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研究
2023-03-24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黄菊华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黄菊华
时空观念主要是指历史时序以及历史地理观念,通过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并认识其特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入时间名词的方式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相关人物。教师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一、综合各个学科,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学习中,应当构建起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关联关系,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以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的教学为例。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上的交通运输方式,更要了解当今时代的交通状况。而这些都需要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才可以对现代交通运输有较好的掌握。教师要对20世纪以来中外陆上交通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各省关于道路规划的制度进行说明。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因此,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融学习,才可以更好地形成时空观念。教师需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善于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教师应当对历史文献进行深入钻研和探究,运用现代科技,将历史知识更好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历史空间思维。
二、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时空观念
新课程的开展,要求学生要近距离地接触历史,感受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时空观念。历史具有时代性、久远性,有许多历史事件是无法用今天的思想来进行解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对有些历史问题会感到复杂,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应当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辛亥革命的视频或图片,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针对辛亥革命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历史问题的思考中。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历史时,就会更好地感受到历史所带来的震撼,并且有利于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感受历史和理解时空观念。
三、注重知识梳理,构建历史相关知识框架
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形成时空观念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平时应当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在遇到历史问题时,能够将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加以利用,构建起相关知识之间的框架。在对大量的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学生的历史思维会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全球格局演变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可以将新航路的开辟作为本节课程的学习开端,对“人口迁移”“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等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各国之间的联系正日益密切,应当树立包容开放的文明观与世界观。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世界格局演变的发展过程。在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之后,学生的脑海里就会形成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学生可以根据时间发展顺序来进行知识的梳理,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时空观念。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可以形成较高的历史素养。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思维,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空观念。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完善的历史思维可以更加全面地认知历史。随着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学生会对历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注:本文系泰兴市2022年度教学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研究》(立项编号:txjy2022116)研究成果。