的法律应用普及,及时法治建设宣传员,也是建言人

生活实践中蕴含法律知识,生活实践也会引发大众的法律思考,反过来推动法律的应用乃至法治理念、法治体系的突破,直至推进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面的探索,理应成为法治宣传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居住在史家巷的潘玉麟家族在苏州卖了100 多年的糖粥,传到潘玉麟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2017 年 9月,潘玉麟成了苏州市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潘玉麟糖粥”的传承人。他早在 2012 年就通过代理注册了“潘玉麟赤豆糊糖粥”商标,限于当时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未注册相关“防御性商标”,结果被别人钻了法律空子,其姓名“潘玉麟”被他人不正当采用在别的商标类别上注册了商标。

非遗商标不同于普通商标,它包含了非物质遗产的创造传承,有很多已经构成事实驰名商标,而且放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非遗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潘玉麟糖粥”商标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随后,法治记者一路跟随王健法学院“风雨同舟护非遗传承,和衷共济传法律薪火”实践团队采访,见证团队实地搜集证据,依据《民法典》人格权编以及《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法律救济。衡量了各方风险后,团队最终选择以“非遗”和潘玉麟先生的姓名权为切入口,通过商标异议以及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规则”进行成功维权。

最后,法治记者编辑制作了新闻评论《保护“非遗商标”要用好法律武器》,该片获得了2021 年度苏州市广播电视节目创优电视新闻奖评论二等奖。除了案件的追踪和聚焦,新闻评论中还加入了法律界人士的提示:由于非遗具有典型性和传承性,非遗传承人往往是几个特定的人,从而非遗商品和传承人姓名之间将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像潘玉麟老先生一样,采用“姓名+ 非遗商品”的模式注册商标后,面对商标侵权通常能表现得更为从容,综合适用《民法典》《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权利人的手段,综合保护效果会更好。用法律武器保护非遗商标,是为权利人,也是为护航风雨中飘摇的非遗传统文化。守护好我们的非遗传统文化,才能留住匠心,留住久远的乡愁,让非遗项目生生不息、更具活力。

2021 年10 月16 日,在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吴江丝绸产业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的全球第三个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吴江模式的全球推广,是我国构建版权强国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优秀案例。由一则讯息开始,怎么做好版权保护的大文章?记者从吴江的文化市场管理、版权管理部门了解到,丝绸纺织产业版权保护的推进,有赖政府的推动,也由于一些企业受到侵权侵害后主动维护版权,由此进一步增强了版权意识,这样就找到了法治报道的着力点。

吴江青田制衣公司拥有版权的一款面料花型被杭州某服装加工厂和上海某商贸有限公司仿冒侵权,发现侵权线索后,青田公司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经过法院调解,被告杭州某服装加工厂与上海某商贸有限公司向原告青田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开支共计6 万元,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仿冒抄袭、恶意侵权是丝绸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部分纺织企业和作坊长期依靠所谓的外来样品复制加工,越来越多的“李鬼”开始招摇过市,版权保护成为丝绸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亟待攻破的课题。文化市场管理、版权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丝绸纺织企业来说,著作权是它的软实力和核心市场竞争力。由于纺织行业具有生产周期短、流动快、数量大等特点,有些个人跟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就会采取一些短平快的玩法,比如说去盗版。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很快就会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市场氛围,对丝绸纺织产业的发展创新是不利的 。

法治专题《版权赋能“吴江丝绸模式”走向世界》以点带面展示了吴江丝绸纺织产业版权保护的全景和启示。版权赋能“一根丝”带来的巨大能量,激发了丝绸纺织产业的创新活力。近年来,吴江不少企业率先探索,以版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为支撑,将传统丝绸纺织产品与时尚创意相融合,衍生出各种新工艺、新花色、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于多元化、个性化丝绸纺织产品的需求。目前,吴江累计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3 家、江苏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12 家,连续两年新增数量领跑全省,获评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得益于吴江丝绸纺织产业版权生态的巩固和优化,曾经的“丝绸古镇”,当今的“纺织名城”,现已迈上打造“时尚之都”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四、结语

以“破冰”思维,发掘法治领域的“破冰”行动、民生关怀,才能做好新时代法治宣传,展现法治进步,探索文明之光。

猜你喜欢

破冰吴江丝绸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丝绸情调
法媒:北京“破冰”北极
Robust Non-fragil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Stroke Regulation of Metering Pumps*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