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优化探究

2023-03-24李丽

消防界 2023年14期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信息化时代优化策略

李丽

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挑战和策略。关键问题包括传统管理模式陈旧、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策略包括优化监督流程和响应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和安全意识、跨部门合作和资源共享以及持续的人员培训。通过综合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构建高效、安全和现代化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消防监督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传统监督管理模式日渐显示出局限性,如预防能力有限、装备陈旧、人员培训不足等。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提高监管工作水平提供了巨大契机。为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红利,消防部门须进一步加强数据应用、流程重构、跨域协作、培训提升等方面工作,使监管体系与时俱进更智慧化和专业化,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

一、传统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预防能力有限

传统模式依赖于人工巡查和现场检查,导致消防安全监督范围和频率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对于一些偏远或难以接触地区,传统巡查方式难以覆盖,从而使这些区域火灾预防工作存在明显盲点。监督人员需要手动记录检查结果,然后再通过较为繁琐的程序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因人为因素造成数据遗漏或错误,从而影响整体火灾预防和应对策略制定。传统模式下培训和教育手段较为单一,无法有效覆盖所有需要消防安全知识的群体,使公众对火灾风险认识不足,无法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预防和应对措施。由于缺乏深入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监督工作往往呈现出“一刀切”的形式,难以根据不同场所、不同类型火灾风险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监管策略。

(二)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由于资金、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消防部门在采纳新技术和更新设备方面往往步伐缓慢,导致在火灾探测、预警、救援等关键环节上,缺乏高效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过时的火灾探测器对某些类型火灾反应迟钝,而陈旧的通信设备则在紧急情况下影响指挥调度效率。许多消防部门使用的装备如灭火器、消防车等,由于长期未能得到更新或维护,在性能上无法满足现代消防救援需求。这不仅影响消防人员执行任务的效率,而且增加火灾现场的安全风险。在传统模式下,消防监督管理多依赖于纸质文档和手工记录,不仅效率低下,还无法实现数据快速共享和分析。在火灾预防和应急响应方面,这种信息处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反应的需求[2]。

(三)人员培训和教育不足

在传统模式下,消防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往往无法覆盖所有必要领域,尤其是新兴技术和先进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严重不足,导致消防人员在面对复杂火灾现场时,缺乏处理特殊情况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由于消防领域的技术和策略在不断进步,但是培训内容的更新却远远跟不上这种变化速度。结果是许多消防人员在完成基本训练后,难以获得最新行业知识和技术更新,影响应对新型火灾风险的能力。很多情况下,培训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模式下,针对公众的消防安全教育往往被忽视,导致公众对于火灾预防和应对知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灾发生风险,同时也影响了火灾发生时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信息化影响下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一)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优势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消防监督管理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技术应用,使得消防监管部门能够更有效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种安全信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实时监控、火灾风险预测分析以及消防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消防监督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建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消防部门能够快速获取和更新建筑、企业的消防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这些系统还支持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功能,大大提高了对突发火灾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3]。

(二)信息化技术对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

消防部门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从而实现对火灾风险的更准确预测和分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实时监控消防安全状态成为可能,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建筑物内的温度、烟雾水平等,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消防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基于历史和实时数据制定更加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应急响应计划。例如,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帮助分析历史火灾案例,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和因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分配和预防措施的布置。消防部门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与公众沟通,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接收和处理公众报告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些平台也为消防部门提供了一个及时反馈和互动的渠道,增强了社会监督作用[4]。

三、信息化时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一)强化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消防部门建立全面的数据收集系统至关重要,包括将传统的纸质记录数字化以及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关键位置安装传感器,如在建筑物中安装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控消防安全状况。集成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政府部门、公共安全机构和私营企业提供的信息,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的数据池。消防部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洞察,识别潜在的火灾风险和趋势。例如,通过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可以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和建筑,从而有针对性進行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高级预测模型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的火灾发生概率,帮助消防部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通过模拟不同的应急情景,可以为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提供支持。

(二)优化监督流程和响应机制

消防部门通过信息化,可以引入自动化工作流程和电子审批系统,减少冗余手续和文件。监督工作可以更加迅速和顺畅进行,减轻监管人员负担。信息化时代要求消防部门能够更迅速响应火灾事件和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报警系统、实时通信工具和预警系统来实现。当火灾或安全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能够立即接收到信息,快速调度人员和资源,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演练计划,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有效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响应能力。消防部门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和区域消防安全状态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风险,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5]。

(三)增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

消防部门需要建立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提供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和培训。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消防安全信息,了解火灾预防重要性,学习应急逃生技巧。平台还可以定期推送安全提示和警示信息,提高公众安全意识。消防部门引入社交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消防安全教育趣味性和互动性。社交媒体平台可以用于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启动安全挑战活动,引发公众关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火灾场景,让公众身临其境地体验火灾逃生,增强安全意识。公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电话举报安全隐患,消防部门需要及时响应并处理举报。同时,建立反馈机制,让公众可以反馈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参与感和满意度。

(四)跨部门合作和资源共享

不同部门和机构在消防监督管理中扮演不同角色,如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等,需要密切协作。通过建立跨部门工作组和联席会议,可以促进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问题解决,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跨部门火灾风险。不同部门往往拥有不同资源,如人力、资金、装备等,这些资源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互相支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可以让各部门在火灾事件发生时更快速调动资源,提高应急响应效率。不同部门和机构产生的信息需要共享,以便更好了解火灾风险和安全情况。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标准,可以实现信息互通互联,确保各方都能及时获取关键信息。定期组织联合应急演练,让不同部门人员协同工作、合作默契,提高协同效能[6]。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技术更新的挑战

新技术不断涌现,更新速度快,这使得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现代化。然而,引入新技术通常需要高昂的投资,会对管理部门预算造成负担。新技术的引入会引发安全性和隐私问题,如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管理部门需要建立持续学习和培训机制,制定合理的预算规划,并加强技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如加密、身份验证和网络安全策略。

(二)法规和标准的适应性

新技术迭代速度令人眼花缭乱,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以保持与时俱进的竞争力。同时,技术更新需要重新规划工作流程和策略,以适应新技术应用。引入新技术和设备通常需要大量投资,包括硬件、软件、培训和维护成本,会对管理部门的预算造成一定负担,需要谨慎规划和管理预算,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隐患以及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管理部门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密、身份验证和网络安全策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管理部门需要建立持续学习和培训机制,以确保员工了解新技术发展趋势,并具备相关技能[7]。

(三)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

新技术不断涌现,持续培训和学习对于保持竞争力和高效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持续的培训机制和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来实现。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和最新监管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执行监督管理任务时存在盲点。需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意识,让他们深刻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人员培训成本较高,会对预算和工作进程产生一定影响。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和预算,确保培训有序进行,同时合理规划培训预算,确保培训可持续性[8]。

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存在陈旧、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等问题,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优势,包括更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增强公众参与和跨部门合作等。为了应对挑战,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包括优化监督流程和响应机制、增强公众意识、跨部门合作和资源共享、持续的人员培训等。

参考文献

[1]梁志勇.信息化时代下建筑的防火监督与配置消防设施的优化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3(17):21-23.

[2]娄蒙蒙.新业态下消防监督管理难点分析[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3.

[3]杨文驹.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C].2023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2023.

[4]彭艳红.利用智慧消防提升消防設备安全监督工作的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3(17):30-32.

[5]牛玉婵.对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力量建设的思考——以石家庄市为例[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3.

[6]娄蒙蒙.新业态下消防监督管理难点分析[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3.

[7]邵赛斌.智慧消防在消防监督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3.

[8]薛智.浅述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策略[J].冶金管理,2023(13):107-109.

猜你喜欢

消防监督管理信息化时代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与优化
我国消防监督管理的要求探索
浅析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
关于公众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管理探析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